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游戏中教师的指导策略浅析

发表时间:2020/9/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月8期   作者:李英姿
[导读] 区域游戏是孩子喜欢的游戏活动形式,有着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有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满足幼儿发展的不同需要
        摘要 区域游戏是孩子喜欢的游戏活动形式,有着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有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满足幼儿发展的不同需要。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幼儿游戏进行观察分析,这样才能真正全面了解幼儿游戏的兴趣和需要,才能有针对性的对孩子进行区域游戏指导,而对游戏的指导关键是在于一个“隐”字,即适宜介入、适当指导、适时点拨、适度回应。
        关键词 区域游戏 观察幼儿 指导策略   
        区域游戏。它有着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满足幼儿发展的不同需要,孩子在轻松和谐的游戏氛围中主动活泼的学习知识和获得技能。《纲要》中指出:“?教师在游戏中要发挥观察者、组织者和协助者的作用,正确处理教师在游戏中的地位,注意角色身份的转换。”陈鹤琴教育思想中也指出:“要以幼儿为主体,将游戏的主动权交给幼儿”以这些为理论思想指导,对教师在区域游戏中的有效指导策略做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有目的的观察幼儿是有效指导幼儿游戏的前提
        游戏指导,观察先行。区域游戏时教师通常鱼贯其中,这种观察是随机的,它所获得的幼儿游戏信息并不完整、清晰。我们应该有目的有计划的去关注幼儿的每一个寻常时刻,才能真正全面了解幼儿游戏的兴趣和需要,才能制定适合幼儿需要的,有针对性的区域游戏指导计划,以帮助幼儿获得发展提升。
        1、教师要学会等待,观察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的互动行为找出兴趣点,
        在把原始的游戏材料投放到活动区时,孩子自由摆弄材料的表现应是最完整最真实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观察孩子们说什么,做什么,动作表情,兴趣如何,更要详尽了解幼儿是如何玩的。如:投放形状各异的石头到益智区时,孩子们由开始独自把玩垒高到相互之间想像拼摆一些事物,又由孩子间的对话激发同伴共同思考 :“你这个不太像房子,要是给它画窗户和门就像了。”孩子的游戏行为一次次改变,不断产生新的游戏玩法。教师就可以根据收集到的幼儿游戏信息去给予幼儿支持,推进游戏的进程。
        2、教师学会解读,分析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的面临的困难。
        当游戏材料投放到区域活动中去后,更需要老师做个有心的旁观者,通过观察可以了解到幼儿对游戏材料的兴趣和能力水平层次,在游戏中遇到的困难是否能解决,是怎样解决的,这都是教师观察的内容。如:角色区在开展“桂乡餐厅”的游戏时,两个孩子为今天谁当烧烤师傅而争执,他们的争吵引得同伴围观,影响游戏的进程。此时需要教师对观察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再确定指导方式与时机,要及时有效又不打扰孩子。所以,孩子们在游戏中出现的困难,必定是孩子学习解决问题的新契机,或下次游戏挑战新难度的切入点。
二、适时有效的指导是幼儿自主游戏顺利进行的保证。
        在区域游戏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协助者,通过观察分析幼儿的游戏行为,根据游戏的需要去调整玩法或者游戏材料,鼓励幼儿积极与材料、同伴互动,促进自主学习行为的发生,真正实现区域活动的教育作用。可见教师的介入指导在区域游戏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是幼儿自主游戏顺利进行的保障。在开展区域游戏过程中,逐步梳理了介入指导的方法和策略。
        1、直接指导
        教师以自身为媒介通过询问、描述、建议、指令等平行介入到幼儿游戏进行指导,以推进幼儿游戏。如:在建构区投放原材料石头时,孩子利用石头进行垒高,垒高的过程中有一个孩子始终找不到石头的平衡点,游戏停滞不前孩子准备放弃。老师发现后及时给予孩子建议:“你选块小石头放进空隙里再看看稳不稳?”,孩子尝试几次老师建议的方法,成功的找到平衡点,把石头垒出新的高度。所以在孩子游戏时,老师的指导是在孩子解决不了并需要帮助时给予的,推动着游戏顺利开展增进幼儿持续游戏的兴趣。


