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缺乏语言环境以及民族文化的深刻影响,导致少数民族的小学生在汉语写作学习中存在较大的难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造成学生写作学习困难的各种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分析如何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小学作文教学。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引言
根深蒂固的民族文化和语言,以及缺乏有效的汉语环境,导致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写作时呈现出词汇匮乏、素材贫乏等问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了解造成少数民族学生写作学习效果不佳的原因,并且通过塑造语言环境、重视汉语阅读、结合民族文化以及培养写作习惯等策略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才能。
一、教学难点
第一,大多数时间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是通过本民族的语言进行交流,虽然高年级学生在课堂上一般会通过汉语普通话来进行沟通,但是课下学生和本民族其他不懂汉语或者不习惯使用汉语的同胞进行交流时还是需要使用其民族语言,语言环境的相对不足导致小学生不能全面地使用汉语进行交流、阅读以及写作,进而制约了作文教学。第二,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从小耳濡目染的文化主要为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且学生的家庭对现代化社会的了解也远远不足,这就导致学生在作文学习中出现语言苍白、素材匮乏、文采相对比较差等一系列问题。
二、教学策略
(一)塑造语言环境
良好的汉语语言环境可以让少数民族学生更好掌握汉语表达的技巧,并借此提升其学习汉语、阅读汉语故事的兴趣。从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着手来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学习环境必然可以有效促进其写作能力的提升。具体如下:其一,老师应该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使用汉语来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汉语课上老师基本上都是用汉语来教学,且学生在课间生活中也要尽可能使用汉语交流。其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汉语教材内容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尽可能多地掌握汉字以及各种汉语词汇,通过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内容等全面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和汉语运用能力[1]。
(二)重视汉语阅读
充足的汉语阅读可以让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掌握新词汇、巩固旧知识、丰富写作素材以及文学鉴赏能力,其对写作的促进作用是非常显著的。老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绘本读物、儿童文学以及小学阶段必读课外书等多种阅读材料来提升其的阅读品质。
第一,在小学汉语“快乐读书吧”的教学中应该组织少数民族学生阅读一些优质的少儿读物并引导学生写下自己的读后感,也可以在学生阅读结束之后组织其针对阅读材料中的某些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第二,在课后阅读方面则可以向学生推荐诸如《安徒生童话》或者《绘本课堂》之类的补充性课外阅读材料,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活动来塑造自己的写作基本素养。
(三)结合民族文化
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汉语教学并非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完全忘记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只不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习惯于通过汉语和汉字来表达或者书写本民族的文化和生活。因而在少数民族学生中开展汉语写作教学时应该引导其将自己的日常生活、家庭生活或者民族风俗等作为习作的素材。例如,在蒙古族小学生中进行写作教学时,老师可以将“我的家庭”作为一个小的习作练习题目并引导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以及日常生活,这样学生将可以通过汉语来表达自己的非常熟悉的家庭生活并提高其写作水平。老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将本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作为写作对象并要求学生在写作中,介绍清楚节日礼仪以及自己是如何参与其中的,通过这种融合民族文化以及家庭生活的写作教学方式可以让少数民族学生获得亲切感和文化认同感,让学生更加自由的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感受[4]。
(四)培养写作习惯
良好的写作能力需要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加大写作的训练力度以及培养自己的写作习惯。因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以及课后练习的要求来定期地布置一些小的写作练习。具体如下:其一,利用小学汉语教材中的课文拓展来培养学生的习作学习。例如,在人教版小月语文五年级下册《我要的是葫芦》一文中可以引导学生写一写“种葫芦的人为什么没有收获到葫芦?”或以“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进行改写或者续写。让学生在这种创造性的写作练习中养成良好的写作兴趣和写作习惯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策略。其二,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写日记的方式将自己身边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记录下来,通过这种长期的训练可以学生塑造出良好的写作水平。
一、结束语
少数民族的小学生在学习汉语写作时常常因为汉语基础知识不扎实、语言环境匮乏以及素材不足等问题而遭遇困难,老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应该重视汉语学习环境的塑造、培养学生汉语阅读习惯以及汉语写作习惯,在写作练习中也可以引导学生将其民族文化以及日常生活当做素材加以运用,
参考文献
[1]毛晓群.浅谈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小学作文教学[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00(004):75-77.
[2]严世芬.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作文教学认识分析[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6(22):0006-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