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江健三郎晚期作品的中日相关研究

发表时间:2020/9/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9期   作者:韩静
[导读] 本文围绕大江健三郎晚期作品,进行了中日相关研究的调查总结。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对中日两国的大奖晚期作品进行了基本总结对比。

        摘要:本文围绕大江健三郎晚期作品,进行了中日相关研究的调查总结。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对中日两国的大奖晚期作品进行了基本总结对比。
关键词:大江健三郎、日本文学
        根据Cinii[CiNii是由日本国立情报学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ormatics,简称NII)开发的日本学术期刊数据库,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日文学术期刊网,收录了日本各学术机构及团体的期刊论文及大学学报论文,并可通过检索获取日本国会图书馆“日文期刊索引数据库”所收录的论文,索引文献多,并含有相当数量的全文文献,并可显示论文之间引用与被引用的情况。]数据统计,1999年后有75部研究大江的专著,377篇论文(另外有171篇大江自己的随笔、书稿连载刊登于各大杂志报刊);。根据中国知网数据统计,1999年之后有362篇题名中含有“大江健三郎”的论文。
        日本的大江晚期作品研究主要分为几类:一、评传角度;二、文学理论视角;三、考证学视角;四、社会学、历史学视角;五、采访、对谈式视角;六、自我阐释角度。日本对大江晚年工作的评论主要集中在安藤礼二、三浦雅士、小森阳一、井口时男、莲实重彦等几位研究者,几大主流文学杂志上均有大江健三郎的研究专辑。
        一、评传角度。黑古一夫《作家这样出生、成长——大江健三郎传说》(2003),分14章,每章冠以“传说1”、“传说2”……“传说14”的名称,对大江从登上文坛之前到写作该书为止的作品进行纪录片式的描写。其中涉及到本文讨论的晚期作品有《空翻》、《被偷换的孩子》和《愁容童子》。黑古一夫指出,《空翻》之后,大江在方法上又一次回到“原点”,将自己经历的历史和同时代重新进行检视。[黒古一夫『作家はこのようにして生まれ、大きくなった 大江健三郎伝説』2003年P252]
        二、文学理论角度。这一类研究包括广义的文学理论范畴,如《早稻田文学》的专辑《在日本读大江》收录了数十篇相关论文,其中包括武田将明对《水死》和晚年性的研究论文,阎连科(桑岛道夫译)对《优美的安娜贝尔·李 寒彻颤栗早逝去》结构分析的论文等。安藤礼二则从民俗学的角度切入,通过折口信夫这个纽带,和大江产生了共鸣。其他涉及到的论文有《文学界》2012年7月发表的《通往表现的零地点:三岛由纪夫、大江健三郎、村上春树和神秘哲学》、《群像》2010年2月刊登的《“令人怀念的岁月”的变容——大江健三郎<水死>论》等。村井华代《大江健三郎的戏剧装置(1)以<水死>为中心》和《大江健三郎的戏剧装置(2)记忆/历史的剧场》分别发表在共立女子大学文芸学部紀要 2012年1月和2013年1月刊上,这两篇论文从大江小说中的戏剧装置入手,分析了其晚年风格的特点。井口时男的《大江健三郎和中上健次》讨论了1980年以后,共同体摇摇欲坠,没有超越的途径,文学持续漂流,在这种危机之中,大江和中上健次的“斗争”都指向的“贫瘠”是什么,并思考在后现代主义逐渐浸透的当下,现代文学该去往何方。由于出版时间限制,其中提到的晚期作品只有《被偷换的孩子》、《愁容童子》。井口归纳了渡部直己、福田和也、小森阳一关于《被偷换的孩子》的论文,认为这三位学者都被作家的“装置”戏弄了。此外井口还提到,加藤典洋将大江的方法称为“破坏文本论”。加藤和站在现实角度批判的渡部、福田不同,也和站在虚构角度进行拥护的小森不同,他紧紧抓住小说和“事实”有紧密结合点这一特征。井口认为,大江在这两部作品中运用的方法是对应该区分事实和虚构的传统“小说观”的质疑。这一类研究数量较大,异彩纷呈,百花齐放。
