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混合式学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发表时间:2020/9/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9期   作者:袁文光
[导读] 本文将重点就教师混合式学习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的有关问题予以明晰,结合研究数据,给出合理的结构建议。
        摘要:教师混合式学习评价指标体系始终是教师研究的重点,为切实达到终身学习的目标,履行国家级培训计划的要求,研究者应当着眼于线上线下双向教学模式的推进,结合网络研修和现场实训效果,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本文将重点就教师混合式学习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的有关问题予以明晰,结合研究数据,给出合理的结构建议。
        关键词:教师混合式学习评价指标;建构;研究
        引言:教师素养的提升对于改进教学模式和办法有着积极的意义,学生能力的发展和水平的提升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因此教师应当是践行终身学习必要性的先行者,积极配合国家培训计划,贯彻落实线上线下研修的要求,切实提升个人素养和能力。教师混合式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为评定教师研修水平和改进培养办法以及内容有着指导性的作用,研究者要认真研讨体系确立的有关问题,从而提升专业能力水平。
        1 教师混合式学习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的基本原则
        1.1完整性
        指标反映各个要素对于效果的影响力度,为提升要素控制的效能,要制定完整的评价体系,避免出现观点偏颇的现象,结合不同级别的指导意见,秉持完整性的原则,构建带有特征性指导意见的体系。完整性原则体现在指标类目的详尽程度上,通过下级指标对上级指标的补充,展示一级类目所指向的基本属性和特征[1]。
        1.2独立性
        完整性的核心是“多”,而独立性的核心要义是“精确”,精确体现在指标类目间不存在逻辑上的联系,并非包含关系,独立存在于体系中,发挥出不同的指示功效。上下级类目间虽指向同一方向,但细化内容间互不影响,切记出现类目重复的现象,不仅降低了整体体系的科学性,同时也影响了评判的准确程度。只有避免交叠部分的存在,才能切实评定教师学习的效果。
        1.3简易性
        简易性指的是指标类别在保证详尽程度的基础上,审定类目是否存在重复的现象,从而保证评估价值。精简评价指标可以将一些对于核定教师学习水平的类目予以清除,此类内容对于展现价值层次的水平可依赖程度不高,权重占比较小,通过简化的工程能够优化体系内容,并且适当降低运行成本[2]。简易性原则能够体现出对于庞大体系内核心价值要素的认定,适当去除权重小的指标,保证评价重点内容得以完美展现,真实反映出教师的实际学习效果,便于制定后期学习方向。
        2教师混合式学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
        2.1确定评价要素
        评价指标体系要素内容确定是构建科学结构的第一步,研究人员要认真研讨教师发展进程,研读相关标准,明确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的基本流程,充分探讨国培计划中对于教师学习效果和目标的规定,结合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评定标准,确定好教师混合式学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所涉及的要素[3]。一般可分为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构两大方面,全面考量线上和线下学习的内容和要求,通过要素显示不同学习过程的特征,反映出真实的学习状态为和效果。
        2.2修订指标内容
        初步拟定的指标内容并不可直接应用于实际评价作业中,要经由专家核定,吸取改进意见后,修订其中不合理和需要去除的内容。

在咨询专家的意见过程中,将初次拟定的指标内容制作成表格的形式,在每个指标后设定征询意见,研修教师和专家学者依据自身对评价体系的认知,给出个人建议,最终统计结果。研究调查报告显示,在报告中有超过半数的人员选择剔除意见的类目即不需要在实际体系中发挥作用,其对于核定教师的学习效果起不到重要的作用。通过研究大量的指标修订资料可知,专家对于教师的获奖情况一栏认为其研究价值不高,对于评定教师混合式学习的效果缺少实际意义。但却增加了对教学知识更新和专业技能更新方面的内容,足以体现出在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优化个人基本教学能力和素养。
        2.3确定指标权重
        指标权重的确定是保证各项指标价值得以准确施用的前提,因此要选择合适的确定办法,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办法是层次分析法。运用层次分析法的主要流程是,首先定位结构模型,接着对比同一层次内的不同指标内容,利用判断矩阵指引的方向,赋值相对重要程度,最后敲定CR值,判定矩阵的一致性程度。此过程使用的软件是yaahp V12.1,设定一级指标模型结构,并在菜单类目中点击鼠标左键查验模型结构的准确性,在提示“模型合法!可进行后续操作”的内容后,才能够进行输入判断矩阵的作业。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最终将会动态展示,给出评定结果。
        3应用教师混合式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意见
        3.1应用范围
        评价体系一般应用在培训活动开始前,与日常教学的流程相似,在开展培训活动前要明晰此次研修活动的目标和要求,以及教师在学习活动结束后应当到达的水平,从而使教师明确在此次学习中,重点研究和学习的内容,提升学习效率和质量。教师明确研究要求后,可结合具体类目规范自身行为,保障在实际活动开展中的井然有序状态,为其他教师和学者提供积极的学习环境和氛围。目前我国开展国培计划的目的是强化教师在网络资源获取、校本课程深入和教学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效果,因此该评价体系所使用的范围较广,所有参加混合式学习的教师都应当划归在评价体系内,细化在研修过程中的表现,有助于促使教师创新意识的形成。
        3.2应用建议
        研修机构使用此体系的过程中,要深化考评制度,落实体系应用的相关要求,并设置监督人员,以负责任的态度,管理教师行为,展现出科学体系对于提升教师个人素养的重要性。由于学科间知识的差异,应用评价体系环节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基于不同学科特征以及指向的能力内容,确保体系多样性和针对性运用的效果,设定符合学科特征的评价标准,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动态关注教师在整个研修过程中的表现[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研究教师混合式学习评价指标体系建构过程和应用十分重要,教师作为践行教改政策内容的主体,为保证其教学活动开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应当重视研修培训内容,适当引入评级机制,将学习效果量化考核,促使教师规范自身行为,深入到本学科的研究中。线上线下联合是学习的主要方式,在研究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混合式学习的必要性,因此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要对接体系指标内容,平衡线上和线下教学,为培养社会型人才发挥自身所能。
        参考文献
[1]孙聘.中小学智慧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
[2]胡维芳,翟友华.高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704:88-96.
[3]张尚.中小学发展性教师评价实施现状研究[D].伊犁师范大学,2019.
[4]闫晓毓.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
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中小学教师发展研究专项课题“基于大数据的湖南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路径与提升策略研究”(编号:XJK17BJSF05)阶段性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