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浅人生 唯爱同行

发表时间:2020/9/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月8期   作者:刘书娟
[导读] 参加工作以来,为各种事情奔波。教书育人,教研课改,家里家外,人情世故,都需要亲力亲为
        参加工作以来,为各种事情奔波。教书育人,教研课改,家里家外,人情世故,都需要亲力亲为。加上女儿出生,年幼无知,终日不离左右。久而久之,读书之事一再搁浅。跟同事聊天,谈的不再是余华、余秋雨、王小波、加尔塞、罗曼·罗兰等大家,而是网购促销;跟老同学叙旧,不再是《读者》、《青年文摘》、《特别关注》、《南方周末》等权威的报刊杂志,而是养儿育女经。途径报刊亭,不再留恋驻足,即使囊中羞涩还是会厚着脸皮把书看完,而是脚步匆匆,一闪而过。记得上学时,老师的教导:好读书,读好书。而现在的我变成了忘读书,怕读书。拿着一本书不知所以,根本静不下心来仔细拜读。手机、网络变成了生活必需品,过分地依赖着高科技带来的方便快捷,存在手机里的朋友渐渐成了熟悉的陌生人,书柜里、图书馆、甚至手机里的电子书都已经尘封起来,层层的灰尘包裹着繁杂琐事静静地躺在无人的角落,随着平淡而乏味的岁月一起慢慢老去,消失殆尽。
        曾几何时,这样的画面一直重复出现着。在午后,阳光透过玻璃窗,灿烂地盛开着七色花,临倚窗前,倒上一杯香茗,手捧一本好书,细细品读。有沉醉,有共鸣,有喜乐,有悲苦。在别人的故事里感受人间冷暖,体会世间百态。就像听音乐,我们感动的不是歌词和旋律,也不是歌手的唱功,而是歌声背后的故事,属于你可以对号入座的沧海桑田。一直都觉得当一名作家,或者说一个会写文章的人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可以肆意倾诉自己的情感,可以引导别人懂得真善美丑,可以用汩汩流淌的文字感动不同国界、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人们。想起一句老话——读书使人明智,一个懂得读书的人即便没有能力走遍世界,也可以在书籍的海洋里自由翱翔。一个读完万卷书的人即便孤独终身,也不会是一个寂寞的人,因为他与无数作家笔下千千万万的经典形象一起成长,他的精神世界可以无比丰盈饱满。
        女儿七岁半了,从呱呱坠地到牙牙学语,从懵懂无知到对事对物颇有见地,看着她的变化我感到无比欣喜。但是,如何教育甚至说培养她的各种习惯是一个任重道远的难题。所教学生基本已满14岁,迈入青年行列。从生理到心理特征的变化,思想上的起伏,情绪的控制,对于我这个班主任来说显得十分吃力。因为他们不再是顺从教师权威的乖娃娃,而是有理想、有主见、并且自我意识特别强烈的一群少年。于是,我只能从书本中寻找答案,寻找方法。在浩瀚无垠的书海中,各种教育书籍琳琅满目,目不暇接。我淘到了很多宝贝——《普通教育学》、《爱的教育》、《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等教育基础知识论述著作,《窗边的小豆豆》、《我爸爸》、《我妈妈》、《爷爷一定有办法》,《小熊故事》、《时代广场的蟋蟀》、《海底两万里》等宜趣益智的儿童文学作品。当一个人从嘈杂的环境中抽身出来,静静地徜徉在书海之中,那种感觉就像繁花似锦的夏夜,在璀璨星河的陪伴下,迎着接天莲叶轻舞,枕着清风朝露雪酣睡。泛舟湖中,自由自在。尘世之外,洒脱坦荡了然于胸。


        在这些书之中,我读懂了两个字:爱心。在他们的故事里,我学会了一个词:责任。英国查尔斯王子曾经说过一句话:“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你不得不去做的事,那就是责任。”责任不是一个甜美的字眼,而是具有岩石般的冷峻。一个人真正成为社会一分子的时候,责任做为一份厚重的礼物不知不觉地落到了你的肩上。她是一个你时时不得不付出一切去呵护的孩子,而它给予你的往往是灵魂和肉体的痛苦,这样的十字架我们为什么要背负呢?因为它带给你的是人类的珍宝——人格的伟大。作为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曾经的我心浮气躁,刚刚踏上工作岗位,一心想着教出好学生,考出好成绩,一味地想让他们屈服我的权威,却忽略了他们都是一个个具有鲜活印记的独立自由的个体。就像当代著名的教育学家李镇西老师说过的话”缺乏爱心的教育是不完整的”,仅仅只有责任而没有爱心的教育是失败的。感谢这些书籍,让我明白了这个道理。
        《爷爷一定有办法》中的约瑟是幸福的,因为他有一位慈祥的爷爷。他用高超的缝制技艺将一块普通的布料变成了无数件神奇的充满魔法的东西。岁月无情,爱心却属于无法到达的明天。当孩子和学生们面临一个接一个问题时,要用乐观的态度积极应对,帮助他们化解难题,做他们坚强的后盾,教会他们迎难而上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信心。
        “每个父母不管身处何境,都渴望得到孩子们的尊重,因为他们赋予了孩子们生命。”这是我读《我爸爸》、《我妈妈》得到的最大感悟。英国作家安东尼?布朗用夸张的笔触,简单的文字赞扬了赋予我们每个人生命的爸爸、妈妈。父母在儿时孩子的眼中是宽厚、伟岸的化身,是保护神、护身符,长大之后,这种亲密关系随着时间的流逝却渐行渐远。回家的承诺变成了无尽的等待,阻隔两代人的不是万水千山,而是沟通的缺乏。重读这两本书,儿时的记忆渐渐清晰,就让这种无怨无悔的亲情延续下去吧。
        《爱和自由》是孙瑞雪老师众多教育著作当中的一本流传甚广的好书。“尊严和独立”:生命的尊严和个体的独立才是蒙特梭利思想真正的核心。蒙氏主张这种尊严和独立是天授的,是自然赋予人类的,而不是孩子的父母。这跟《床边的小豆豆》所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一样的。在中国大多数孩子童年的世界里,尊重和自由已经被家长还有学校的各种教规扼杀了。没有谁会像小林校长一样可以静静听第一次见面的小豆豆讲上2个小时的话,没有谁会像小林校长一样无底限地包容巴学园里学生的一切在外人眼里奇怪、冒失的想法和做法。小豆豆是幸运的,希望我的孩子和学生们也可以跟她一样回忆里充满了爱意和感激。
        漫漫人生路,几多斗转,但爱和自由永恒存在。心静自明,就能聆听到花开的声音。叶落无声,但能变成点亮夜空的一颗颗明星。就像一本本好书,可以用无声的文字启迪人生,用智慧点亮人生。孩子们,好好读书吧,爱会在不远处等你。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