        三、考证学视角。《群像》2001年5月起分九次连载了小森阳一的《历史认识和小说——大江健三郎论》,内容一部分涉及晚期作品如《被偷换的孩子》。该连载后又由讲谈社于2002年出版为专著。该书的部分内容从考证学的视角,考证大江小说中涉及的人物、事件与现实生活中的历史现实的对应和差异,论述内容详实,从另一个侧面揭开了大江小说创作之谜。
        四、社会学、历史学视角。大江作为一名热爱“介入”的作家,其与社会、历史的关注也一直是学者研究的焦点。《原爆文学研究》2004年8月刊登了楠田刚士的《大江健三郎的<核时代的森林的隐遁者>论》,2012年12月刊登了高桥由贵的《大江健三郎的核时代观和W.H.奥登:对深濑基宽翻译的奥登<夜晚降临支那>的受容》,这两篇论文都从社会学的角度介入,对大江的核观念进行了论述。《群像》2001年3月号刊登了山崎睦[笔者译,日文为山崎むつみ。若无特别注明,本论文所引用的日语原文均为笔者译。]《追忆和反复》,该文则从历史学的角度对《被偷换的孩子》进行了分析。各类报刊对大江的社会活动也常常予以报道,关注其各类反核活动。
        五、采访、对谈式视角。《群像》有多次关于大江的专题、对谈等,如2005年11月刊载了大江和清水彻的对谈、大江和康田町的对谈的专题。《座谈会 昭和文学史6》(集英社2004)刊登了井上厦、小森阳一和大江健三郎的对谈,内容涉及《被偷换的孩子》里的祈祷问题。2013年12月《新潮》刊登了《大江健三郎的长访问——关于最新作<晚年样式集>和3?11之后》,该文由大江口述,尾崎真理子采访记录整理而成,文章涉及到大地震之后的变化、包含着历史的重复、人生主题的“忍耐”、作品中人物成长归来、广岛、冲绳和福岛问题、对现代文学者的期待等内容。
        六、自我阐释。大江是一位喜欢自我言及、自我解释的作家。他的作品通常结构复杂,读者常常感到困惑,他自己便经常在演讲、随笔等体裁中,谈论自己的创作和作品。晚年时期主要有如下几部:《带着难以言说的叹息》(2001)、演讲集《“说着思考”和“写着思考”》(2004)、随笔集《流传的语言(新增版)》[ 针对人生中遇到的24个深奥的单词而写的论文集。除了从2004年4月开始在《朝日新闻》连载的24篇「伝える言葉」之外,又收录另外3篇。](2006)、《逆暴力而写:大江健三郎往复书简》(2006)、口述采访《大江健三郎作家自语》(2007)和随笔集《定义集》(2012)等。
        《定义集》也与此类似,是对人生中遇到的单词的重新定义、理解。《逆暴力而写:大江健三郎往复书简》收录了大江和君特·格拉斯(德国)、略萨(秘鲁)、苏姗·桑塔格(美国)、郑义(中国)、阿马蒂亚·森(印度)、诺姆·乔姆斯基(美国)、爱德华·萨义德(美国)等人的通信。这些往来信件记录了大江和这11位名人的交往,话题涉及到战争、恐怖、歧视、儿童暴力、面临危机的地球环境。《大江健三郎作家自语》更是全面囊括了作家的人生经历和多部作品写作过程。
        此外,还有刊登于各大媒体报刊的文章,谈论了作家自己的情况。如法国《世界报》和美国《纽约客》杂志都刊登过大江的随笔。《我们被牺牲者所注视》[大江健三郎「私らは犠牲者に見つめられている――ル?モンド紙フィリップ?ポンス記者の問いに」 内橋克人 編集 『大震災のなかで――私たちは何をすべきか 』岩波書店 2011年]是地震一周后刊载于法国《世界报》上的原文,也被转载于《New Yorker》。

题为“历史重复”[大江健三郎“HISTORY REPEATS” THE NEW YORKER   2011年3月28日]的随笔也发表在《纽约客》上,文章以三一一地震为契机,回顾了比基尼环礁核试验、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通过考察历史来沉思现实的危机。这一部分解释出自大江自身,具有特殊性和权威性,是研究不可忽略的重要内容。
