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教育教学从目标到内容再到教学方式都有了很大的改进,逐渐从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跳脱出来,使教学活动出现新的生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为导向,进而打造高效高质的教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性;新课程改革
引言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小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有必要优化课堂内容,提升教学质量,以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小学生的认知还处于初级阶段,与数学要求的抽象思维还不相称,想要有良好的学习效果,就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从而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以发展,创新能力得到锻炼。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灌输式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十分常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较少,不利于其学习效率的提升。学生往往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知识,导致其思维僵化,而且对知识的应用缺乏灵活性。在封闭式教育当中,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较小,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失去动力。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往往旨在提高学习成绩,教师也未能针对其能力、思维等制定针对性教学计划,理论与实践的衔接性不足,导致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较差。单一化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失去学习兴趣。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当中,教师的个人信息化素养较低,在教学中无法对现代教育技术加以灵活运用,也是限制高效课堂构建的主要因素,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受到影响。
二、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一堂高效的课堂中包含很多元素,有教师的教授、引导,当然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参与学习,二者缺一不可,也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将“教”与“学”很好地进行融合才能够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而这其中还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目标、内容等也都要围绕学生组织、策划和实施,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地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保证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学习内容。这就需要教师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贯彻落实生本理念,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式,使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等更加适合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设置教学内容,循序渐进、由浅到深,逐步帮助学生适应教学进度,同时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学习空间,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自主学习,逐渐培养起自主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丰富课堂内容
小学生有着很重的好奇心,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天性,让学生对数学问题产生好奇心,从而提升数学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合理设计课堂,选择有趣的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设情景课堂是一种良好的途径,教师可以利用自身的教学经验,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与课堂内容联系在一起,从而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增强学生对数学的认同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一些图形时,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具体实物与教学内容结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能让学生更深一步地理解数学结合思想,提升课堂质量。除了课堂内容外,教师还要注意课堂气氛的改善,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让学生将注意力放在课堂之上。现如今,多数学校都拥有多媒体。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可以展现更有趣的内容。一些视频、画面等内容有着更强的视觉冲击力,有效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能更进一步走进课堂,也就增加了教师和学生交流的机会。
(三)开展合作学习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不仅需要学生的自主学习,更重要的是促进其合作学习,满足学生的学习与成长需求。尤其是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当中,团结合作能力也是衡量人才的重要指标。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使其在小组内部针对学习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在思想碰撞当中激发灵感、拓展思维,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在分组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进行综合分析,保障小组内部的层次性与小组之间的均衡性,在合作当中达到最佳学习效果。教师要为每一个小组分派学习任务,同时明确不同成员之间的职责,使每一个学生在小组任务的完成当中都能展示自我、提高自我。在小组讨论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加强引导,防止讨论的方向出现偏差。教师要意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自己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探讨空间。
结束语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小学数学教学一定要跳出传统的教学模式,从教学理念到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都应该推陈出新,在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利用信息化技术和新媒体不断改进教学方式,为小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有趣的教学氛围,充分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培养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实现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永明.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134-135.
[2]赵艳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J].黑龙江科学,2019,10(23):118-119.
[3]张成玉.小学数学教学优化策略探究[J].新课程研究,2019(31):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