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森人格渐成理论对儿童教育的启示

发表时间:2020/9/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月8期   作者:刘祎
[导读] 精神分析学派代表埃里克森将人的一生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冲突与发展任务
一、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代表埃里克森将人的一生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冲突与发展任务。
        第一阶段,婴儿期(0-1.5岁):信任与怀疑的冲突,培养“希望”品质。
        第二阶段,儿童早期(1.5-3岁):自主与羞耻的冲突,培养“坚持”品质。
        第三阶段,游戏期/学龄初期(3-6岁):主动与内疚的冲突,培养“目的”品质。
        第四阶段,学龄期(6-12岁):勤奋与自备的冲突,培养“能力”品质。
        第五阶段,青春期(12-18岁):角色统一与混乱的冲突,培养“忠诚”品质。
        第六阶段,成人早期(18-25岁):亲密与孤独的冲突,培养“爱”的品质。
        第七阶段,成人中期(25-50岁):生产感与无用感的冲突,培养“满足”品质。
        第八阶段,成人后期(50岁直至死亡):繁殖与停滞的冲突,培养“关心”品质。
二、人格发展理论对儿童教育的启示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小学教育面对的儿童主要处于学龄初期(低年级学生)与学龄期(中高年级学生)。正因为小学教育横跨两个人格发展阶段,历时较长,对于儿童人格健全的培养才更具意义。
        处于学龄初期的儿童,正在经历人生第一个发展自主意识,培养社会适应能力的阶段。而学校又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地方。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3-6岁的处于学龄初期的孩子,正在构建对于环境的自信,适当的鼓励有助于孩子建立自我信任,有利于孩子未来的探索能力与人格发展。而6-12岁的孩子,正在面对自卑与勤奋感的冲突,帮助孩子建立适当的自我信心同样非常重要。这就说明,作为小学教育者的我们,除了要教会孩子小学阶段所必须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建立自我信心,从而帮助孩子提高自我探索能力,为未来的学习以及人格发展打好必要的基础。
        小学阶段是儿童建立对于环境,对于自己的信心最重要的阶段,能否顺利建立信心观念,将对孩子的未来人格是否能够健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能够顺利建立自我信心的孩子,在未来的成长中往往能够表现出更强的社会交往,社会适应能力,更强的自我探索能力与挫折克服能力。而在学龄阶段未能得到适当的鼓励,未能建立有效的自我信心的孩子往往表现得怯懦,遇事缺乏自主观念,过分依赖,自我否定,悲观,自我学习探索能力低,患焦虑症的风险增大。而学龄初期与学龄期未能得到合适的教育引导,造成人为经验剥夺,容易形成学习障碍。【1】
        在我的实际教学生涯中就遇上过两个例子。在我任教的班里,曾经有一个男孩子,成绩不太理想,性格也比较内向。平时在学习中很少向老师主动请教问题,和其他同学的关系也并不是很融洽。家庭作业经常完不成,家长也无力辅导,我便只能每天单独抽出时间为他辅导家庭作业。在期末考试以前,我向他表示,最近学校工作很忙,没时间再带他继续完成功课,但他这段时间学习有了非常明显的进步,老师相信他能够独立完成自己的家庭作业,让他尝试自己去完成。第二天孩子拿来的家庭作业虽然依旧漏洞百出,但是看到孩子期待的眼神,我仍旧肯定了他学习上的进步,并告诉他没有老师的带领他自己依旧也能做得非常好。从那以后,孩子明显活泼了很多,成绩也开始稳步提升,学习动力与学习效率明显提高。从这个孩子的变化上不难看出,简单的鼓励便能够建立一个孩子对于自己的信心,从而让孩子产生独立自主的观念与自我肯定的意识,最终使孩子产生能够反映在行为上的习惯变化。
        还有一件事,也让我非常印象深刻。在一堂数学课上,我教授孩子们用几何图形拼凑图案,课堂很安静,每个孩子都在认真完成课堂任务,忽然一个孩子冲上讲台,兴奋地拉着我要去看他拼好的图案。我严厉地批评了他扰乱课堂纪律的行为,也并没有跟他去看他所完成的课堂作业。孩子有些失望,回到座位,一节课都无精打采。而在后来的课堂教学中我发现,这个孩子的课堂积极性明显减退,在参与课堂的时候表现出了明显的犹豫,好像还在斟酌自己这么做是不是影响课堂纪律,会不会遭到老师的批评。事后我也进行了反思,如果我在批评他扰乱课堂纪律后,适当鼓励他学习动力与他的课堂积极性,或许孩子的自信心就不会遭到打击,也不会表现出对于课堂参与的明显畏缩。
        小学阶段的儿童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能够开始进行心理运算,即开始在脑海中进行逻辑思维活动。例如,如果一个儿童看见亚当比扎拉高,后来又看到扎拉比坦尼克高,这个儿童就会推理说:亚当比坦尼克高。【2】而这种逻辑运算能够让他们认识到行为与环境的关系,这也正是适当鼓励的意义所在。教师的鼓励能够让孩子产生类比意识,在某件事上受到表扬,孩子便能够利用逻辑思维将这种成就感推广到其余类似的事情上,从而建立荣誉感与自我肯定,提高自信心,促进类似正确的行为活动反复产生。当这些行为出现到一定的频率并形成孩子的习惯,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与自我探索社会适应能力就会得到提升,这些都为孩子未来适应社会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心理疾病的认识与治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5月第一版,林家兴。
        【2】《心理学与生活》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年1月第一版,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