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物遗传学是高中生物学科中的重要内容,生物遗传学内容复杂,学生理解同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一直都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难点内容。老师在生物遗传学教学过程中,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革新,导入高中数学思想,利用知识迁移理论,让学生在其他的角度对生物遗传学内容进行分析,达到提升生物遗传学教学效果的最终目的。本文对高中数学在生物遗传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几点浅见。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模型;生物遗传学教学
引言
生物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生物知识的理论性比较强,而且还存在逻辑性的特点,对教学方法非常的依赖,尤其是生物遗传学内容,与数学知识存在相似的特性。数学思想在生物遗传学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提升生物遗传学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在数学模型的影响下,学生可以对生物遗传学的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学习效率显著提升。下文对此进行简要的阐述。
1 高中数学在生物遗传学中应用的意义
生物知识在高考中占据了很大的分数比重,学好生物,是当代高中学生必须要完成的任务,高中生物知识点繁杂,而且包含了大量的理论性知识,这样的学科特点,使得许多的学生都不喜欢这门课程,对生物产生了抵触的情绪。生物课程中的计算类知识与物理等学科相比要少很多,在传统的生物教学中,老师通常会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对生物知识点进行生硬的记忆和背诵,不关注学生对这些知识内容的理解程度,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削弱了学生对生物这门科目的兴趣,许多学生在完成老师规定知识点的背诵以后,在做题的时候,产生了无从下手的感觉。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对这些内容缺乏深入的理解,而且生物学科内容过于松散,学生没有同把知识模块合理的串联在一起,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所以造成了解题困难的情况。高中数学思想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有效的改变了传统模式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在数学思想的引领下,学生会对生物知识的本质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在这个基础上,把不同的知识模块进行串联,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遇到生物问题的时候,可以灵活的调动各个生物模块的知识点,学习效果可以得到显著的提升,属于一种非常高效的教学手段,是知识迁移理论下的产物。由此可知,高中数学思想在生物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一种非常值得提倡的教学方法。
2 高中数学在生物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建议
2.1教学准备工作
对于生物遗传学教学来说,准备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充分的准备工作,可以使后续的课堂教学更加的顺利,数学思想的重要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以生物遗传学教学内容《减数分裂》为例,老师在教学开展之前,要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因为在之前的生物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内容,对这方面的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老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测试,巩固之前学习过的知识点,拟定一些关于有丝分裂内容的测试题,根据测试的结果,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有一定的了解,做好预习工作,同时,制定后续的教学方案。
2.2提出问题
课堂问题是生物遗传学教学的关键,课堂问题要具有针对性,老师要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围绕生物遗传学教学目标,制定相应的课堂问题。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利用之前学习的生物知识,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情况进行分析,问题的提出要与课堂内容保持充分的关联性,问题要具有探究性和诱导性,把学生逐渐的引入到相应的情境中,让学生充分的回忆自己之前学习到的知识内容,比如老师可以提问: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的染色体加倍的阶段与染色体减半的阶段?
2.3建立数学模型
数学思想的导入需要有一个模型基础,老师在生物遗传学教学过程中,需要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实现数学思想与生物遗传学教学的深度融合。学生要把老师讲解的关于减数分裂的过程中以及分裂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特点进行记录,同时,进行深入的分析,然后老师把班级中的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对探究性问题进行讨论。已知二倍体生物精原细胞中染色体、DNA数目为2N,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究,分析细胞在二次分裂过程中,不同细胞类型,DNA数量的变化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表格,形成数学坐标系,在坐标系中,细胞类型为横坐标,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NA的数量为纵坐标,通过坐标系,可以更加直观的观测到DNA的变化情况,学生对生物遗传学的内容会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生物虽然被列为一项独立的学科,但是生物学科的内容不具备独立性的特点,与其他的学科之间存在很强的关联性。在生物遗传学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对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革新,引入数学思想,建立数学模式,彻底的改变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提升生物遗传学教学效果,推动学生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尹德乘.数学“合并同类项”在生物遗传学解题中的妙用[J].中学生物学,2013,29(08):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