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从小班幼儿积木游戏中存在的现状,如争抢材料、搭建技巧的单一、建构游戏与其它游戏的无序转换、整理习惯的缺失等进行分析。并通过充足的材料投放及良好行为的培养、四合一,提高幼儿搭建经验、教师支持幼儿的游戏需要、科学的游戏场地设计等策略,来提升幼儿积木游戏的水平,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关键字:
积木游戏;搭建技能;常规培养;
正文:
小班幼儿由于从家庭走进幼儿园,从个人到集体,环境的转变促使幼儿在一些游戏当中缺乏与同伴交往能力,对物体及现象的探索技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因此在积木游戏中常会出现以下几种现状:
一、争抢积木的行为
小班幼儿以自我为中心,而常规还在逐步建立之中,因此对于班中可操作的任何材料,往往都会有争抢的现象出现。例如在积木游戏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三种情况:一是抢到积木,并守着这堆积木不搭;二是在材料区幼儿争抢同一块积木;三是不自行搬运材料,随手拿周边同伴的积木搭建。
二、搭建技巧的单一
小班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对于空间的认知发展还比较弱。因此幼儿在积木游戏的时候,会把各种积木随意的连接在一起,在地面上铺开,变成条状或块状;又或者把积木一个接一个叠加上去。幼儿的这些平铺和垒高的简单搭建技能,究其原因一个是对材料的不熟悉,没有对各形状的积木,在空间思维上有一个立体的认识;一个是幼儿之间缺乏交流,产生不了火花的碰撞,形成不了新的经验。
三、建构游戏与其它游戏的无序转换
幼儿在游戏的时候,会随着环境的转变、同伴的影响、游戏的演变等原因,会背离游戏最初的目的和要求,而沉浸在另一种自发的游戏情境中。如在积木游戏时,幼儿会在最初的搭建后,放弃搭建目的,而转变到角色游戏中:幼儿拿着一块积木当手机在打电话;在一堆杂乱的积木上跳舞;在建构场地走来走去;拿着积木和同伴在比划……看似游离在积木游戏之外,可又在游戏之中,而这却恰恰是由于小班幼儿注意力不集中这一年龄特点引起的。
四、整理习惯的缺失
培养幼儿良好的整理习惯,是顺利开展幼儿游戏活动的基础,也是教师放手游戏最初的一步。因此,对于小班幼儿来讲,整理习惯的培养是刻不容缓的一件事。而我们却经常会看到幼儿在积木游戏结束时,在整理的习惯上出现三种情况:一是直接走人不整理;二是整理拖沓;三是材料乱放;
《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里指出:“幼儿在游戏中可以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在积木游戏中,幼儿不仅感知和发现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并对不同的形状感兴趣。而且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对游戏中的任何发现能分享交流,并形成新的搭建经验。那么如何针对小班积木游戏当中存在的现状,采取有效的策略来提升小班幼儿游戏的水平呢?
一、充足的材料投放及良好行为的培养
幼儿之所以会有争抢材料的情况出现,一是材料的匮乏;二是幼儿年龄特点:以自我为中心。所以我们要在根本上去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首先我们要提供充足的材料,满足幼儿的积木游戏需要;其次用鼓励或表扬的方式,积极培养幼儿的常规意识;最后是创设轻松、自由的环境,激发幼儿互动,体会交往乐趣,懂得分享和谦让。
二、四合一,提高幼儿搭建经验
小班幼儿之所以缺乏积木游戏的搭建技巧,根本的原因是没有经验。怎样才能提高幼儿的搭建技巧呢?一是与材料互动,使幼儿对各种形状的积木有所认识,了解它们的特征;二是与同伴互动,从观察或模仿中积累搭建经验;三是提供实物图片,增长见识,为搭建积累素材;四是交流分享中的“问诊答疑”,提升幼儿搭建经验。
三、支持幼儿的游戏需要
我们一直常说要相信儿童是天生的游戏高手,所以要把幼儿游戏的权利还给他们,即幼儿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如在积木游戏时,幼儿在一堆混乱的积木上嬉闹,其实他们是在溜冰。所以当幼儿背离最初的游戏目标时,我们不妨静下来心来观察一下幼儿在干嘛,尝试着去理解幼儿行为背后真实意图,更不能凭主观意志去干预、干扰游戏的发展和进程,要放下对幼儿游戏的期待和顾虑,学会等待,因为,成长是相通的。
四、科学的游戏场地设计
游戏材料是幼儿游戏的物质基础,因为,幼儿可以借助材料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在积木游戏中,我们要科学设计游戏场地,以支持幼儿的游戏行为。一是材料区和搭建区距离要近,以保证幼儿有充足的搭建时间;二是材料要分类摆放,且做上标记,便于幼儿寻找及整理;三是低矮且开放式的陈列架,方便幼儿取放。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放手游戏 发现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