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初中阶段的教育科目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其中重要组成之一。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融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通过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形成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当下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其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本文主要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的有效路径进行探析,并从备课环节、课堂教学以及课后实践等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将人文素养教育融入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文素养教育;渗透;路径
在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工作者越发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毕竟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少年强则国强!初中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在传授学生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同时,要重视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使其在接受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价值取向,规范日常言行,努力成长为积极健康上进之人。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将人文素养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以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达到实现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之目的。
一、将人文素养教育渗透入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备课中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材内容可以说是理论与实际结合的一个典范,尤其是七年级的教材,更是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其内容不仅涉及到家庭的,还包括学校与社会的;不仅有关注到学生们自身的情感情绪,更有点拨学生人际交往的一些内容。除了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更是结合了很多学生的实际案例,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引导学生更好对现实环境的了解与体会,促使其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并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社会实践,促进更好成长。可见,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更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关注以及价值取向的培养是教学的重点,教师需要借助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让学生学会在知识探究与知识应用中提升自我的思想道德素质,释放不良情绪,收获积极情绪,学会沟通和交往,促进自我综合发展。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备课时,除了要考虑到当前的教学要求,切不可忘了将人文素养教育渗透其中,帮助学生在课堂参与的过程中获得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例如,在进行《师生交往》相关内容的备课时,教师不仅要对该单元的教学要求进行深入研究,并懂得如何向学生讲解重难点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了解学生对教师这门职业的看法以及目前班级师生的交往状况等。除了课前的这些准备,在备课时,教师还要结合教材内容的具体情况,合理地将人文素养教育融入其中,使得教材中的思想情感、价值取向与人文素养的核心要素相契合,强化知识的感染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直观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其核心素养以及人文素养的提升。
二、将人文素养教育渗透入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课堂中
初中生对知识的获得主要是通过课堂学习,教师们要想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得好好借助课堂展开教学。对此,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清楚的认识到:要想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得从学生精神层面入手,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在学生产生共鸣的同时,也要结合一定的实践以便学生深入了解人文素养的价值所在。
所以,在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每位学生给予同等的关爱与照顾,不能厚此薄彼,积极营造舒适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强化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体验和收获,促使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得到预期的提升。
例如,在进行《尊重他人》相关内容的教学时,教师要积极地将人文素养教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讲解教材中理论知识时,适当地加入一些生活中的案例,以引起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和关注度,使其对学习内容保持高度的专注力。另外,为了加深学生对本节知识内容的理解和体会,教师可以让学生踊跃发言,谈一谈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有关尊重他人的例子,并介绍其从中收获了什么。此外,教师也要以身作则,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如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自我想法等。有时候尊重学生,与学生积极的沟通中,会时不时的会帮助到一些学生,常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学生会更愿意向你敞开心扉,老师能够帮助到学生,对他们进行排忧解难,帮助他们舒缓情绪,健康成长,我觉得对我来说也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总之,教师要想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自己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才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教育。
三、将人文素养教育渗透到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践中
教师要想有效的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单靠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对理论知识的讲解是不够的,教师还应当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在课后的实践中,强化自身的人文素养。比如,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组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参与的过程中,提高其对人文素养的认知,通过所谓的理论联系实际,丰富其学习体验,加深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喜爱,实现对学生的教育提升目标。
例如,在进行《感受生命的意义》相关内容的教学时,如果教师只是对学生进行教材理论知识的讲解与分析,那是很难达到该节课知识教学要求的,因为该阶段的学生其主要的活动场所就是家和学校,其社会实践经历和相关经验是不丰富的,学生对这种生命意义的感受其实并不深刻,仅停留在印象的理论中。对此,教师就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亲自感悟,感知生命的意义。实践过,印象更深,理解更透,收获也会更多。若时间和条件许可,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敬老院进行志愿者服务,或是参加“每周进社区"的实践活动等。总之,为了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感悟,教师有必要借助一些实践活动展开教学,以便学生在实践活动的参与中感知理论知识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升华其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使其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实践活动的开展,除了学以致用,更多的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其思想道德素养,帮助其成为积极健康乐观之人。
四、结束语
总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力争做到使人文素养教育有效的融入课堂教学中,平时合理利用备课、课堂教学以及课后实践等环节,渗透人文素养教育,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娄俊康. 重视人文素养教育提升科目教学效率——我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一点思考[J]. 小作家选刊, 2017(28).
[2]杨洋. 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分析[C]// 教育理论研究(第八辑). 0.
[3]曹思敏.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意义和途径[J]. 文理导航(下旬), 2017, 000(002):100.
[4]徐兆宏. 人文素养视域下走"心"课堂的塑造——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为例[J].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 2018, 000(003):P.36-38.
[5]李路萍. 关注人文,有效感悟——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人文素养[J]. 新智慧, 2019, 000(0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