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培养品德良好、热爱生活、乐于探究的儿童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然而,在以往品德与社会的课堂中,教师大多以传授抽象德育知识为主,没有关注学生的主体需求。这就导致整体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基于此思维可视化技术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适当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思维可视化技术;小学品德;社会;运用
引言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里涵盖历史、地理、天文、环境资源、世界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有关知识,内容十分丰富,教材中的内容都是经过精心编排的。所以,我在教学中首先忠实于教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教材中的相关知识,为学生奠定坚实的人文底蕴,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
一 思维可视化技术的基本内涵
思维教学与思维可视化赵国庆在《思维教学百年回顾》中提到思维教学起源于“授之以竿”的“思维技能”教学,发展于“授之以饵”的“思维倾向”教学,回归于“授之以渔”的“知识理解”教学[3]。这三种取向的思教学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相互重叠。回归“知识理解”的思维教学不是简单而机械的知识学习,而是在良好思维倾向指导下,用娴熟的思维技能对知识进行深加工,实现对知识更透彻的理解,以及从思维技能到思维能力的迁移。目前对思维可视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可视化工具及其应用,通过应用可视化手段与学科教学整合,将隐性的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显性化,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蔡慧英从“可视化知识、可视化认知模式、可视化问题过程和可视化系统建模”四个维度对目前已有的可视化技术工具进行分类,并阐述不同工具的设计理念和应用场景,提出融合多个工具的特色构建新工具,支持不同的学习情景。
二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思维可视化技术实践应用
(一)采取灵活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品德与社会”强调学生要联系生活实际,重在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从而进一步提高思想觉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实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让学生自读自悟,探明真理。自主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自学自悟,之后在小组或全班同学间进行交流。开展探究学习,教师事先要给学生指引方向,围绕一定的目标进行探究,强调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要广泛采取让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能看到那些与自己不同的理解,感觉到与自己不同的体验,更加全面和深刻地理解人、事、物,学会与人交往和沟通等。
(二))合理利用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主要是教师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中,在教学目标的引导下,根据教学内容综合利用音乐艺术、实体物质、文学语言、多媒体等工具,对教材场景进行再现,缩短小学生与教材知识之间的距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情境教学法与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较为契合,可以使单一的教材文字转化为与小学生形象思维相符合的生动场景,实现教学的事半功倍。考虑到现阶段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需求,教师可以选择实物、标本、模型等工具来创设教学情境。例如,在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二年级第三“我们不乱扔”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高小学生垃圾分类投放意识”为入手点,先在多媒体软件中展示四种垃圾桶的图片,要求小学生分组探究不同类型垃圾桶可以投放的垃圾类型。教师还可鼓励小学生自行设计垃圾,在小组内进行垃圾分类投放实践。同时,考虑到小学生在认知方面可能会出现错误,可能会将塑料袋投入“可回收垃圾桶”内,教师可以带领小学生利用动手实操的方式,探究塑料袋在水中的溶解情况,促使小学生认识到塑料袋与可回收垃圾间的差别,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垃圾分类意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通过情境构建,可以打通教材与德育活动间的壁垒,拓展小学生品德素养的发展路径,使小学生具有良好的情感体验,促使品德教育目标深入小学生的心灵。
(三)、联系实际,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品德与社会本身就是一门和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在教学中,有很大创新的空间。我们既可以在教法上创新,在学法上创新,也可在教学方式上创新。在教学时,我们可以采取讲授、问题导学、讨论式教学,学法上采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在教学方式上我们可以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我在教学“我爱祖国的山和水”时,就利用本地资源组织学生去参观了世界文化遗产、AAAAA级景区“大足石刻”。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石刻文化,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我还带领学生去调研社区的环境状况,社区的文化生活,组织学生开展野炊活动,等等。像这样把单一枯燥的学习方式变成形式多样、丰富有趣的内容,变成学生感兴趣的事情,从而提升教学创新能力。
结束语
总之,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涵盖知识领域广,以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的学科。实践证明,其也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门学科。教学中,我们只要善于引导,善于挖掘,善于实践,还课堂给学生,就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发展,从而能够顺利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吴华,刘莹.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支架重构——以数学教学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18):4-7.
[2]刘建香,李忆华.思维可视化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现代化,2018,5(07):118-119+122.
[3]肖海燕.谈思维可视化技术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教学参考,2018(0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