        除了上述代表性研究外,其他单篇的论文不胜枚举,这些杂志涉及《文学界》、《世界》、《早稻田文学》、《群像》、《昂》、《文艺春秋》、《立命馆文学》、《新潮》、《论究日本文学》等。另外,还有一些民间团体如大江粉丝俱乐部,定期举行讨论会并制定会刊。该会刊中也有一些最新作品的对谈性讨论以及部分研究者的论文,如小林由纪关于从《心》的教育和其“方向性”角度来探讨《水死》的论文。
        中国国内对其晚年小说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为论文、专著研究,第二类为国外研究的译介。
        第一类论文、专著研究。中国有一些研究论著,如上外徐旻的《重复中包含差异》(2005,博士论文),研究对象为1993年至2002间发表的《燃烧的绿树》三部曲、《空翻》、《被偷换的孩子》和《愁容童子》,用“重复中包含差异”这个文学理念,从“写什么”和“怎么写”两个角度分析了各部作品的异同。2000年以后及更晚时期的作品则主要集中在大江作品的译者许金龙以及国内其他一些研究者如霍士富、郭秀梅、胡志明、陆建德等的研究中。如郭秀梅在2006年第1期《学习与探索》上发表的《解构与重写:大江健三郎晚期创作的新动向》从后结构主义入手,通过分析《愁容童子》和《被偷换的孩子》两部具有互文联系的作品,指出了大江的创作动向。霍士富2007年11月在《外国文学》上发表的《破坏性的民族反省——评大江健三郎新作<别了,我的书!>》,分析了《别了,我的书!》的主题及写作风格的变化。胡志明2006年4月在《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发表的《“挂笔”宣言:大江健三郎后期小说创作的新策略——兼论大江健三郎“后期作品的风格形式”》,论文指出了大江后期小说创作的新策略和后期创作的风格。这些研究大多提到了一个共同点,即晚期作品中具有解构的特点。
        张文颖的《来自边缘的声音——莫言与大江健三郎的文学》(2007)立足“怀乡”文学母题,从四国山村和高密东北乡、无垢的孩童世界、生死场、永远的小宇宙、边缘世界、文学试验场六章展开讨论,全面分析了两位作家的创作背景、创作理念、创作背景的相似点,论述了莫言和大江的文学关联。不过,书中讨论的作品覆盖作家整个创作生涯,涉及到晚年的作品只有《空翻》、《两百年的孩子》。
        第二类为国外研究的译介。国内不少杂志以译介为主,进行了相应专题讨论。《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7月刊登了小森阳一(邓婕译)的《虚构与现实交界的语言》,该文对《水死》的文本以及该小说与其所引用的大江其他小说的关系进行了细致解读。《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7月刊登了安藤礼二、古谷利裕、沼泽充义等多位研究者的论文译文。其中,安藤礼二将大江健三郎和折口信夫联系起来,从民俗学的角度讨论了其作品中的时间观。古谷利裕的《梦中梦 作品的框架与二人配》从虚构与梦境的角度解读了《水死》。沼泽充义则从《水死》中几个特殊物体的意象出发,借用莫莱蒂(Franco Moretti)的文学概念,探讨了“树与波”的问题。
         另外有一些中日联合研究,尤其是在台湾、东京等地举办的一些相关研讨会值得关注。在台湾,中国社科院与台湾“中研院”中国文哲所携手合作主办的“国际视野的大江健三郎文学”专题研讨会于2009年10月召开。研讨会将集结两岸学者发表13篇论文,内容涵盖大江的文学想象、鲁迅对他的影响、音乐在创作中的位置以及左派思想等等。大江在台湾的研讨会上的发言发表在《群像》2010年1月号上,标题为《从“后期的工作”现场出发——国际视野中的大江健三郎研讨会》[『群像』第65巻 第1号 平成22年1月(2010年)「「後期の仕事」の現場から――国際的視野における大江健三郎シンポジウム」]。标题中的“后期的工作”也标注上了片假名“late work”的读音。冲绳诉讼案、昭和与明治两种时代精神、面对崩溃都成为这次演讲的话题。
