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模式探究

发表时间:2020/9/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9期   作者:李春龙
[导读] 随着国家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学生由于其正处于青春期的特殊成长阶段,在此过程中加强中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使得学生能够进行健康的成长,为学生日后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摘要:随着国家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学生由于其正处于青春期的特殊成长阶段,在此过程中加强中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使得学生能够进行健康的成长,为学生日后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通过进行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能够为开展中学期间大量的教学内容提供思想保障,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为开展高效的中学学习提供保障。在本文中,结合新时期的中学生教育改革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探究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策略,提高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效率。
        关键词:中学生教学;心理教育;教学模式;思想教育
        引言:中学生教育是整个学生教育的重要阶段,学生在此期间能够初步形成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在此阶段开展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教育,能够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学生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中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主要包括:“思维与洞察力、谦虚、信念希望、持重、执着、真诚、创造力、领导力”等方面,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是当前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老师所需要面对的重要内容。在实际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老师需要利用学校教学平台,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教学技能,同时需要注重与学生的真实沟通,了解学生真实的心理状况,始终牢记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开展课堂教学,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学生探究高效的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策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一、注重传统文化的学习
        在我国悠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众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可以从传统文化获取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内容,提高中学生信息健康教育效率。在实际的中学生信息健康教育中,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可以通过多种信息渠道,为学生拓展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可以为学生选择一些拥有易懂故事的传统文化内容,老师可以通过传统文化的讲述,让学生从中获取适合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老师对学生的思想品质培养进行引导,同时,老师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分批让学生参与到素材准备中,提高学生的课程参与度,促进学生 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通过传统文化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渗透,老师可以让学生从历史沉淀中汲取其中最为精华的知识内容,从中不但学习到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能够进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例如,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竞争与合作”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为学生查找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料,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耳熟能详的文化故事,让学生学习历史文化沉淀中的合作与竞争知识,从中感悟学习积极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积极心理培养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开展英雄先进事迹的学习
        在我国近现代的革命及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产生了众多的国家英雄,在中学生积极心理培养过程中,为学生进行英雄先进事迹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品质。在实际的中学生信息健康教育中,中学心理健康老师应当通过史料及相关事实记录片,从中获取我滚发展过程中的英雄事迹,可以为学生制作成宣传册或者应用相关的视频、图片等资料,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英雄先进事迹的学习,从中引导学生学习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从而提高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效率。通过组织学生学习前辈的先进英雄事迹,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前辈身上的优秀品质,同时可以对英雄的先进事迹进行继承发扬,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例如,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意志力与成才”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例如《感动中国》的视频学习素材,同时老师也可为学生准备一些文学阅读资料,老师对其中的英雄先进事迹进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从而引导学生对其进行继承发扬,提高中学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培养效率。


        三、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
        对于中学生的心理教育而言,中学生往往正处于青春期的发展阶段,心灵往往极其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学老师在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中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联系,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品质培养效率。在实际的中学生信息健康教育中,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老师需要在学校生活中加强与学生的心灵沟通,了解学生的实际心理状况,可以利用电话、网络等平台开展与学生家长的交流,老师和家长可以从学校、家庭的方面就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解,同时需要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家长对学生的积极心理进行引导,老师也可在学校中对学生的积极心理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学效率。通过加强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使得学校和学生的家庭可以综合开展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为学生日后的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点燃生命自强的心灯”的教学中,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可以在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及时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互相了解中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表现,找出学生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同时老师与学生家长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引导,对学生进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让学生在中学教育阶段养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
        四、组织开展实践活动
        在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中,如果仅仅依靠理论知识的引导,那么学生难以获得高效的积极心理品质学习,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效率。在实际的中学生信息健康教育中,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学习学校的后勤保障劳动中,培养学生珍惜学校资源的劳动意识,同时老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一些适合初中生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养成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责任意识,让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实践参与,提高学生课程教学活动的参与度,对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进行有效培养。通过组织中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到真实的社会活动中,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效率,为学生日后的全面健康发展奠定教室的基础。
        例如,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的教学中,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在教学中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当地需要志愿服务的地方,为学生选择适宜学生参与提高自身素质的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项目的实践,让学生亲身参与课程教育活动,老师在此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积极心理品质的有效培养。
        ,让学生在奉献中感悟劳动的快乐,同时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学生自主的发现快乐,提高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效率。
        结束语:综上所述,中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够产生重要的积极意义,符合新时期中学教学改革的新要求,让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品质,为学生日后的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在实际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中学心理老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学生探究高效的教学策略,需要注重学生对于思想文化的学习,同时也要与时俱进引导学生学习英雄的先进事迹,老师也需要重视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也可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从多方面对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进行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作为学校德育管理者,更需要认识到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性,不断探究新的培养模式,为每位学生拥有积极心理品质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彭燕; 毕爱红; 张文翼.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与积极心理品质的关系研究[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20-04-15
        [2]王燕; 李雪慧.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9-08-02
        [3]张慧.小学课堂中学生积极心理场的构建研究[J].教书育人 .2019-08-01
        [4]褚水萍.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模式探究[J].甘肃教育.2019-07-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