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联乃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之一,历史悠久,至今仍广泛地应用在我们生活的多个方面;再者,多地中考、高考试卷也有以此为考点,对联回归课堂已成大势所趋,对联教学也应引起重视。对联教学意义重大;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讲述对联历史,欣赏巧联妙对,结合诙谐故事来引进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新时代中学生掌握好,继承好和发扬好对联这一传统文化遗产。
【关键词】 浅谈 对联 教学
在2019年的《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卷》中,第一大题(基础题)的第五小题是:根据对联常识,将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以笔者浅陋的见识,这大概是广东中考第一次以对联为考点,而且直接切中对联常识。
试题就是指挥棒,这一悄然发生的变化,体现了出题者的匠心独运,希望大家继承和发扬这种传统文化的情怀显而易见;也意味着对联知识要从此回归课堂,写作对联——这种题型将成为考查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新的一种形式和手段。
“对联”走进课堂,应时而动;对联教学探讨,“试”在必行。
笔者作为一个教授语文廿年的教师,也是一位楹联爱好者(学校楼堂馆所上的对联多出自鄙人之手)。我一直认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有义务,有责任挖掘对联潜在的语文功能和育人价值,将其恰当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下面我想就我一年来对对联进课堂的所思所想,点滴之为,堆为文字,发表浅见,不免贻笑大方了。
一.明确对联深意义,增强文化自信心
从文化层面来看:对联,是我们汉语言独有的艺术形式,谓“诗中之诗”,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之一。窃以为,即使列为国粹,也实至名归。在传统文化园地里,它犹如一处散发奇香的所在。它篇幅短小,意蕴丰富,形式多样,手法灵活,虽摇曳千年,却意趣无穷。①周汝昌说“对联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美学观念和汉语言特点相结合的产物,是几千年文化史上的高级创造积累的特殊成就。是一种‘精粹’,一种‘提炼’,一种‘结晶’,一种‘升华’。它以极大的概括能力,以最简练的形式,唤起人们最浓郁的美感,给人以最丰富的启迪,或使人深思,玩味,受到很大的教益。”既然如此有文化价值,何不将对联这一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像先前的私塾先生一样,给学生补上、补足,让对联教学重新回归课堂,增进学生对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认同。
从精神层面来看:对联同样“文以载道”,与其他传统文化一样,积淀着我们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价值理念。对联左右对称,象征阴阳平衡;分贴两边,寓意两心相应,却同为一体。迎春联:让我们热爱生活,表现新春喜悦,表达美好愿望;名胜联:让我们热爱大自然,饱览祖国河山;挽联:让我们寄托哀思,表达缅怀之情;励志联:激励我们发愤图强,立志向前;祠堂联:让我们牢记长辈谆谆教诲,时刻不忘为人“根本”……多数对联都有育化之功,劝勉之意。我们将对联的精神内核传递给新时代的学生,给他们以丰富的精神养料和厚实的文化精粹,塑造美好灵魂,健全人格,端正“三观”,大有所益。
从现实层面来看:一副副对联,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平仄知识、词性知识、短语结构知识、节奏知识和修辞知识等),尺幅之中,涉识面广;而且每幅对联在遣词造句、修辞方法、表达方式和逻辑思维等方面的一些灵活奇妙,独具特色的文字技巧,也是需要我们用心去感悟,去借鉴的,去学习的。对联教学,可以说是一个语文知识的综合教学,作用不容小觑,它可以提高应对这一考点的能力,还能间接地高学生的文学类文本阅读能力;不仅如此,也可以提高学生在写作中自拟靓题能力,运用修辞的能力,增强作文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可以这样说,对联教学,助于学生整个语文素养的提高。
一举多益,教师何乐而不为?一课多得,学生何乐而不学?
