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彩劳动课程”中实现育人

发表时间:2020/9/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9期   作者:严雪霞 沈斌
[导读] 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必修课,北仑区泰河学校通过打造多彩劳动空间转变学习方式,架构多彩劳动课程提升学生参与热情,落实多彩争章评价激发学生劳动兴趣。
        内容摘要: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必修课,北仑区泰河学校通过打造多彩劳动空间转变学习方式,架构多彩劳动课程提升学生参与热情,落实多彩争章评价激发学生劳动兴趣,在劳动教育方面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实践探索,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多彩劳动教育体系,努力推动劳动教育特色发展。
关键词:劳动课程;争章评价;多彩育人

        泰河学校坚持“多彩泰河、精彩童年”的办学理念,在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大背景下,“如何基于儿童的特点,结合学校的特色,在真实的劳动环境中实现立德、增智、健体、育美”是我们一直进行的实践探索,学校通过打造多彩劳动空间转变学习方式,构建多彩劳动课程推动参与热情,落实多彩争章评价激发劳动兴趣,让学生在以真实情境为支撑的劳动实践中,提升劳动态度、能力、习惯等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打造多彩劳动空间,转变学习方式
        劳动教育要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展开,要在真实的劳动情景下具体问题解决中历练劳动技能、端正劳动态度。学校从“儿童性、地域性、关联性”角度出发,打造了基于“劳动育美””的 “生活小镇”体验馆,基于“劳动强体·树德”的“耘梦园”少先队农场,基于“劳动增智”的“三十六行”校外实践基地。
        1.“生活小镇”体验馆
        2018 年起,学校着手打造“生活小镇”体验馆,陆续建成了数字化微格烹饪室、版画创作室、布艺绣工坊、家政服务学习区等四大创意劳动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学生跟着老师学习怎样用洗衣机洗衣服,怎样又快又好地叠衣服;跟着专业老师学习简单手工缝绣的技能,美化自己的房间和衣服;学生还可以跟着IPAD中的软件学习中西式餐点的制作,以及小组合作烹饪出一桌菜肴……这样一座融合互动课堂与新型劳动实践的“生活小镇”,构建起一个全景式的劳动育美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在赏心悦目、美滋美味的课程学习中链接真实的生活,体验劳动的美好。
        2.“耘梦园”少先队农场
        2019年4月,学校启动“耘梦园”少先队农场建设。我们把学校的水果、池塘、绿地等重新打造,种上茶叶,开垦农田,池塘养鱼,边角地养小动物……,然后把这些农林渔牧打包成“耘梦园”少先队农场有限责任公司,实行班级竞标分包制的形式招标,每个班级“包田到户”,自负盈亏,盈利自由支配。于是,这批“农场主”“塘主”“园主”们充分显示了他们的充分才智和踏实肯干。晴天浇水,雨天防涝,种什么菜经济价值高?鱼塘可以怎样盈利?可以套种水稻、芋艿,还可以养殖小龙虾,梅雨季节需要每天换水防止鱼儿闷死,夏天要放一些水草防止鱼儿晒死,每天不要忘记清理鱼塘。可以把水果制成果酱提高经济价值,开花季节需要摘除花骨朵让果实适当生长……在这真实的情景中,学生在炎炎烈日下种植采摘,在小区门口菜场分享售卖,当他们手捧着费尽周折孵出的小孔雀时,相信他们能够真正的感悟到:只有辛勤耕耘,方能收获欣喜和成长。
        1.“责任到人”的校园责任课程
        校园责任课程的目标指向是通过课程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通过对整理书包、整理桌洞、日常值日、校内志愿服务等劳动课程的学习与体验,让学生掌握校内生活中基本的、必要的、生存所需的、服务他人的劳动知识与技能,提升其劳动素养,培养责任意识。
        根据二年级孩子打扫卫生费时费力的现状,二年级组提出把“学会做值日”作为他们主题式劳动探究项目,以擦桌子、扫地、拖地、排课桌、洗抹布、养护绿植为劳动内容,通过教师指导、小组学习、日常劳动打卡等形式分12课时进行学习。在劳动实践中,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快速有效地做值日,还找到了各式“值日绝招”,犄角旮旯好帮手——迷你扫帚和迷你簸箕,桌面污渍终结者——魔术海绵,地砖清洁“三剑客”——洗洁精、钢丝球和抹布,更为可喜的是,他们将学到劳动本领延伸到家中,个个是卧室打扫小能手。五年级组以“我的校园我来打理”为主题,成立学生志愿者组织,下设卫生死角排查、公共区域绿植养护、垃圾分类指导等若干个项目组。

