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文要素的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以部编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雾在哪里》教学为例

发表时间:2020/9/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月8期   作者:金天怡
[导读] 部编版语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包含“清晰的语文要素及宽泛的人文主题”两大主线,并以此来组织课本的单元结构及教学规划,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摘要:部编版语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包含“清晰的语文要素及宽泛的人文主题”两大主线,并以此来组织课本的单元结构及教学规划,有效达成教学目标。语文要素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制定学习计划,设计学习活动的重要依据,能够帮助其将基本的语文知识,需要掌握的语文学习能力,需要培养的语文学习习惯,所采取的语文学习策略等通过进一步的细化分解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设计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引领学生逐步地提升语文素养,提高综合语文学习能力水平。
         关键词:语文要素;学习活动;小学语文
         引言:
         本文结合部编版教材小学语文课文《雾在哪里》,讨论研究了如何基于语文要素来设计和实施语文学习目标及学习活动,具体会从明确语文要素、设计教学活动、实施学习活动三个方面入手促进语文要素的落实,使得学生学有所得,提升学生的言语及思维能力,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质量。
         一、结合课文内容,明确语文要素
         语文要素通常分为显性和隐性两大类[1],显性指的是表露在外的,直接的要素内容。如在学习《雾在哪里》这篇课文时,对于这篇课文所在单元的整体的人文主题时“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语文要素是“通过想象,让学生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因此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教师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让学生通过想象雾来时与走时的样子,来体会雾的顽皮淘气。隐性更多是一种延续性或者递进的语文要素。
         首先是延续性语文要素,如在《雾在哪里》这篇课文中可以对“联系上下文理解此意”这一语文要素作进一步延伸,让学生对课文中“变暗、霎时”等词语进行解释理解,来帮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这些词语的常用方法。又如可通过这篇课文中的第三、四、六自然段的结构特点的分析(都是由一个句子构成,分别描述雾说的,做的以及前后变化等),让学生对“认识标点,逐步建立句子段落概念”这一语文要素进行延伸,让学生初步了解句子段落写法。
         其次是递进式语文要素,递进语文要素包括从读准字音、读好长句子、读出句子语气,再到想象情景,融入情感的朗读,呈现梯度虚列逐层递进,如教师可通过让学生分小组分段落分角色朗读《雾在哪里》这篇课文,训练学生“读好雾说话的语气”,体会语言中所蕴含的情感。
         通过对本篇课文语文要素的分析,教师可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包括(1)随文学习字词如“雾、淘”、重点理解词语如“桥梁、甚至、霎时”、归类积累重要词语如“屋、岸、论”等。(2)巩固句子段落结构概念.(3)正确朗读课文,读出“雾说话的语气”等。
         二、依托语文要素,设计教学活动
         在设计语文教学活动时,要有分层建构、有机融合的架构思想[2]。
         分层建构指的是对于同一语文要素,要多维度地进行呈现,从知识点的概念学习到迁移运用,以分层活动的形式让学生逐步地了解和掌握学习重点,将语文要素学习真正落到实处。以课文《雾在哪里》3、4、6自然段为例。
         分层活动一设计:先由教师教授第3自然段,让学生明确句子的基本概念,逐字逐句地进行朗读指导,并将关键词呈现在黑板上,让学生跟着教师共同进行总结,把握段落核心大意。板书简易视图如下图所示。
              
         
         
         
         
         
         分层活动二设计:让学生根据第3自然段学习的成果在第4自然段尝试迁移运用,进一步深入了解各个句子及段落含义,通过朗读把握语义情感。
         分层活动三设计:让学生分别在段落6中用横线、波浪线、括号等分别标记雾的语言、行为动作、前后变化等内容,邀请几位同学进行展示,并由教师进行总结。
         通过分层学习,让学生从引导学习到迁移运用再到加深巩固,逐步强化学生的语文素养及语文学习能力。
         有机融合指的是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孤立地看待每一个教学知识点,而是要将其进行有机的融合,对同类信息进行分类汇总,并以此来锻炼学生阅读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和记录习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综合语文素养。
         三、优化教学活动,提升学习质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与支持作用,为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架,可通过创设情景、提供指导、教学点拨以及给予帮扶等策略措施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从而有效地构建一个“扶放有度,教学有序”的课程教学模式。教师要大胆地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逐步从“授鱼”向“授渔”转变,从“被动教”向“主动学”转变,以提升学生的语文基础核心素养为根本目标,按照新课改相关要求,借助语文要素指导,科学地设计并实施语文教学活动,全面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三、结语
         总之,通过语文要素落地,围绕要素设计并开展语文教学活动,能够进一步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教学方向指导,促进其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计美微(设计), 宋月娥(指导). 边学文,边识字,让随文识字贯穿语文课堂——《雾在哪里》教学设计与反思[J]. 黑龙江教育:小学版, 2018(12):34-35.
         [2]郑慧芳. 精准定位教学点 扎实推进目标项——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雾在哪里》教学谈[J].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8(Z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