二.讲述对联辉煌史,激发国粹不了情
对联历史悠久,悠久意味着魅力不减,意味着薪火相传,意味着群众基础广泛,意味着与们学习生活产生了密切的联系。
(以下有关对联历史的文字摘自网络):
②有历史记载的最早对联出现在三国时代。
对联起源于桃符。秦汉以前,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
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五代后蜀主孟昶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云“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
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开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
入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有学者云:清代是楹联文学的全盛时期。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深入人心,对联也以新的面貌开始复兴,地方楹联组织的发展如雨后春笋。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网络文字到此止)
对联历史总结为一句话:萌芽于秦汉,孕育于李唐,成形于五代,成熟于两宋,鼎盛于明清。
为了上好对联教学,笔者觉得自己知识储备不够,还专门去学校图书馆借阅有关对联的书籍,查阅和收集大量资料,以时间为顺序,从古到今,向学生依次展示对联悠久的历史。
历史是一条长河,没有生命力的东西一定会被岁月的风沙淘汰掩埋。对联的历史,充分地显示它在国人心中强大的生命活力,它在人们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它深深地暗合我们民族的某种心理,时至今日,对联也是随处可见。悠久的历史会带给人心灵深处的震撼,能让学生们在内心生起一种继承传统,发扬传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 千百巧联析吾乐,古今趣事话你知
在《古今对联》里面,有很多奇妙的对联。像什么回文联、拆字联、数字联、嵌名联、叠字联、复字联、顶针联、音韵联、修辞联、谐音联、谜语联和名胜联等等一些奇联妙对,教师可以各选一到两联,例如:对联“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巧妙回文; “踢倒磊城三块石,剪断出字两重山”拆字成联; “中国捷克日本,南京重庆成都”巧用国名城市名;“列位无产者,宁不革命乎?”嵌入列宁名字。“一叶小舟,载着二三位考生,走了四五六日水路,七颠八倒到九江,十分来迟; 十年寒窗,读了八九卷诗书,赶过七六五个考场,四番三往到二门,一定要进。”巧用数字。又如“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因断句不同而意思相反;“垂帘二十余年,年年割地;尊号十六字,字字欺天。”讽刺刻骨,酣畅淋漓;“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取联中字,含蓄表愤恨之意。
除此之外,《对联故事》里面还有很多与对联有关的名人幽默故事。例如:苏东坡与佛印“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的故事,寓意深刻;苏小妹与秦少游“闭门推出窗前月,投石冲开水底天”的故事,温馨美好;乾隆与纪晓岚“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 更添一度春秋。”的故事,以联出谜;还有明朝才子解缙的故事,秀才与土财主的故事,近代名人冯玉祥、曾国藩和张之洞的故事……这些对联故事短小精悍,诙谐幽默,让人回味无穷,印象深刻;与之相关的对联或出自急中生智,或出自巧问妙答,或出自灵机一动。真是嬉笑怒骂皆成对,快意恩仇遂为联。体现了故事主人公机智聪明,思维敏捷,在出联应对方面的高超才能。
这样的巧联佳对不胜枚举,这些故事书中也俯拾皆是。这一副副对联,各具特点,别出心裁,手法之巧妙,对仗之工整,意思之精炼,让人赞叹不已,拍案叫绝。故事为联做铺垫,联因故事而精彩,一个个故事让学生捧腹大笑,整个课堂欢声笑语不断,轻松愉快的气氛感染着每一个人。学生一边诵读,一边欣赏,一边体悟。学习气氛空前活跃,注意力高度集中,学生的兴趣得到了充分调动,教学达到了理想境界。
四、举例探讨找规律,由表及里讲要求
创作对联,看似简单,实则不然。首先要弄懂对联的相关知识与规则要求:
对联要求上下两联:字数相等,相同位置词性相同,手法对仗,意思相关,节奏相同,平仄相谐(讲究“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
在课堂上,教者可以以三副字数不一,内容不同的对联为例,学生先进行诵读。尽量读出对联的平仄和谐,抑扬顿挫。再让学生独自思考,小组讨论,去探索发现对联的规律,最后由学生分享交流,老师归纳。