        但是如果教师的作用太突出,必会适得其反,孩子的游戏会索然无味,完全失去兴趣。如:自然材料开发的石头排序玩具投放到益智区里,孩子都被石面的画面所吸引,自主展开讨论,这时教师介入交代游戏的玩法,随后就带着孩子尝试游戏。并且以用指令性的口吻进行指导。孩子们的游戏鸦雀无声进行着,少了热烈的讨论,多了几个袖手旁观的孩子,他们对老师手把手的教玩感到压力,对幼儿来说此时已失去游戏的意义。所以教师的指导一定是适时适量,而且是以幼儿能够接受的方法进行的。
        2、间接指导
        区域游戏活动时,教师指导可以藏而不露的身份加入游戏,或者在幼儿的附近和幼儿玩相同或不同材料的游戏,以自己的行动以及游戏的语言或游戏的材料,提示幼儿引导其模仿教师的游戏方法,为幼儿提供游戏经验。
        (1)角色身份介入:在区域活动中,当教师观察到幼儿的活动需要教师参与指导时,就以活动合作者的身份或被幼儿邀请,或自主扮演角色进入活动情境,通过角色与角色之间的互动,就游戏情节的发展,提出相关问题,激发幼儿思考产生自主学习行为,推动游戏的深入发展,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如:所有的孩子们都已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区域正在进行游戏,角色区里的“桂香餐厅”的“生意”很冷清,只有三个工作人员无所事事。此时正好看到表演区的几个孩子已经装扮表演完,教师创设生日宴会的情景,说:“今天我过生日,你们能参加我的生日宴会吗?”这几个孩子很快答应,跟随老师一起来到餐厅,就这样一顿丰盛的生日大餐如火如荼的在餐厅进行着。这个例子教师以一个过生日的顾客身份介入餐厅,给孩子创设一个生日宴会的游戏情景,使幼儿自然融入游戏,让角色区和表演区的孩子产生互动。教师的介入指导使游戏得以生动有趣的开展下去。
        (2)非语言方法介入:在游戏中教师可以通过模仿幼儿的游戏来对幼儿隐性示范,也可以借助自己的表情、动作、眼神、手势等“悄无声息”的来支持和帮助幼儿游戏。如:在美工区,老师将打好洞的各种果壳、贝壳、莲子等游戏材料投放到区角,供孩子制作手工。孩子清一色的都在用绳子穿项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拿来卡片底板,说“李老师要过生日了,我想用贝壳给他做张生日卡”于是,自己开始利用材料制作卡片。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思维更加开阔,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在为老师送生日礼物的情景下创作作品。有了老师的引导幼儿的创作更加独特多样,幼儿在体验操作中获得满足和成功感。
        在区域游戏中,除了以老师自身为媒介去引导孩子游戏外,还可以利用区域中开发的游戏材料和环境与孩子互动。如:石头排排乐投放在益智区,教师设计了排序标识,在整个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不用直接的语言、动作等介入幼儿活动,通过材料与幼儿进行“无声的对话”,发挥“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指导功能。在读图的过程中幼儿提高了理解能力,提升思维能力。
        三、及时反思调整策略,使教师的指导能力得到提升
        幼儿的区域游戏需要教师的指导,而对游戏的指导关键是在于一个“隐”字,即适宜介入、适当指导、适时点拨、适度回应。这都需要教师有计划的对幼儿游戏的过程进行观察,并对观察到的信息进行反思分析,最后应该确定自己调整的策略。这个过程需要老师做好记录,在不断的积累中提升自身的能力。而我们反思的重点应该放在,对区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较为客观的原因分析,依据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的表现来判断自己的指导行为是否适宜、有效,而且能通过区域游戏的价值分析幼儿行为表现制定有效指导策略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综上所述,在区域活动的指导中,教师只有全面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进行适合时机的指导,同时教师提高自身的游戏指导能力,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真正意义上的快乐游戏主动学习。
        
        参考文献:
        1.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