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作文插上飞翔的翅膀 ───对生活与作文关系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0/9/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9期   作者:杨娟
[导读] 生活是作文的本源,离开了生活,作文就失去了源头和生命力;离开了生活,再强的写作高手,也无法构筑精巧的艺术殿堂,生活就是作文的翅膀。
        摘要:生活是作文的本源,离开了生活,作文就失去了源头和生命力;离开了生活,再强的写作高手,也无法构筑精巧的艺术殿堂,生活就是作文的翅膀。
关键词:学生作文  插上  飞翔的翅膀。

        生活是作文的本源,离开了生活,作文就失去了源头和生命力;离开了生活,再强的写作高手,也无法构筑精巧的艺术宫殿。生活就是作文的翅膀。
        作家要写出感人肺腑的优秀作品,必须深入到生活中去,从生活中寻找自已所要描写的人物、事物以及所要表达的情感。中国杰出现代文学大师巴金先生,从小生活在一个典型的封建大家庭中,他从小耳濡目染,看到的都是封建道德的腐败,传统礼教的残酷,善男信女的痛苦、折磨、挣扎、死亡,正是有了这些活生生的生活做基础,才会塑造出渴望新世界却又生性懦弱的觉新;个性张扬,沉不住气的觉慧等一系列经典人物形象,才会有《家》、《春》、《秋》等巨著的诞生。
        现在很多小学生写不好作文,原因是不注意观察生活,积累素材,看到作文题目就会闭门造车,胡编乱造。写出的文章生硬,没有情感,让读者读后味同嚼蜡。曾遇到一件让人深思的事情:一次期末阅卷中,我发现有个班级学生的作文惊人的相似。作文题目是《我的妈妈》,要求抓住生活中发生的事写出妈妈对自己的爱。全班有近乎一半的学生用的素材是────“妈妈半夜送孩子看病”,巧合的是:这件事都是发生在夜晚,下着大雨,电闪雷鸣。妈妈背着他(她)去医院的路上都摔倒了或是崴脚了。另外一个用得比较多的素材是────“妈妈雨中送伞”,所有的妈妈把伞给了孩子后,自己淋湿后都发了高烧;有的妈妈甚至还烧出了后遗症。好像妈妈不发烧、不留点后遗症等,就不能体现出妈妈的爱。这种没有真情实感、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文章怎会打动读者?
        其实,学生要想写出动人心弦的文章也不难。生活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写的人或事,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入生活,留心观察;其次,教师要创造机会,教会学生感受生活。
观察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最基本的做法,也是作文的起点,那我们如何进行观察呢?
        一、观察要有一定的目的。
        观察是写作的基础,只有明白“观察什么”“为什么观察”之类的问题,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获取有价值的素材,观察的内容才能印象深刻,才能成为有用的写作的材料。
二、观察要有一定的顺序。
        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因此,我们在观察事物的时候,也要有一定的顺序,写出的习作内容才可能有条理,层次清晰。观察的顺序有很多:有时间的顺序,有地点方位的顺序,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整体到部分的顺序等等。不同的观察对象应采用不同的观察顺序。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课《燕子》一文有这样一段话:“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作者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燕子,先细致地观察了它的全身——羽毛的颜色,又抓住身体的一部分——翅膀的特点,接着又写出身体的另一部分——尾巴的特点,由整体到部分,观察清楚、细致、深入,所以写得才生动、有条理。
三、观察时要运用多种器官。
        罗素说:“严格说来,看见东西的并不是眼睛;看见东西的是大脑和心灵,眼睛只是一件传递和改变光能的工具。”可见,观察不仅仅是用眼睛看,还要大脑来思考,用心灵去感悟。除此之外,还可以用耳朵听、鼻子闻、嘴巴尝、手摸脚踩等方法参与观察。这样的观察可以使我们的头脑里对事物具有一个声、色、味俱全的立体印象。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1课《秋天的雨》,作者就是运用多种器官观察的方法。

如:“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是触觉所感;“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是视觉所获;“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是嗅觉所闻;“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是听觉所获。作者正是运用了多种器官观察的方法,才使读者全面地感受到秋天的美。因此,老师教学生观察时,一定注意指导他们运用多种器官进行观察。
四、抓住特点观察。
        不同事物或现象有不同的特点,观察一定要抓住特点,重点观察。比如,观察植物时,可以抓住它的“色彩、形态、习性、成长过程”等,这些方面很好地体现出该种植物的特点;观察自然景物时,可以抓住它的“色彩、形态、变化”;观察动物时,可以抓住它的形体特征(头、嘴、身子、脚等部位),也可以抓住活动情况(捕食、睡眠、运动、个性)等。每个事物都具有自已独有的特点,个性鲜明了,文章一定会鲜活生动。
        学会了观察,学生就会获取大量的生活材料,但仅仅是观察还不够,还要教会学生感受生活,在习作中写出自已的独特体验。
        感受是人对客观事物情绪的反应,生活中,不同的人对着相同的事物,感受也会不同。即使是相同的人,由于心境不同,面对相同的景物也会有不同的感慨。比如,唐代诗人李白面对同样美丽的长江沿岸景色,他在流放途中发出:“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悲愁愤懑,几年后,他在得到大赦返回江陵时,写出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 轻松愉快的心情。由此可见感受在作文中是多么的重要。在作文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感受生活呢?
        小学生的生活相对简单封闭,除了家庭和学校外,很少有机会接触外面的世界。尤其农村孩子的生活范围更狭窄,父母在外打工,爷爷奶奶为了安全,孩子上学、放学车接车送,周末或放假让孩子呆在家中,呆在大人视线范围之内。这样,孩子是安全了,但是却极大地限制了孩子的自由,限制了孩子好奇的天性,让他们失去和自然、社会亲密接触的机会,让他们对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变得漠不关心,因此缺少丰富的生活感受。老师应该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注重学科整合,有计划有目的地带领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到街道、敬老院、烈士陵园、医院、超市等地方去参观,去实践;带领学生到野外听听潺潺的流水,婉转的鸟鸣,看看鲜艳的花朵,碧绿的麦苗,感受清风的抚摸,空气的甜润……;同时,还应家校相连,发挥家长优势,动员家长带领孩子感受街市的喧闹、都市的繁华、古迹的悠久、文化的繁荣;这些都将给孩子带来美的享受,激励着孩子对美的追求。有了感受的积累,学生才能更多的从生活中写出自已的真实感受来。
   总之,生活是色彩斑斓的,学生只有认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了解生活,才能在生活中找到鲜活的写作素材,才能写出好的文章来。生活就是作文的翅膀,让我们为孩子们插上飞翔的翅膀,让他们在作文的道路上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参考文献
[1]文英桂《作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甘肃教育》,2005,1。
[2]王丞泰《作文教学议》.《甘肃教育》,2005,1-2期。
[3]龚琦《浅析作文教学方法》.《黑河教育》,教法百家。
[4]熊显荣《面对二十一世纪的作文教学》.《金筑大学学报》综合版,1995年,第3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