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考生,心路漫漫——如何陪伴孩子面临中考

发表时间:2020/9/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9期   作者:吴云娟
[导读] 从2010年开始,我一直担任初三毕业班的班主任,每年都和孩子们一起迎接中考,更能理解无数被考前焦虑和升学压力困扰的家长们的心路。

        从2010年开始,我一直担任初三毕业班的班主任,每年都和孩子们一起迎接中考,更能理解无数被考前焦虑和升学压力困扰的家长们的心路,为此每年临近中考,我都会在班级中开展各类活动,帮助孩子们调节情绪,同时和家长们做好沟通,以期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临近中考前为家长们提供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的帮助和引导。
         一、减压,从家长自身做起
        “家有考生父母忧”。中考是每个学生的梦想,也是每个家长的希望,更是一场心理战。
        案例1:学生A是一位初三进步特别大的男孩,升入初三以来,几次测试孩子都位列重点高中名次,可是临近中考前的两次模拟测试,成绩一次比一次差。二模以后,孩子明显像霜打了的茄子,毫无生气。妈妈更是如热锅上的蚂蚁,一筹莫展。
        备战中考就好比马拉松比赛,没有人能够自始至终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也不可能在每次考试中发挥出最佳水平和进步。特别是在备考的最后阶段,高强度的学习,频繁的以考代练和睡眠不足,往往使中考孩子出现身心疲惫的情况,有的甚至出现高原期,从而导致成绩下降或在考试中出现低级失误。而此时正处青春期的孩子,他们往往不会去做解释,而是默默地记住自己在试卷的哪出错了,而下次测试便会努力去改正。很多家长往往会关心则乱。不如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状态,给自己“减减压”,将自己的压力倾述给夫妻的另一方,或者将自己的压力倾述给自己孩子的同学家长,将压力分散化。然后再以平常心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减少孩子因怕达不到家长的要求而产生过度的精神负担。与其让孩子感觉您对他有多大的希望,多少的要求,徒增他的压力,还不如就让他一如既往地自由发挥,让他能做多好就做多好。这样,孩子没有过多的顾虑。反倒容易考出正常的水平。
        二、沟通,从理解导入
        决定学习成绩的有三个方面的条件,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心态。方法和习惯,已经不是考前我们能立竿见影的改变的了。考前的这个时期,如果看到孩子许多毛病,不要急于去纠正他。你能为孩子做的,是使他保持一个稳定的学习心态。
        案例2:学生B是一个嗜睡的孩子,每次放学回家吃完晚饭,往书桌前一坐,就要睡觉,在以往初一、初二也就这种现象,好在睡一会能起来做作业。现临近考试,反而嗜睡得更厉害,睡下就叫不醒,而且还会乱发脾气。有时和衣睡到早晨2点钟才起做作业,即睡不好,学习效率也低,亲子关系更是剑拔弩张。
        家长应该清楚自己孩子的特性,此时一味去纠正习惯,反而会适得其反。家长尊重并适应孩子的习惯,家长应选择在孩子高兴、时,先与孩子交流,让孩子对如何提高作业效率作出选择,争取孩子的认可。要暗示孩子:如何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是你自己的选择,你自己最了解自己,采取何种方式来学习最终由你自己决定的,家长更要保持乐观、积极、包容的心态,必要时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陪伴孩子。这一类的学生往往会自信心不足,会自我否定,甚至会自暴自弃。家长要及时和班主任沟通,了解其在校的点滴优秀表现,并试探性的肯定,等到孩子认可后,再经常以重复形式暗示,强化孩子自我肯定的内容。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心理暗示的作用是积累起来的。


         三、陪伴,从有声到无声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对孩子学习和成长,父母最需要的就是“无条件地积极接纳孩子”。初三的陪读,家长必然是心路漫漫,在备考期间,作为家长,切记唠叨,面面俱到。案例3:临近中考,学生C的家长失落感越来越强烈。孩子放学回家交流得越来越少,甚至到了相对无言的状态。每次妈妈想寻找机会打开话题,都被冷冷的怼回去,感觉不像是生个孩子,而是供了个“小祖宗”。而与老师了解学校情况时,却是情格开朗,与同学相处融洽,学习上并无异常表现。
        临近考试,再多的语言只会增加孩子无形压力,要多用眼睛去关注孩子,多用耳朵去聆听。你的“看到”和“听到”已经是对孩子的最好的帮助了,如果孩子愿意交流,家长这时就要做个专注的聆听者,让孩子以自己的方式发泄考前的压力。学习压力适度时,学习状态和学习绩效最佳;压力不足和压力过大时,都会严重影响学习绩效。没有压力,人难免陷入不能承受之轻,而压力太大又会遭受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压力并不可怕,我们要学会利用,在适当的压力下,产生出最高效的成绩,让压力真正转化为我们学习的动力。因此,孩子越是不说话,家长更要善于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在中考前期,我给家长一个小小的建议,叫少说多做,做好饮食起居的后勤保障工作,做好家长自我心态调节。家长对孩子的“好”,不是因为孩子取得成绩才给予的,家长在任何时刻对待孩子的态度都应是稳定的。家长扮演的是亦师亦友的角色,孩子得到的是爱和扶持。无论发生什么,孩子都会拥有强大的心理能量。
        最后,附上五个考前沟通小技巧,供家长参考:
        1.基于事实的鼓励才有说服力。把“妈妈相信你,你一定行”改成“妈妈看到你在…………方面的进步,相信你能有更在进步。”
        2.将期待和问题共同面对。把“我们对你没什么要求,你考成什么样妈妈都不会怪你”改成“妈妈一支持你,我们一起面对所有的问题”
        3.不反复强调焦虑情绪。把“不要急,平常心就好”改成“有压力是正常的,适度压力会帮助你考得更好”
        4.给予孩子选择的权利。把“偷偷玩手机啊,看看考成什么样”改成“我理解你解压的方式,不过得对自己时间有个规划,看看何种方式才能平衡休息和学习的关系?”
        5.肯定可以创造奇迹。把“就你这样学习,还能考到什么学校”改成“还有时间,把书本内容多熟悉,都会有收获”
        中考固然重要,但它并不能决定你孩子的一生。中考在即,家长有再强烈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盼,都是源于九年来与孩子共同经历的学习历程,越是临近考试,家庭氛围越是要保持常态,孩子才能发挥正常。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