        在东京,由外文所与日方联合主办的“思考大江健三郎文学专题研讨会” 于2011年5月召开。在与会的中、日、韩三国学者在会上发表的论文中,中方学者的论文大多从世界文学的角度论述了大江文学的不同侧面。陈众议等都发表了相关讲话。许金龙以《水死》为分析对象,在题为“‘杀王’:与绝对天皇制社会伦理的对决——试析大江健三郎在《水死》中追求的时代精神”的论文中,指出以“天皇陛下万岁”为象征的昭和精神潜隐于诸多日本人的精神底层,围绕绝对天皇制社会伦理的较量近年来也越发激烈,尝试着分析了大江所追求的时代精神以及他与绝对天皇制社会伦理进行对决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日本和韩国学者的七篇论文,则是围绕大江健三郎的最新长篇小说《水死》。沼野充义、古谷利裕、安藤礼二等分别从不同角度从不同侧面做了富有个性的分析。
        除此之外,日本文坛对大江关注在逐渐变淡,甚至有不少评论家对其晚期作品完全不加以关注,不予以评论。即使对大江评论较高的批评家,也主要以褒扬其前期作品居多。比如,在《新潮》2002年元月号上刊登的三位评论家(菅野昭正、川本三郎、三浦雅士)的对谈高度肯定了大江文学,但主要是对《万延元年的足球队》的褒扬,认为其主人公的塑造影响了两位村上:村上春树和村上龙,又认为这部作品是“民间传说化”的源头之一。虽然研究大江的论文仍不在少数,但这种对大江嗤之以鼻的现象在日本文坛也较为普遍。加之大江对政治问题的关心,对文学“介入”的推崇,导致了部分人的不满和反感,也是其作品并不那么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结语
        针对大江健三郎的晚年作品,中日两国均有不少研究成果。日本的几类研究成果主要为以下几类:一、评传角度;二、文学理论视角;三、考证学视角;四、社会学、历史学视角;五、采访、对谈式视角;六、自我阐释角度。中国国内对其晚年小说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为论文、专著研究,第二类为国外研究的译介。综上,中日两国对大江健三郎晚期作品的研究百花齐放、各有侧重。
参考文献
1.大江健三郎《被偷换的孩子》南海出版社2004年
2.大江健三郎著 许金龙译《愁容童子》南海出版社2005年
3.大江健三郎著 许金龙 译《别了,我的书!》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
4.大江健三郎著 许金龙译《大江健三郎作家自语》尾崎真理子 2008年
5.大江健三郎《致新人》译林出版社 2009年
6.大江健三郎 述 尾崎真理子 采访整理 许金龙译《大江健三郎讲述作家的自我》2012年
7.大江健三郎《亲自为我拭去泪水之日》金城出版社2012年
8.小森阳一著 邓婕译《虚构与现实交界的语言》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报)》2011年7月
9.谭晶华《日本文学研究:历史足迹与学术现状》译文出版社2010年
10.徐旻《重复中包含差异》文汇出版社2011年
11兰立亮《大江健三郎小说叙事艺术研究——以第一人称叙事小说为中心》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
12.韩静《大江健三郎<水死>的虚构与真实》《日语学习与研究》2013年第3期
作者信息
韩静,女,1982年生,上海政法学院语言文化学院,讲师,日语语言文学博士。研究方向:日本文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