摘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习总书记高瞻远瞩的构想,承载着每个中华儿女的殷切期盼,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从家国角度诠释了中国梦的本质。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认识到中国梦既是已醒雄狮的富强梦,更是中华儿女的幸福梦,人民群众是圆梦的动力和归宿,因此要回归本源、立足民生,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住有所居、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个人梦,而其中教育是个人梦启航的风帆,也是孕育中国梦的摇篮,要以实干精神汇人民梦之涓流成中国梦之江海。
关键词:中国梦;教育
一、中国梦与社会建设
1.中国梦及其内涵
从繁荣的唐宋到腐朽的清朝,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到新中国成立,褪尽铅华仅剩喟叹,中华民族经历了繁盛、衰败、重振,在回望历史、立足现实和展望未来当中,习总书记高屋建瓴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中国梦”提出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构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和谐社会,实现两个百年的目标。中国梦非南柯梦、黄粱梦,而是契合时代背景、满足群众要求、凝聚社会力量的蓝图,归根结底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2.中国梦与社会建设的关系
在中国梦的伟大蓝图当中,社会建设是条件和保障,唯有社会安定有序,经济才会繁荣,政治才会稳定,人民群众才会安居乐业。“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搞好社会建设,归根结底是要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办民之所需,以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乘改革开放之风,以公平公正为准则,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实现高质量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幸福指数。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只有当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得到满足,人们才会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唯有满足居民衣食住行的需要,人们才会追求更高的理想,中国梦才有实现的土壤,才能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通过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让每个中国人梦想出彩,最终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二、改革教育体制 坚守育才之根
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建国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然而,教育体系当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痼疾,应试教育、一考定终身、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等等,这些弊病给学生家庭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产生的副作用不容忽视:一方面,填鸭式的教育使学生成了背多分,综合素质不高,大学生就业困难,另一方面择校热方兴未艾学区房价节节高升,不利于我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青年人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为培养圆梦的接班人,国家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力图从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都实现新的突破。
1、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育分不育人”、轻视德育的特点满受诟病,学历本位的教育观念与能力本位的社会需求之间矛盾突出,在分数的压力下,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不惜砸重金将孩子送入补习班,于是孩子们战胜了题海败给了体质,赢得了分数失去了童年,提升了记忆力泯灭了创造力,这些高分低能的学生,难以肩负起实现中国梦的重任,为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政府需引领,教育政策为导向。各级政府应当树立正确的教育政绩观念,对学校的素质教育改革予以政策指导,鼓励素质教育的实施,同时,破除以往对学校下达升学指标的惯例,不“以升学率论英雄”,为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扫清政策障碍,逐渐向学校下放自主权,推进政校分开,去除教育的行政化倾向。
学校需发力,教育内容为根基。学校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中流砥柱,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创新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一方面,按照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开设课程,不随意增加课程和提升课程难度,减轻学生负担,更加注重学生的德育,更加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道德素养。另一方面,实施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教学,使教育变单向填鸭为双向互动。
家庭社会需跟进,教育环境为保障。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父母为使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不顾子女的兴趣爱好,让孩子们参加各种补习班,为社会上的竞争又添一剂猛药,为了更好的配合素质教育的改革,家长应转变教育观念,遵循教育的规律,尊重孩子的爱好,合理安排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社会也应当转变用人评价机制,变学历本位为能力本位,消除急功近利之风,使教育重拾育才之本。
2、由一考定终身向综合测评转变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从古至今,考试招生制度就是改变人生命运的转折点、人才选拔的风向标,然而,放眼当下,我国考试招生唯分数是瞻、一考定终身、特长生加分等不仅成为每个学子的重负也不利于贯彻教育公平性和多元化人才的选拔,造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因此要建立公平公正科学的考试招生制度。
内容方式需创新,以往一锤定音标准单一的选拔方式使发挥失常的学生悔叹终生,此次教育改革做出新的尝试:考试不分文理,外语社会化考试,除统考之外加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通过多维度的评判选拔人才,让每个学生都有圆梦的机会防止“一考误终身”。
加分项目需调整,14年沸沸扬扬的体育特长生事件将高考加分政策推上风口浪尖,加分政策的初衷是为鼓励先进、帮助弱势,然而,这项意在维护公正的政策却在利益的侵蚀下异化为损害公正的帮凶,为还高考一片风清正气,需要对加分项目进行明确规定,设立严格的标准,同时也要加快建立学校和学生的考试诚信档案体系以及监管体系,杜绝滥加分,维护考试公平公正。
3、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化,为择校热退烧。
我国由于地域广阔适龄儿童众多且地区发展不平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择校热愈演愈烈。要以财政投入为保障,转移性支付为补充,政府需坚定4%的目标加大财政投入,提供更多更优的教育资源,保证公平配置。同时加大对农村、边远、贫困地区的专项转移支付,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此外,试用教师轮岗制,我国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的现状无法立即扭转,因此,可以通过优秀教师在不同学校轮流教学来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4、推进高等教内涵式发展,为毕业生某处路。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逐渐彰显,2019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834万人,2020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高达874万,同比增长40万人,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面临严峻考验。
第一,政府需出台扶持政策,早在2014年,教育部就已明确高校改革反方向:“国家1200所普通高等院校中,将有600多所转为职业教育”,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能够较好地解决毕业生走向就业岗位“水土不服”的问题。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国家还可以通过减免税费、贷款优惠等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第二,高校需创新教育内容,一方面,高校要秉持以人文本的理念,明确教育教学的目标,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走开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路子,另一方面高校要完善课程体系,应当以学生成长为根本、以社会需要为导向,改变以往重视理论轻视实践的倾向,实现理论与实践并重,教书与育人并举,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促进“思政课成”和“课程思政”建设,力争实现人才市场的供求平衡,此外高校还需优化教师队伍、加深交流合作。第三,社会需搭建就业平台,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还需全社会共同参与,建立学校和企业的联动机制,依托科技园区,设立大学生就业创业孵化基地,以产业尤其是新兴产业的发展带动大学生就业和创业。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2]改革热点面对面[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3]郭健,冯琳.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演进脉络与实现路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20.7.1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