每日小组实践,每周项目总结,课程在实践探究、交流分享中不断深入。如垃圾分类指导组从“垃圾分类知识我知道” 到“垃圾分类我能行” 再到“垃圾分类这样做”,活动主题层层递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经历了“无所谓--想劳动--会劳动--爱劳动”的变化,增强了“校园是我家,我来爱护她”的责任意识和为校服务的奉献精神,劳动态度得以转变,劳动能力得以增强,劳动精神得以树立。
        2.“包干到班”的田园体验课程
        田园体验课程以“耘梦园”劳动基地为载体,通过班级为单位进行竞标,做到“包干到班”。课程以“种——赏——研——收——享”为主线,通过品“种”的辛苦,品“赏”的乐趣,品“研”的惊喜,品“收”的喜悦,品“享”的无私,感受劳动艰辛,体会劳动成就,品悟劳动带来的精神富足。课程共计12课时,分为每日分组养护和每周劳作, 每天定人、定岗、定时开展课程学习。
        播种、浇水、除草,务农班的学生们亲手种下了生菜、玉米、西瓜、西红柿等;修剪、栽培、除虫,护林班的学生们定期分散果园内的苗木,定植大苗,处理小苗;打扫笼舍、喂食添水、防病防疫,畜牧班的学生们精心饲养着小小动物园里的兔子、鸽子和孔雀;投食、换水、捕捉,生态渔业班的学生们凭借校园池塘的独特性将种植业和养殖业结合,在科学老师的指导下开启水稻、鲫鱼、小龙虾和菱角套养模式,互利共生,达到多赢。“耘梦园”不仅是学生开展农林畜牧渔劳动实践的场所,更是进行观察探究、创造创新的园地。各个班级设计了基于提升劳动效率的研究项目:少雨季节挖穴蓄水在青菜种植中的应用研究、套养环境下鱼类品种选择的实践研究、兔鸽同笼下防病防疫措施的实践研究等。如鱼塘的套养环境下鱼类品种选择,通过翻阅资料、请教老师,对不同品种鱼类溶解氧需求量的对比研究,选择了溶解氧需求量较低的鲫鱼和鲤鱼,并通过有效控制套养密度,适时补水等措施保证鱼塘溶解氧浓度。学生在多彩的劳动课程中,通过基于项目的主动学习、面向真实情境的深度学习、突破校园的无边界学习,不仅仅推动了学生参与劳动的热情,更是得到了精神的富足和人格的完善。
        3.“延伸到家”的职园启蒙课程
        职园启蒙课程结合生活需要从儿童性、发展性、参与性三个角度出发,给予学生初步职业认知和职业体认。学校通过面向五六年级学生、教师和家长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设计了“烹饪”、“礼仪”、“家政”、“科创”等校内项目和“访三百六十行”校外项目,同时设置了家校合作的劳动奖励机制。烹饪是服务性劳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小学生必备的劳动技能,又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课程项目。我校“烹饪课程”以“洗、煮、拌、蒸、炒、卤、煎、炖”为内容,以“生活小镇”体验馆数字化微格烹饪室和学生家庭厨房为基地,分24课时学习厨艺,另外给五六年级的学生每个学期安排了一个半天的时间进行烹饪比赛、厨艺展示、班级厨艺paaty等。在掌握烹饪技术的同时,感受中外饮食文化,品悟厨房里的幸福和满足。
        2020年3月,疫情下的线上教育开启后,我校结合“云课堂”开启了“云厨房”,每周推出一名小厨师,通过微课的方式教全校同学做一道早餐。“妇女节那天,女儿给我送上了香喷喷的鸡蛋饼,很温暖!没想到女儿做起菜来像模像样。”501班夏以萱同学的妈妈说,“最近孩子勤快了很多,争着做家务,原来是‘云厨房’里锻炼出来的。”“云厨房”要教的不仅是做菜的技能,还有生涯意识启蒙,更是一种表达感恩方式。
        三、落实多彩争章评价,激发劳动兴趣
        学龄期是形成精神、养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如果一个人在少年期没能尝到劳动的甜头,体会到劳动带来的成就感,他是不可能成为一个热爱劳动的人的。因此,对学生进行及时的、积极的劳动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简介】
严雪霞,女,高级教师,宁波市名校长,宁波市第二批甬派管理名家培养对象,北仑区泰河学校校长。
        沈斌,男,一级教师,北仑区学科骨干,北仑区泰河学校德育主任
        联系地址:宁波市北仑区新碶街道通泰路69号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