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要为社会建设和发展服务,中等职业学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阵地更是肩负着培养符合国家要求人才的重任。在新时代的形势和要求下,国家和社会加大了对技术综合型人才的需求量,职业院校需要根据社会、行业、企业的要求培养相应的人才。近年来,中央出台多项关于职业教育的政策和文件,强调职业人才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强调要“堂堂正正上思政课”,培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人才。本文从新时代思政课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创新入手,为提高中职院校人才培养效果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字:思政课;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创新
引言:2017 年 10 月,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明确指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这既是国家和社会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更是针对思政工作提出的要求,必须引起中职院校管理层和思政课教师的重视。
一、新时代思政课教育理念分析
(一)以学生为本理念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领域中正在推进新课程标准改革,这项改革覆盖了基础教育、中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多个领域,每个领域都有基于自己的具体改革方向,但总体改革方向都是培养更具综合素养的优秀人才。在职业教育领域中,中职院校要培养的不仅是具备专业水平、实践能力的人才,更是具备爱岗敬业精神、劳模精神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因此,中职院校的思政课也离不开教学改革的浪潮,以学生为本这项教学改革的重要理念必须深入思政教育领域,重新定位思政课上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关系,帮助教师构建更加和谐的思政课堂。传统教育教学中,学生在思政课上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是一种教师要我学的心态,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变化,使学生从被动的角色走向主动的“我要学”心态。这样思政课上所教导的内容才能够真正深入学生的思想,真正培养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的人才。
(二)交叉融合理念
传统的中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往往将学生局限在思政课的范围内,忽视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实践性、广泛适用性,忽视了思政课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的联系,忽视了与生产实际的联系,导致思政课教学显得空洞,得不到学生的共鸣,影响了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因此,中职院校的思政课应当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敢于将思政课与学生的生活、专业课程相结合,打造第二、第三课堂,让思政课上所教导的内容在生产生活中有用武之地。
这种由多个学科、学科与生活之间形成的交叉融合教学理念,是一种广泛、互动、案例式的教学理念,有实力(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成为中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主流理念,切实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推动中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
二、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模式探讨
(一)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应坚持以学生为本
教育的中心是学生,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中职院校思政课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更新应当坚持以学生为本,不可偏离了最终目标。中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应当坚持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公,不断围绕学生本身的诉求来应用教学方法,改变传统单一的灌输式、口头说教式教学方法,真正奔着激发学生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兴趣而努力。教师无论采用情境教学法、生活化教学法、游戏化教学法,还是采用第二课堂交叉融合、参观实践、线上线下的混合式等教学形式,目的都是提高学生对思政教育内容的兴趣,切实将思政教育内容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思想、意识形态。
(二)重视与学生生活、专业的交叉融合
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专业学科交叉融合,能够有效提高思政课上教育内容对生产生活的指导效果,引起学生更深的共鸣,切实实现培养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爱岗敬业精神的教育目的。以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为例,这是一座中职学校,主要为社会培养护理、助产、中医康复、药剂、农村医学、中医等人才,每年输出的人才都是医疗领域不可缺少的技术型人才。教师可以将思政教育内容与学生的专业课程相结合,深入探讨岗位职责、敬业态度对于一名医护人员的重要性,使劳模精神、爱岗敬业精神深入学生内心,成为推动学生更加专注投入学习和实践的动力,培养出更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综合人才。除此外,国家近年来正大力推动校企结合、产教结合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思政课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参与岗位实训的所得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剖析,帮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一名医护人员所代表的意义,工作中的任何一次疏忽、一次努力对患者意味着什么,培养学生坚定的奉献意识和精神。
结束语:对中职院校而言,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已经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思政课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想要创新,想要实现对传统的突破,必须要带领学生走出学校和课堂, 走进现实生活和社会生产活动中去,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培养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意识和思想。
参考文献:
[1]黄冰凤. 易班视角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研究[J].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32(04):57-62.
[2]饶素良.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的透视与反思[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9,33(05):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