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留守学生的心理状况及其教育对策

发表时间:2020/9/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9期   作者:张云川
[导读] 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十分值得教师关注的。从当前情况来看,农村劳动力向大城市转移,农村留守儿童会由于缺乏家庭教育,产生一些心理问题。
        摘要: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十分值得教师关注的。从当前情况来看,农村劳动力向大城市转移,农村留守儿童会由于缺乏家庭教育,产生一些心理问题。亲情和教育的缺失,监护的缺失都是造成他们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因素。对于这些留守学生,学校也担负着一定的教育和监护责任,加强家庭学校社会的联系,给留守学生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及时解决儿童心理上的问题,疏导儿童情绪,给予更多关爱。
        引言: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很多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上的问题也亟需解决,社会对农村留守学生心理问题十分关注,目前学校教育工作者应当及时加以研究。下面我首先从农村中学留守学生心理需求入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农村中学留守学生心理需求分析
        (一)渴望实现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孩子生活、学习的质量以及今后的成长都比较依赖于个人的自律。学生能否完全实现独立自主是摆在他们面前的首要问题。如何促进留守学生心理向成人过渡,使个体逐渐走向成熟已经成为比较紧迫的问题[1]。
        (二)对较广人际关系的需求。留守学生大多与祖父母、外祖父母在一起生活,由于年龄上的差距,存在一定的代沟,在交流上共同语言较少,很多学生大都沉浸于电脑或电视中,与生活脱节。他们希望与更多的朋友进行交往、玩耍、诉苦与学习。
        (三)渴望成绩优秀。很多留守学生的家庭并不富裕,父母亲外出打工,孩子在家学习,同时也很懂事,能够一边做家务,一边进行学习。他们可取得优异的成绩,来向父母亲汇报,让他们在外工作没有后顾之忧。同时,他们也渴望在繁忙的家务工作之外,能够利用有限的时间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希望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能够有人帮助自己[2]。
        (四)渴望丰富的精神生活。农村的环境相对闭塞,家长为了方便联系基本给学生们配备了通讯工具,所以现在学生们手机上学习互联网的内容,甚至于有些模仿短视频或者拍摄类似的短视频,老师帮他们把握好度。其实学生们也渴望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能够与外面的世界保持充分的联系。除了每天的听课、写作业、复习、考试,还能够了解到其他更多好玩儿有趣的事情,希望能够参加多姿多彩的校园活动或实践活动,来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二、农村中学留守学生对策
        (一)校园加强制度建设,优化对农村留守学生的生活条件的保障。学习环境的优化以及人身安全的保护,可以通过提高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教育改革,增强课外活动开展,为农村学生心理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营造良好的精神氛围来实现。同时,学校要组建一支心理健康问题教研队伍,成立留守学生心理问题专题研究组,研究解决办法。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大多数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辅导知识和手段,学校需要实现心理健康教师的岗位专职化,辅助班主任教师开展管理工作。
        (二)强化农村教师心理辅导能力。对班主任、学科教师都要进行心理学知识和技能培训,以便于在课堂上和课外时间及时捕捉到孩子不良行为和心理变化。

为了能实现让留守儿童心理正常化,教师需要定期开展调研活动[3]。例如,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利用互联网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为学生阐释网瘾的产生过程,以及克服欲望方法技巧。因为在犯网瘾期间的学生,听不进任何教育性的语言,只有将他的情绪引向平和后,他们才会注意到教师说的话。同时,也可以针对问题学生因无法上网而产生的紧张、焦虑、不安的情绪进行实时控制和缓解,用心理学的手段转移注意力。
        (三)强化家校联系。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主要原因,是由于缺失爱护和陪伴,有很多父母认为让孩子吃饱穿暖,为孩子学习提供有力的经济扶持就行了,但其实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沟通更为重要[4]。学校可以为留守学生与父母之间的沟通联系设置平台,也可以定期帮助他们实现与校外家长、亲戚、朋友的视频通话,或者联系这些人为学生制作积极的、有鼓励性质的小视频,抚慰学生的心灵。对于在生活自理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可以由共青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帮扶活动,组织生活教师、班主任和学生组成结对帮扶互助组,帮助学生提高独立生活的自主能力,培养吃苦上进的优秀品德[5]。
        (四)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增强学生对生活学习的信心。教师可以依托地方文化、传统节日来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使学生能够有机会认识其他的学生,发展良好的友谊关系。照顾学生心理的校园环境,能够让学生保持对校园学习和生活的向往[6]。班主任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召开以自信、集体荣誉为主题的班会,使学生个体和学生集体都树立起自信心,增强对留守学生的心理调节,使他们感受到整个班级体对他们的关爱,增强克服心理问题的自信心。
        结语:初中生的心理处在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阶段,他们努力想要得到一种独立自主的地位,但在实践中往往会力不从心。对此,教师既要在心理上予以关怀,照顾它们的情绪,也要给予给予一定的行为指导。教师有必要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在实现独立自主的进程中,完成对他们完整人格的塑造。
        参考文献:
        [1]王麦平.农村高中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初探[J].甘肃教育,2019(16):52.
        [2]朱玉廷.解决留守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之我见[J].课程教育研究,2017(15):241.
        [3]王静.农村初中班级“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管理对策研究[D].延边大学,2016.
        [4]闫志会.留守高中生常见心理缺失及应对策略[C].《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6年3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北京恒盛博雅国际文化交流中心,2016:49-50.
        [5]闫波,张文国.农村中学留守学生心理问题和解决办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4(28):24.
        [6]郑海云.城市留守学生心理问题和教育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