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学背景下中学地理课堂的构建探讨

发表时间:2020/9/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月8期   作者:徐菲
[导读] 当今时代发展下,互联网+教学成为了教育行业的一种新形势教育
        摘要:当今时代发展下,互联网+教学成为了教育行业的一种新形势教育。在中学地理课堂中,教师也可以利用互联网丰富教学情境、拓展教学内容。教师要善用互联网存在的教育优势,与学生互动交流,使互联网与教学相融合,将教育信息化,利用互联网优化教学模式的同时提高教学效率,完善课堂构建。本文将侧重于互联网+教学,对中学地理课堂的构建进行探究。
        关键词:互联网+教学;中学地理;课堂构建
        
        前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行业不断改革创新,传统的教育模式越来越难满足如今的需求。而互联网+教学的引入,需要教师跟上时代步伐,积极利用好互联网资源打造趣味课堂,这对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来说无疑是时刻充满挑战的。在中学地理课堂上,教师应该运用好互联网资源,融合式教学,丰富课堂形式。
一、应用互联网+教学丰富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情境
        相比以往普遍传统的教学方式,互联网+教学作为新时代地教学模式,被受到广泛应用。传统教学模式下,地理课堂的构成只需要教师+粉笔+教材,但这种单一的教学情境下,缺乏工具支撑,抽象的地理知识往往不容易被学生吸收,学生容易丧失对地理知识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学效率也随着减低。 而如今时代飞速发展,科技创新技术越来越强,互联网+教学模式,则可以很好的完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情境单一这一问题。
        例如,在学习中学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五章《地方特色和旅游》这章节内容时,教学内容可以这样呈现:“同学们,假期有没有出去旅行啊,旅行途中你们对当地的特色文化有了解吗?在课程开始之前,我们先观看一则短片,了解一下我们伟大的祖国都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教师可以就这一问题开场,接着教师播放自己通过互联网搜索准备的短视频,时长控制在3分钟左右,通过视频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并和学生一起探讨,同时向学生们介绍我国还有哪些地方文化特色。也可以事先准备好相关的电子图片,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我国的历史文物和文化遗址等。在这种互联网+教学的模式下,就《地方特色和旅游》这一内容而言,教师可以将知识点更加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可以通过教师准备的资源更加了解地方特色文化。教师灵活利用互联网,将互联网与教学相融合,实现了互联网上的教育资源共享,给学生营造一种更加趣味的课堂环境的同时也丰富了地理教学情境,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应用互联网+教学拓展教学内容
        以往的教学模式,教师获取教学资源的途径单一,一般都是从课本教材和教案中获取。教师积累多年的理论知识和教学,虽教学资源来源单一,但也能呈现有质量的教学课堂,但资源的来源局限,教学成果同样会受到限制。而通过互联网,教师不仅能搜索到各种习题,还有海量的教学资源,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搜集各类教学视频,教学图片,以此拓展教学内容。教师在课余时间还可以在互联网上参加相关论坛分享和获得教学经验作为教学参考。这对于课堂的构建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例如,教师在讲解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珠江三角洲》这一课内容时,可以这样设计教学方案,先准备一些从互联网上查询与“改革开放”相关的资料,例如视频、图片等,将资料整合,在课堂上将“改革开放”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作为情景引入,接着开始这一章节的内容,在之中可以在利用互联网寻找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河流的流向,结合课本向学生讲解,同时拓宽学生知识面。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如果仅仅依靠课本的知识内容来授课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需要顺应如今教育事业的发展,打破以往教学模式,利用好互联网资源,查询与授课内容相关的知识,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资料,将资料筛选整合并带入课堂。在这种互联网与教育相结合的授课模式下,教师拓展教学内容的同时也使得课堂活泼有趣。让学生的知识获取不再局限于课本,使得学生的思维更加发散,收获更多的同时也提高学习兴趣。
三、利用互联网技术展开师生间的交流互动
        要做到高效学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一般的师生关系,除了平常课堂上的互动外,基本线下是没有什么联系的。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课下交流,拉近师生之间距离的同时也能及时的解决学生存在的疑惑。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接收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与学生及时沟通,打造人性化的教学。
        例如,教师可以在地理课程开始前建立地理学科班级群。在每一次课程开始前在群内发布预习任务,让学生先预习并提出问题,教师整合问题加入到课程内容中,在课上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使得整个教学过程不单单只是教师单方面的传授知识,而是有回应的教学,让学生有参与感。如在学习八年级下次第六章《东南亚》时,由于东南亚对于普遍的学生来说算是比较遥远的地方,学生会感到比较陌生,学起来会没什么方向。因此,教师可以在班级群,通过向同学分享东南亚3D实景图,分享一些东南亚的基础文化,让学生在课程开始前就能了解东南亚地区的面貌和特色文化,这可以使得学生开始对课程感兴趣,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也能通过学生在线上反馈的内容,更有方向的准备教学资料,更加优化整个教学过程。课程结束后,教师通过班级群与学生进行及时地交流,更加深入地探讨课程内容。中学地理学科通过互联网线上沟通加线下课堂教学的模式,带领学生回顾知识点,克服学生在学习地理时遇到地重点难题。对于整个教学课堂的构建是很有帮助的,因此,教师利用好互联网+教学互动,可以更高效地构建课堂体系。
        结语:教师利用互联网丰富教学情境,将教学资源共享,同时拓展教学内容和建立良好的师生间交流互动。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营造活跃的教学气氛,对构建中学地理课堂还是很有帮助的。但在实现互联网+教学的同时,也要重视这其中的风险。在积极发展的同时也要趋利避害,对这一方面可以做进一步的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1]肖明东,孙萍.“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中学地理教师专业发展探析[J].中国新通信,2020,22(04):204.
        [2]袁慧娥,钞振华,马俊德.微课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05):163.
        [3]朱庆龙,许铭.中学地理高效课堂的演变及应对策略——基于四节“洋流”课例的分析[J].地理教育,2018(12):4-6.
        [4]吴向忠.建构主义理论下“互联网+中学地理”融合教学探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23):15-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