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抓对对联的几个表面特征,而对对联上下联的区分,上下联的正确张贴与悬挂,平仄音的区分,平仄如何相应,节奏如何相同,按内容如何分类(春联、名胜联、挽联、寿联、婚联、勉联、行业联等等),按形式如何分类(正对、反对、流水对)等等内在知识和潜在规律,还是要教师结合实例,展示图片,一边讲授,一边启发,一边引导,一边归纳。
最后对联的一些禁忌:上下联重字,(一联中规则重字是巧联,不规则重字是病联,)“孤平” “孤仄”,结尾“三平”“三仄”等等,教师也要举例讲授,明之究理。
如此一来,学生就对对联的知识、规则和要求做到了心中有数。有了规矩,方能方圆;有了知识,才有能力。
五、循序渐进来互动,由易到难显本能
学生创作对联的热情高涨,个个摩拳擦掌,蠢蠢欲动,跃跃欲试。教师可以因势利导,“火上浇油”,来个师生互动,创作对联。学以致用,小试牛刀,这也是对联教学的落脚点。
可以先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字,让学生对出一个字,老师再在原来的字后面再加一个字,成为二字词上联,学生也随之在它对出的第一字后面也加一个字,成为二字下联。如此这样,从易到难,由简入繁,老师不断在后面累加一字成上联,学生跟着累加一字成下联。
这个过程中,如出现有词性不对,平仄不对,意思不通等问题,可以暂停,大家讨论,及时纠正,迅速擦改,让学生用词上不断推敲,内容上反复琢磨,技巧上不断提高,然后师生继续互动。
其实,互动环节可以设计很多,除了师出上联,学生同对下联之外,还可以学生出句,老师对句;也可以男女生之间互相出句对句,更可以相邻学生之间互出互对。
这节课,人人在动脑,人人在动手,人人在动口,气氛活跃,再掀高潮。
当然,一节课不可能让每个学生成为“联”坛高手,这节课只是让孩子们认识对联,了解规则,懂得要求。是一个激发兴趣,引其入门,指引方向的初始。说远一点,是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说近一点,是学会对联,提高应考能力。
六、营造氛围云托月,香飘校园子开花
当然,对联教学走进课堂,不是说只等考试来临,我就专门来作为一个考试专题,讲解一下,临门一脚,那样功利性太强,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其实,可以把对联实践贯穿在平日教学中,校园活动中,营造起浓厚的写对联,赏对联,评对联的氛围。让这颗传统文化的种子在校园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成为班级一特色,学校一特色。
平日的语文课堂上,可以朵引入对联。在对比阅读时可以用,例如:在对《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进行对比阅读时可以出上联:“范仲淹岳阳楼忧国忧民”,让学生对下联:“欧阳修醉翁亭与民同乐”;在上《散步》时可以用一副对联“全家四口早春散步互谦让,祖孙三代风雨人生相依偎”来概括主要内容。
其实,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确实想提高学生的对联能力,任何环节,只要想引入对联皆可,如:导入新课,介绍作者,简介作品,评析课文,概括人物,总结主旨等时候。可以说,对联可以犹如一条红线,贯穿整节课堂教学。
作为班主任,还也可以举办一些对联实践活动。如:下学期开学,进行班级春联大赛,让每位同学写一副班级迎春对联,全班评选出最好的两幅贴于前后门,这应该是不错的实践。
再如:初三百日誓师,举办一个“无悔青春,冲刺百日”为主题的励志联书写活动,既寓教于乐,又活动育人。初三分别时,互送赠别联;
平日班级文化建设方面:每日一联书于黑板一角。教室外走廊,也可用班级学生对联来粘贴;运动会期间,用对联为班级加油打气;元旦联欢时,用对联装饰舞台,烘托喜庆。
班级可以成立“对联兴趣活动小组”, 开设专门的对联课程,布置对联作业,让他们一起去欣赏,品评,交流校内外的各种对联;还可以鼓励孩子们参加一些报刊杂志举办的各种主题的“楹联大赛”。
有人说:“生活处处有语文”,其实,生活处处何尝不是处处有对联。只要肯学习,时时是课堂;只要肯实践,处处是舞台。
我们语文教师,在这个倡导“文化自信”的新时代,自己要学习、热爱包括对联在内的诸多优秀传统文化遗产,更要让对联这一独特的艺术瑰宝,回归课堂,回归校园,使其得到传扬创新!让“书香校园”“联”香四溢,沁入心脾。下面就以《爱联说》作结:
爱联说
中华文化之葩,可爱者甚蕃。晋王羲之酷爱“书”,自李唐来,世人甚爱律诗。予独爱联之历史久而弥新,形式活而有趣,言简意深,对仗严谨,音调和谐,琅琅上口,可入诗而不可押韵也。
予谓“书”,字之美貌者也;律诗,字之英豪者也;联,字之精魂者也。噫,书之爱,王后多有闻,联之爱,同予者何人?律诗之爱,宜乎众矣!
参考文献:
[1] 周汝昌《诗词赏会二集·谈对联》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年: 2011-5
[2] 任喜民《详说对联》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1
[3] 曾伯藩:《论对联的功用与意义》,《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4] 刘桂生、张步洲:《陈寅格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第279~2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