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课程标准》为我们广大语文教师指明了一个方向,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课改目标呢?我认为关键是优化教学过程,改革课堂教学结构,牢固学生的主体意识,实践意识和创新意识。
关键词: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结构 创新意识
一、以学定教,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
《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和形式。”因此,以学定教,使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
1、学生自已定学习目标。
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汇报读懂的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或想了解的内容,让学生自已制定学习目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习惯。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一课时,学生提出了“济南的冬天是怎样的?济南的冬天与其他地方的冬天有什么不同之处呢?作者老舍是怎样描绘济南的冬天的?”等问题,教师则根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加以梳理归纳,引导学生自定学习目标,组织阅读教学。
2、学生自已选择学习内容。
阅读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阅读实践过程,因此教师不宜以自已的思想水平和认识水平去束缚学生或代替学生思想和认知水平,在学生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允许学生根据自已的实际自主地选择学内容,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如在教学《春》时,让学生根据自已的选择自由学习“盼春、绘春、颂春”这几部分内容,在书上勾画、批注,然后组织学生汇报,集体交流,学生有了自已的独特感受,自由交流,各抒已见,沟通无阻碍,课程气氛相当活跃,承认了学生的差异性,促进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和自主学习。
3、学生自已选择学习方法。
从学生学习的需求出发,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放手让学生用自已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有利于加快对课文理解的进程,同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时,我想:“诺曼底”号遇难的前后经过是怎样的?哈尔威船长在整个过程中是怎样表现得临危不乱,沉着果断的?这对学生来说是难以体会的,因为他们对当时的历史背景了解甚少,更加没有亲眼见过,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呢?我觉得,既然探究性学习强调的是学生自主学习,那何不给学生更多的空间,让他们自主选择一种自已喜欢的平时运用的五种学习方法:读读议议、想想画画、赏析词句、质肄释疑、寻找资料。要求学生选择一种或几种方法来学习自已最感兴趣的一节或几节。接着,学生就按相同的兴趣组成若干个学习小组,积极探讨。学生的热情投入,出乎我的意料,有的大都必须朗读、有的埋头作画、有的圈点批注、有的热烈讨论。最后交流时方式各不相同,有读、听、议、问、答……将课堂气氛推上了高潮,体现了教为学服务的思想。
二、以读为本,确立课堂实践意识
《标准》强调:“应该让学生更好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教师要把学生自主读书作为阅读教最主要,最经常的活动,课堂上学生有充分时间和机会读书,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正如魏书生特级教师所说:“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应该是,书声朗朗,读读写写,议论纷纷,高潮迭起。”其中,他就对“书声朗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给学生读书的时间。
课堂上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读书,对暂时不懂的问题不要急于解答但也不轻易放过,而是适时地要求学生再读课文解决。只有充分地读,才能把课文读通、读懂、读透,才能在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般地说,学生读书时间要占课堂教学时间的三分之二左右。
2、教学生读书的方法。
根据不同的语文实践目的,设计不同形式的读,有试读、默读、指名读、范读、引读、自由读、齐读、分角色读,总的一句话就是让学生读得有情有趣,有滋有味,淡化繁琐的分析,重视语感的培养及语言的积累。如在教学《春》时,我不是重点语句抓出来引导学生分析、说明,不把美词佳句支解破碎,而是在学生形象感知“盼春、绘春、颂”后,让学生反复细细品读句子,在读中体会作者喜春、颂春的情感,在读中读会作者遣词造句及表达方法的精妙。教师始终在引领学生读书:怎样才能将春读美、读好?同时,在学生难以体会的地方进行范读,让声情并茂的读感染学生,让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对感悟的体会更真切,加强了读的训练和语感的培养。
三、质疑释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学贵有疑,质疑问题是“创新”的开端,是培养学生创新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在学习中有了疑问,才能产生兴趣,产生积极探求解决问题的热切愿望。
1、鼓励和教会学生质疑设问。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应创造良好的问题环境,教学中充分爱护、尊重学生的质疑意识,对提得好的问题要及时表扬,提错了的帮助他改正后鼓励再提。如何教会学生质疑设问呢?首先使学生树立不畏书、不畏师,敢于问个为什么,敢于提出怀疑,有了这种精神就有了质疑的前提;其次如何教会学生质疑方法,可以从课题中、从课文内容中、从导读和思考练习上、从标点符号等质疑,从相同中找出不同点,从书中,从教师讲解中发现问题找出矛盾,就有问题可提。
2、引导学生自已释疑。
(1)、在反复朗读中释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学生提出的似是而非,有争议的问题,我认为可以让学生在反复朗读后,从文中寻找依据,讨论辩析,自行求解。如教学《皇帝的新装》一课时,学生提出疑问:皇帝的新装是什么样的?这一问题的解答,我组织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深入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分角色朗读来体会人物心理活动。学生很快达到共识:皇帝的新装原来什么都没有。
(1)、在启发引导中释疑。有些问题,涉及到课文中含义深刻记挂词句的理解,如果能启发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去释疑,统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如教学《中彩那天》这一课,一位学生问:“为什么说只用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呢?”在我的启发下,学生思路一下子激活了,有的联系课文,父亲这么做,一直有一个信念,这个信念就是他们家的支柱;有的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经验、体会因为有了诚实、信用,人活得才坦诚、快乐,不愧对自已的良心,比拥有物质上的财富还重要,所以说只要诚实,有信用就等于一大笔财富。……学生通过多种方法释疑,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3)、借鉴资料释疑。对于那些涉及面广的问题,光靠语文教材没法解决,我认为可以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或相关学科来自行解决。如教学《水调歌头》,学生质疑:“作者为什么会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感叹呢?”这一问题对于深化文章主题有举足轻重作用。于是我指导学生查找当时的写作背景资料解答,这样又提高了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涂培源《在古诗教学中引导小学生展开想象》 《教育评论》 2001年 第2期
(2)于秀兰、沈益亮 《古诗教学“六字决”》 《江西教育》 1997年 第11期
(3)章 娣 《谈小学语文中的诗歌教学》 《宁夏教育》 第7-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