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建国以后发生了很多次,每一次改革都会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出更高的要求,其目的是为满足国家发展建设的需要。最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迎合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并在不断深化中逐渐实现全新教育体系,以培养出更多符合21世纪发展需求标准的人才。新课改下,各学科的教育教学要求和任务都有了相应改变,如何跟上教育改革步伐,积极探索更为高效的教学方法,成为每一位老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将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生物;新课改;教学有效途径
引言: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教学,其主要任务是全面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水平,以培养高素质、高专业度的生物学领域人才为主要目的,既能帮助学生在该领域得到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光明的就业前景,也为国家生物科学发展提供了保障。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应遵循基础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民主性原则、个性化原则,让学生乐于学习生物、忠于学习生物,并在生物课上寻找到学习的快乐。
一、加强教师自身素养提升,促进教学内容的延展
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是实现生物教学质量提升的前提和保障。新课改对教学任务、目标和方向都有明确说明,老师可以以此为理论基础,逐步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执教能力来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从而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比如,依照课本的基本理论思想,广览课外资料,筛选符合自己教学特点和风格的素材用于课堂教学。建立多学科、多层次、多角度的现代化教学观,比如引入数学建模,帮助分析生物学知识;借助数形结合思想和分类讨论思想,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思路。很多高中生物内容有些会涉及到数学知识,如有关蛋白质的计算问题;构建氧气和二氧化碳生成与消耗的模型等;也有些会涉及到物理知识,如影响植物生长素横向运输的因素:重力和离心力等。通过了解和吸收其他学科的学术思想,让自己受到更多的启发,以帮助自己在生物课堂实现多样化教学。
二、借助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和个性化发展
一切新事物的发现与发展都是从疑问开始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提问精神,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懂得问问题,说明他们在思考,面对陷入思考的学生,老师只需给予适当的点拨,便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使学生找到拨开云雾的方法。
比如,在教学《分子与细胞》的时候,老师可以突出细胞相互聚集这一特性,然后将细胞和学生自身联系到一起,并引导他们思考,人体就是由亿万个细胞所组成的,我们体内每个器官的正常运转,都离不开细胞的循环再生,就好像我们人类生生不息的繁衍,进而发展成现在的文明。
有些时候,老师可以适当调整知识的先后顺序,以当前某些科研成果为教学导入,用倒序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学会从现象入手逐步挖掘出事物的本质。比如,在教学《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时候,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影像,将当前杂交技术成果展示给学生,像水稻、苹果梨、骡子等,首先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杂交;然后开始对杂交内容进行详细介绍,同时还要渗透进生物遗传知识,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组织学生做一些小实验,并通过这些实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提问精神;最后再把杂交技术的原理告诉给学生,让他们明白杂交的理论基础。像这种从结果推过程,进而了解基本原理的教学方式,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生物知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从学科性质来看,生物学具备了这种互动条件和基础。特别是当某种形式的互动能有效促成师生平等关系时,学生将会非常热衷于此类交流互动,这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也让老师更容易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例如,在教学《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老师可以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十分自然地加入到问题的探讨中,不必对语言精雕细琢,越是随意的话语越能拉近彼此的距离,让学生把老师当成朋友一样去探讨问题,而不是当成一种学习。
除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外,学生之间的研究与探讨也有助于增强课堂学习气氛。比如,在学习《植物激素调控》时,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以班级里的盆栽为实验对象,鼓励学生相互合作进行研究。为了让这种学习方式更加有效,可以将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差的学生穿插开,使每组的“实力”更均匀。研究过程中,需要老师时刻关注每个小组的研究进度,遇到问题马上指正。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以新课改为背景建立起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应从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出发,积极探寻新颖的教学模式;同时结合学生的特点,并联系实际情况,努力把生物这门学科的本质属性发挥出来,使高中生物教学更具科学性,进而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袁涵. 基于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318.
[2]丁艳华.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22):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