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人重要的活动之一,它能使人积累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让人的身心愉悦。《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方面的规定:一是提倡扩大阅读面,要求“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扩展自己的阅读面,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二是规定课外阅读量:第一学段课外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以后逐渐增加;第二学段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不少于100万字,小学阶段背诵古诗文70篇。
在新世纪里,课外阅读是我们人类的一个全新的生活领域,更是人类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资源和趋势。我们的语文教育要追赶时代,就得超越课堂,带领学生“跃马平川”去开辟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怎样做才能让课外阅读读有所获,长期进行呢?
一、激发兴趣,促成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况且学生对阅读怀有浓厚的兴趣本身就是成功实现课外阅读的一个重要前提。同样的,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1、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故事人人都爱听,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立竖,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巳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津津垂听、情感交跌,期待大白结局之际,教师嘎然收声无不动容地告之孩子: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可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出相关的读物。学生被扣人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要求借书。这样让听者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课外读物的诱惑,主动去进行阅读,这效果恐怕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2、适当导读。根据小学生善于形象思维的特点,教师可选择有精彩图画的书给学生看,学生被吸引后就会增加阅读兴趣。但要注意的是读书也要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只有符合孩子的口味,孩子才会感兴趣。
比如说《小学生导读》就是我们小学生很好的课外读物。
3、收获激情。为了强化学生的阅读习惯,我们还可以经常召开读书汇报会、评选“故事大王”、开展“我最爱读的一本书”演讲会等。这些活动既能培养和激发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的兴趣,又能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鼓励先进,坚持阅读。
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容易自流。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每学期应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其形式或是举行读书报告会、交流会,或是展览优秀的读书笔记、经验,评比表彰课外阅读积极分子等。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地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会更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同时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同学们效仿的范例,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其意义也就更加深远了。学生的阅读范围广泛了,语文的素养就会从整体上提高了,因此,我们要在课外阅读的生活领域里,带领学生去开辟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
三、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
学生因各人的知识水平不一,又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表现为不同的个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用自己认为最佳的方法进行学习,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阅读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是边想边读,可以是边表演边读,可以集体读,个人读,也可以是批注阅读,学生通过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满足个体学习的需要,促进个性品质的发展,当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阅读时,他们会学得主动、自觉、轻松、愉快,把学习当作一种享受,而不是被迫的痛苦和无奈。
因此,有了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关键还在于坚持,教师及家长要经常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督促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只要持之以恒地激发学生读书兴趣,教他们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读书就能逐渐成为自觉行为,学生也将在课外阅读中享受到多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