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试图把握时代脉搏,从发掘中国古代诗歌的人文内涵开始,探索古诗词教学对学生学习品质培养的作用,探索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学习品质;培养作用
一、前言
人文科学是人们思考生活的方式,人们的道德修养以及生活方式。它是指科学知识以外的一种品质。它涵盖了广泛的领域,例如道德修养、人格理想追求、人际关系等,重点是人类的修养,它与人的本性,情感,欲望,情绪,人际关系等息息相关。”
当今社会的快速变革,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仍然不健全,人文素质教育没有跟上时代的要求。不良倾向或多或少地反映在小学生中,并表现为一些奇怪的现象。例如,不喜欢学习“分数不高,能及格就好”。作业弊窃,缺乏诚实;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人数有所增加;“读书无用论”正在蔓延,“庸俗的文化”书籍广受欢迎;独立学习和沟通能力差;没有毅力和毅力,没有团结合作的感觉,没有对他人的信任,过于自我,冷漠等等。这些都是缺乏人文精神的体现。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教育面向所有人。只有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学习品德,才能为提高全国人文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学生在小学的成长,他们的认知,情感,尤其是高层次的情感不断发展,并且变得越来越丰富。因此,这个阶段对于接受教育,增加知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塑造健康的人格是最重要的美好的时光。因此,小学生人文素质和学习品德的培养非常重要。
二、古代诗歌教学在小学生人文素质和学习品德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一)古诗词所融合的人文关怀与生命体验。
古代诗歌是古代人生活经验的结晶。它的个人价值常常体现在与自然,社会及其自身的关系中。人类的生活经验是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三个维度的提取和深化。以大宇宙意识为背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是深厚的土壤。因此,古诗本身就具有“人文”精神的文化载体,其人文精神为:
1.古代诗歌是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人文体现。最原始和最深刻的人生经历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礼记· 礼运》写了:“人,天地之心,五行的终结”。在天堂、大地和人“三才”中,人们总是处在天堂和大地的中间。他就像人体的心脏,是天地的核心,但他与自然融为一体,形成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格局,有大量描绘自然的古代诗歌,例如,对自然场景的描述和对生活场景的描述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使自然变得人性化。因此,古诗充满了人的情感,人的品位,凝聚了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感知,并寄托人们去追求和观看精神家园。
2.古代诗歌是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人文体现。无法抑制人类的思想和情感时,古代中国人把诗歌视为发泄怒火的最佳方法之一。?因此,有一句俗语“长歌当哭”。?西方的一些哲学家将其视为生活追求理想的种表达。黑格尔的“美是这个概念的感性体现”,海德格尔的“有诗意的人们”都包含了这个含义。
因此,古代诗歌是“情动于中而行于言”的创作,它记录了中华民族丰富而精致的情感世界。除了描述自然并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外,它还描述了人们丰富的情感世界,例如抒情用语,“念国思”?和“别离思情”等。
许多古代诗歌具有很强的“人”味,这已成为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外在体现。小学应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会生活的人,与他人和谐相处的人,且有健康人格的人以及能够充分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人。因此,这种诗歌对于小学生素质的培养也极为重要。
(二)古代诗歌教学在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和学习品德中的重要作用。
古代诗歌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人文体现。在小学古代诗歌教学中,应允许学生掌握其人文内涵。使其发挥巨大的教育作用。①在教授自然之美的诗歌中让学生感受到自然之美,热爱自然。我们翻阅小学古诗词中感受到,好像在祖国的自然河山中畅游。描写自然山水的诗词,可大致分为二大类,第一类是自然情景和事物,如李白《望庐山瀑布》,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刘禹锡《望洞庭》等;第二类是生活中的情景,如陆游《游山西村》,孟浩然《过故人庄》,辛弃疾《清平乐·村居》等,这些诗词没有一首不渗透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如在四年级选编的词《忆江南》,则白居易选择两个典型的场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在隐喻的帮助下,江南温泉的美景尽收眼底,最后一个问题问了。句子“能不忆江南?”真正表达了对江南的爱与依恋之情。只需几句话,就可以使江南的风景像展现给学生。在教学中,学生还可以感受到江南水乡的美丽和江南音乐语言的甜美,激发了他们对江南的热爱。因此,学生应意识到山水诗教学中自然是整体。它不能被分裂和破坏。必须热爱大自然,注意保护环境,初步了解大自然的规律,节约自然资源,观察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了解人们关心自然的重要性,提高人们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自我意识,并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深远意义。
(三)让学生在强调情感表达的诗歌中感受自己的情感,学会做人。
1.个性训练。为了具有启发性,坚韧和持久,这种良好的品质应该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开始。鼓舞人心的诗歌蕴含着丰富的生活哲学,是学生最好的生活教科书。例如,郑燮的《竹石》,用“咬定”和“立根”类的诗对“石头”和“竹子”进行拟人化,表现出“竹子”的坚固性并家出了“竹子”的所处的恶劣环境。它传达了其顽强奋斗的精神。作者要求“竹子”表达他对艰辛和艰辛的抱负和坚韧不拔的态度。“竹子”的美是写人的美,然后是语言的美,是真实情感的美。在这种审美体验中,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2.激起爱国情怀并体现出爱国情怀的古代诗歌太多了,无法一一列举。如今,不可能让学生摇头晃脑背死书,“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人玉门关”,以便给予他们最早的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感受到真诚的爱国主义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这些诗对小学生的影响很大。孩子的天生善良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可以从头开始。让他们感受到这首诗背后深厚的人文情感,学会关怀他们周围的人和事,让美丽而简单的情感充满他们的年轻心灵。
三、结语
如今,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代诗歌已成为我国民族文化经典的一部分。教师应运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来培养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个性,增强文化素养。品尝,培养他们的审美品味,从而达到培养他们的人文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郭跃平.古诗词欣赏与提高人文素质[J]社科纵横,2017(04)
[2]李雪峰.古典诗词欣赏与情趣的陶冶[J]教书育人,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