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思维中小学数学的渗透分析

发表时间:2020/9/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月8期   作者: 陈明
[导读] 数学作为一门必修的学科,在生活中的应用无处不在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必修的学科,在生活中的应用无处不在。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数学知识引入到生活中,方便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内涵,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习兴趣,将实际生活与理论知识更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本文从生活化这一角度出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逐渐渗透,为小学教学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思维;小学数学;教学探讨
        在人教版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熟记数学知识概念。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有效的利用在一起,培养应用型人才。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解决疑难问题,让数学更好的融入到生活里。
        生活化教学的概念
        所谓“生活化教学”简单的说,就是改变以前老师占主导地位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加主动的学习,将教学的内容融入社会生活实践中,让学生在生活中掌握知识,真正实现学以致用。小学生正处在思维比较活跃,对新事物充满着好奇心的一个成长阶段,如果老师可以将学习内容和小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而且还锻炼了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使学生能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学习效果。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就是指将数学教学的内容与社会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改变单一的数学教学模式,使数学教学过程更加的丰富多彩。
        
        一、生活化教学思维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一)对于数学知识的认知
        数学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所以,学习数学知识对于小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在小学阶段的学生,自我学习能力较弱,对于数学知识的认知还在最初的阶段。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生活中的经验,将生活融入到数学教学中,方便学生更好的了解数学知识,利用数学思维有条不紊的解决问题,将实际生活与理论知识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开拓小学生的思维,激发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对于数学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二)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对于小学生来讲,有难度的知识理解起来会有问题,所以,教师就需要一个具体的教学实例来解释这类知识,方便学生的理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生活中的小例子,将知识引入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感受到,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学生乐于学习,对学习没有负担。
        二、在实际教学中,将生活案例融入到其中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急于求成,往往会遇到障碍,这样不利于提高数学成绩。其实,在这种理论性强的学科上,是需要具有长期的经验和对于生活的理解才能克服学习困难。所以说,在现阶段,为了解决学生这种困难,提出了要进行生活化的教学。例如,在讲解1+2+…+50的加法求和的时候,可以教授学生简单的算法,但是不要直接给出答案,而要循循善诱,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引导学生自主的发现其中的规律,1+49,2+48,3+47…相加在一起都等于50,这样这列数字的和就好算了,找到简便的算法,最后查一下一共有几个50,加在一起就等于最终的总数。这类相关的问题,都可以运用这种的算法,找到同类的“取整法”,构建一个跟生活相融入的学习氛围,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渗透,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培养生活化的学习能力。
        三、教材知识与生活相融入
        在小学数学的教育过程中,学生可以在学习生活中具有一双发现问题的慧眼,相继探索问题,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此同时,就要求教师在提前教学备案中,可以将生活中与教学知识相对应案例,作为导入知识的突破口,以便于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知识,在现实生活中也可以根据这类知识解决问题,做到举一反三。在课后可以给小学生留课后作业,例如,跟家长去菜市场,妈妈给你10元钱,你买蔬菜花了5元钱,买豆制品花了3元钱,这个时候你应该剩余多少钱?也就是说10-5-3=2元,兜里应该剩余2元钱。将生活化数学引入到教学的过程中,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数学成绩。反复的进行同种类别的练习,让数学知识为生活所服务,自我去发掘寻找同类知识的模型,了解学习的乐趣。


        二、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学习阶段,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以及一定的思维拓展能力,因此,为了让学生的这些能力充分发挥,小学数学教师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融入生活情境,提升数学课堂的趣味性,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构建一个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对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影响。对于小学生而言,部分数学知识是抽象的、不易理解的,但是通过生活情境的融入,这些知识就会变得具体化、形象化,从而便于学生理解。
        (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蕴含着许多数学知识,但是由于学生的观察能力有限,因此就很难发现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教师将生活情境融入教学活动当中,就可以引导学生去主动观察身边的事物,从而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此外,生活情境的融入还可以让学生理解平时不懂的生活现象,将数学知识的学习与日常生活进行有机的融合,促进学生主动探索,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1]
         三、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科学选择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生活情境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想使生活情境的融入发挥其实际效用,教师就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对生活情境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与设置,从而使学生更好的融入其中,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比如在为学生讲授“加法计算”的时候,教师如果只是对数字计算进行简单的讲解,学生就很难快速掌握。为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我们班级中有五名同学学习过唱歌,三名同学学习过绘画,那么会唱歌和会画画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个呀?利用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加法计算融入其中,这样的方式会使数学知识的传授更加生活化、形象化,从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相关知识,对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2]。
        (二)让生活情境更加具有探究意义
        在设置生活情境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教师就需要以教学大纲为基础,明确教学任务,从而将其体现的生活情境当中,使生活情境更具探究意义,以此来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日后更好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比如,在为学生讲解“梯形面积计算”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学习过的面积计算方式进行推导,看看怎样才可以得出梯形面积。同时,为了让学生充分发挥其发散性思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七巧板”这类玩具进行思考,通过学生的实际经验,启发学生采用拆分的方式进行计算,将梯形拆分为长方形、三角形,然后根据所学知识计算出梯形面积。导入这样的生活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对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3]。
        (三)游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教育阶段,学生的年龄偏小、活泼好动,因此学生对游戏具有极大的兴趣。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就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生活情境中适当的加入教学游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活动当中。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生活化的教学在逐渐的被广泛应用到其中,这样有利于学生能够了解知识的内涵,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从生活中发现乐趣,积极地培养小学数学素质教育,推广生活化教学,理解其中的学习的奥妙,了解数学知识并不是天马行空,而是在生活中可以触手可及的。将数学教材与生活内容相结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在学习中获得生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姚秋月,杨爽.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与实践研究[J].中华少年,2016,07:143.
        [2]崔静娟.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J].文理导航(下旬),2016,10:28.
        [3]袁海翎.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现代交际,2016,11:177-1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