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教学

发表时间:2020/9/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9期   作者:姚帅
[导读] 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初中阶段是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初中生在人生的初期阶段往往需要教师在人生观与价值取向等方面进行积极正向的指引。
        摘要: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初中阶段是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初中生在人生的初期阶段往往需要教师在人生观与价值取向等方面进行积极正向的指引。为培养初中生形成更好的价值观,教师应围绕核心素养理念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适应自身发展及社会所需的品格与能力。本文从道德与法治课程理念及核心素养的融合着手,而后探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际意义,并最终提出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教学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程理念及核心素养的融合
        在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还能够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时,应注重从教育、道德以及启发的方面塑造学生价值观及道德观。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切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讲述课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而促使学生增强对课堂内容的理解与领悟。为了更好地传授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教师应积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生活情况,以学生的视角去设想问题,当教师足够了解学生的想法及道德标准时,便能够更加清晰透彻的为学生剖析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另外,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可借助多种教学手段,例如多媒体信息技术、授课app、音乐及时政视频等等。教师运用创新型教学手段能够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引导学生正确对自我、社会、国家以及世界有正确的认知。
        二、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意义与价值
        初中阶段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课程对于学生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教育的根本追求便是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学生拥有较高道德素养不仅对自身与学校而言极为重要,较高的道德素养也是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前提条件,同时是国家践行现代化素质教育背景下所需求的。教师应帮助学生区分是非善恶并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社会观以及价值观。良好的个人素养是国家单位、企事业单位十分看重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对日后发展极其有利。
        从教学角度看,当学生道德品格得到提升后,学生的纪律性便会增强,从而能够增强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从学生的成长期来看,初中时期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同时由于初中升学压力的负担,更易在学习阶段产生逆反心理,此时若没有道德与法治课程,没有及时开展德育工作,学生甚至有可能误入歧途。因此,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课程时要恪守自身道德标准,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到国家的时政热点,由小到大地为学生剖析其中蕴含的道德理念及法律约束,让学生对德育的重要性有所认知。
        三、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
        3.1通过树立榜样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
        榜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榜样不但具有凝聚的作用,同时也具有塑造人的效果,从而在社会运行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初中生所处的年龄段决定了他们对于价值观的形成仍然存在一定的疑惑,这时如果能够为学生们树立一个思想和行为上的榜样,会十分有利于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具体来看,教师可以结合社会中的一些具体的人物来对学生们进行情感上的熏陶,例如为学生们列举一些感动中国的人物,通过学习这些榜样让学生们了解到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贡献而不在于他的获得,这样才能够获得更多人们的认可,从而提升自我价值。

通过树立榜样的方式往往比枯燥的理论教学更加有效,从而帮助学生们更好的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2合理社会时事热点来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道德与法治课本中,一些知识点学生们很难去理解,如果仅仅进行口头上的讲解,很难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因此需要将课本中的内容与社会时事热点内容相结合,这将会十分有利于学生们理解所学的课本内容。通过时事热点内容的了解,让学生们能够对自身的角色进行更加清晰的定位,从而主动的去承担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并激发学生们学习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积极性,更好的完成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任务。
        3.3引导学生们通过实践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需要结合一定的实践活动才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教师在完成课本知识教学后,应结合教学内容来为学生们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从而激发学生们参与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热情,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学生们相互之间的促进和探究,从而发现自身的优缺点,并获得更多的知识及体验,这十分有利于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有效培养了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人们生活在社会环境中,会同时扮演着多个不同的角色,儿女、配偶、父母、教师、医生等等,多种角色相互转换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享受生活的过程。因此,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应引导学生们积极的融入生活中,并通过各种角色的体验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从各种社会角色的身上去学习那些美好的品质,例如敬业精神、诚信精神以及友善等等,通过实践过程中对于这些美好品质的接触,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结语: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果只靠课本中的内容是不够的,而是要合理的融入社会时事热点内容,通过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来激发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同时也对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进行了丰富,教师可在新课内容中加入旧课,将整本教材的内容充分关联起来。教师应关注教材的核心内容,在明确教材授课内容后,有的放矢地为学生进行教学,增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何宁,庄坚俍.初中道德与法治和高中思想政治:把握核心素养,强化单元设计[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20(06):64-67.
        [2]王永健,李文峰.关注单元整体设计,提高居家锻炼实效——以“爬墙手倒立:爬一定高度的物体”为例[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20(06):52-54.
        [3]毛文秀.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探讨[J].才智2020(16):19.
        [4]王玉.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推进的几点尝试[J].才智,2020(15):17.
        [5]段亚丽.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优化措施[J].才智,2020(15):1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