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合作学习是一种让学生勤于动手、乐于探究、主动参与的新型学习模式,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全体成员相互沟通、相互合作、相互学习、相互依赖,共达到最终的目标,这样的学习模式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教学形式,改变了教学过程中的模式化、单一化、教条化、静态化的局面,更好地促进了学生主动、快乐、全面的发展。新的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新型的学习方式,由此也可以体现出合作学习的价值,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教师在合作学习的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努力创设适合学生参与的合作氛围,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能够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
关键词:初中音乐;学科融合;探究
引言
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会议上提出: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保障和本质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从中小学的法治教育开始。初中阶段的法治教育,是学校践行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载体,艺术教育立足于艺术创编、课堂互动、乐曲欣赏等实践活动技能,有其独特的人文、审美特性,音乐课堂中探索法治融合教育,可以让学校的法治教育多一份温暖,让法治的人文关怀滋润学生的心田。
一、初中音乐欣赏课程要求
音乐表现要素是指构成音乐的各种基本要素,主要包含节奏、旋律、和声、力度、色彩以及音乐风格等。对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模仿自然界与生活中的声音,提高其对声音的辨识度和模仿力。第二,聆听歌曲,并能判断人声的类型。第三,聆听乐曲,能有效辨别出不同乐器的音色,并能根据相关图片说出乐器名称。第四,通过对音乐的聆听,判断节拍的特点。以此才能为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每个作曲家风格不同,采用的表现手法也不尽相同,这有效丰富了音乐类型。但是不同的音乐作品在题材选择、意境追求以及形象塑造都有相似之处。因此,在开展音乐欣赏课程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观看视频,让学生能够辨别相关音乐体裁,确保学生掌握不同的音乐形式。
二、初中音乐与学科融合教学策略
(一)注重新课导入,要抓住学生心灵,提高音乐兴趣
导入是激发学生兴趣的起点,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中,我根据课型和具体教学内容,采取一些不同的做法。一是故事导入法,如在欣赏民歌《茉莉花》时,首先让学生听歌剧《图兰朵》女主角图兰朵和鞑靼王子的故事,将学生对故事情节的兴趣引导到歌曲上来。
二是实验法,在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时,我就用道具—报纸制造出来风声,一下子就提起了学生的兴趣。三是图画法,用图片、幻灯片等揭示音乐主题,既能抓住学生心理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增强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领悟力。如《长江之歌》这一课,将一组长江风景图展示给学生,学生立刻进入到了美丽壮观的意境中。
(二)科学选择综合材料,保证学科融合效果
在初中音乐教学当中实现学科融合的一项重要策略,就是加强对综合材料的有效运用,而综合材料的使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活跃课堂氛围,也能够让学生获得除了音乐以外的其他知识与技能,开拓学生知识和能力获取的途径。对此,越来越多的音乐教师开始关注综合性材料的运用,但是由此带来的不合理运用情况也有所显现,主要表现为教师过多运用综合材料或者是综合材料运用不合理,挤占学生的音乐学习时间,导致音乐课程成为了一个毫无目的与指向性的大拼盘,其教学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对此,音乐教师在选取综合性材料时,必须秉持少而精的重要准则,确保综合材料的运用,既可以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又能够兼顾音乐学科自身特征,牢牢把握音乐教学内容这一主线,让学科融合和音乐教育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交融。
(三)突出音乐学科特点,促进多元学科融合
初中音乐教学之所以可以与不同的学科融合起来,是因为音乐学科拥有诸多显著的学科优势,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多元学科学习的魅力。教师除了要做好理论上的研究之外,还必须在实践上做好研究,对其实践活动不断进行分析和总结,充分发挥音乐学科对于其他学科教学的综合推动作用。例如:教师可以发挥音乐学科的本位优势,促进语文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结束语
在当前的初中音乐教育改革实践中,倡导学科综合和融合渗透的重要目的在于拓展学生的学习路径,促进学生构建发散性思维,完善并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培育祖国合格人才奠定坚实基础。为保证学科融合的顺利实现,教师首先要秉持大课程观,增强对学科之间关联的认知,牢牢把握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学科综合思想观念,为学科融合的顺利完成创造良好条件,并将创新性的教育教学手段具体运用到课堂教学里。
参考文献
[1]禹松柏.通过学科融合培养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综合实践能力的探索[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8,17(06):76-78.
[2]谢婧.信息技术与初中音乐学科融合模式初探[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8(05):13-15.
[3]黄恩旎.多学科融合下音乐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以声乐小组课为例[J].艺术教育,2018(07):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