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她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教育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学好文言文不仅可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还可以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可是,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文在词意和语法上有着很大的差别,这对于初次接触文言文的小学生来说不仅难读而且难懂。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更要主动参与小学文言文教学的研究,引导小学生接触经典的世界,接触优秀的古代文化,让他们在文言文的沃土中接受美的熏陶与滋养,进入到深一层次的领悟与享受之中。
一、营造古典文化的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首先我们要来了解一下小学文言文教学的现状,钱梦龙《文言文教学改革合议》中指出。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多少年来,基本的教学模式始终是老师连字逐句串讲,加上一点古汉语知识的介绍学生则忙于记词义、记译文由于长期以来文言文考试也主要考词义和翻译,字字落实, 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更被语文教师奉为圭臬以致使人误以为教文言文就该这样教。“很多学生在第一次接触文言文时有一种新鲜和好奇,但是随着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有些学生就产生了畏难情绪,加之学生这时年龄小,文化底蕴不足,文言文又和他们以往接触的白话文大大的不同,字词艰涩难懂,在这种情况下,就特别需要教师懂得如何去激发孩子们阅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了。
例如我在讲《伯牙绝弦》时,首先先给大家播放古筝曲《高山流水》然后我让大家回家上网查找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回来利用中午时间开了一个故事会,然后学生将自己查找总结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在大家对这个故事的内涵和前因后果都很清楚的基础上我让大家先用白话文自己写写伯牙和子期的关于《高山流水》的故事,然后在课堂上我就配上音乐让学生反复读《伯牙绝弦》的原文,同时我再引导孩子们读古文的技巧,这样孩子们就慢慢体会了文言文语言虽然艰涩难懂,但是却短小精悍,短短文字的背后是我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文化的积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开始由对文言文的惧怕慢慢喜欢上这样短小却文意丰富的文体了。当然这个过程是需要慢慢来的。
二、结合课文中的注释,读懂文言文。
怎样读懂呢?最快捷的方法就是结合课文中的注释。首先要把全文读熟练,达到文从字顺,朗朗上口,在读的基础之上才能把握文意,因此,学习文言文一定要读好,读通顺。文言文的朗读要求:一要把朗读的速度放慢,二要停顿得当,三要读出不同句式的语气,如,《学弈》中的“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正确停顿是“思/援弓缴/而射之”;“为是其智弗若与?”要读出反问的语气:“日:非然也”应该读出肯定的语气。在读好、读通课文的基础之上,对照课文中的注释和平时掌握的语言表达特点相结合来理解,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大概意思。同时发扬自主合作精神,和其他同学团结协作,从而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用“留、删、补、换、调”法,翻译文言文。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所谓直译, 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评,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 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运用“留、删、补、换、调”法,理解文言文,可将这两种翻译方法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如”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胤”是人名,指晋朝人车胤。
“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市公之参桑樊啦者也”“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补”,就是增补. (1)支单音调为双音词,(2) 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势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威语句,受加括号,如“家贫不常得油。”译为“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香油(点灯,以便在灯下读书)”。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调汇替换古代调汇,如把“吾、余、子等换成我,把“尔、妆”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如“明月别枝惊鹊”,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明月惊鹊别枝”
四、自读自悟,汲取营养和智慧。
1.自读自悟,展开想象的方法,学习文言文。引导学生使用工具书。勤查工具书,尤其是学会使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读懂全文。学生在预习新课时,除了看课文的注释外,遇到疑难问题还应自己查工具书,这是一项重要的能力。此外,对于特别难理解的字、词、句或义项过多的词,?教师可以列举出来,让学生讨论,鉴别、分析、比较,这样学生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并积累了学习方法。
2.反复诵读,体会感情,明白事理。学习文言文,积累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在文言文教学中,要让学生读懂课文,理解文意,必须让学生反复诵读。俗话说:“熟读百遍,其意自见。”每教一篇文言文,我们都可以把教师泛读或听录音、学生仿读、背诵竞赛等多种诵读方式结合起来,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反复诵读中,积累语言材料,增强语感,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文言文博大精深,灿若繁星,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作为宝贵的精神食粮,其间不仅蕴含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性美,更沉积着一个伟大民族不灭的精魂。尤其是那些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的历代名篇,特别适合小学生诵读。把古典诗文的精髓,传授给每一位炎黄子孙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总之,文言文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重视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方法指导,采取多彩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学习古诗词,汲取民族文化的营养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