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学生良好自主学习能力最好的培育时间在小学阶段,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要做好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育工作,引导学生要独立自主的去面对语文知识,创造出一种轻松活跃的语文学习氛围,以便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的自主性能够更有效的激发,在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还能够对教师的教学质量有一定程度上的提高。本文基于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初探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能力初探
引言
当前,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广大教育工作者正积极寻找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期落实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要求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这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不断提高其语文素养。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意义分析
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增强学生全面知识的发展以及掌握是教学的主要目标。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人的一生都在学习,但是教师不可能时时刻刻都陪伴在学生旁边,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时需要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假如学习过程中教师一直过度的帮助学生,这便会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让学生一直都没有进行自主性的学习。教师在对小学语文教学方案进行规划时,应该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方案进行科学的规划,以便在教学进程中让学生对语文知识能够有自己的理解,而不再是单听老师的讲解去理解语文知识,更好的去造就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应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自学热情
从以往的课堂教学来看,若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强烈的热情,那么其自主学习热情也会更高一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将激发学生自学热情当作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让小组与小组对比书写的工整程度、段落总结是否到位、字词默写情况等,让学生在小组对比及组内成员对比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不再会产生厌烦心理,甚至还能调动学习热情。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自学热情,就要重视在竞争的过程中鼓励与引导学生,让学生始终保持自信,并能从中意识到自身的不足,进而改正,如此才能促进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众所周知,在信息化时代,学生很难静心学习,因此教师不可完全反对学生观看视频、综艺节目等,教师可以正确引导其观看。同时,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有意识地给学生讲解一些有积极意义的故事,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时,布置预习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并且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跟问题相关的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抓重点词语、句子,让学生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其次要让学生学会抓作者的思路,了解作者通过课文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精心设计几个问题,帮助学生抓住文章的中心,带着问题去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适当地为学生创设教学情景,根据课文描述的画面,利用先进的多媒体制作教学课件,为学生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作者所描绘的画面和流露出的感情。教师一定要注意,在进行教学时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带领学生学习过一遍后,学生学会预习方法,再对学生进行下一步的阅读能力培养。教师抓住课题进行审题指导,在阅读训练中,教师可以反复训练学生辨析课题、抓重点,让学生通过训练既掌握了文章的思路和中心,又学习了新的基本读书方法,最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师还要注意关于课后的问题才是重点,同时也是解决“教路”和“学路”的关键所在,钻研课后问题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钥匙”,所以教师要重点教学生认真钻研课后问题。
四、根据学生的兴趣,自由组合,形成协作小组,选择学习主题
探究性学习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所以当一大堆问题提出来后,为了提高探究活动的效率,采取分工合作的形式来展开学习。这样既能保证绝大多数的问题都可以研究到,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为了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分组时,我没有指定小组成员,而是让学生凭自己的兴趣,自由组合成协作小组开展“专题”的探究活动。协作小组内分工学习,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予以一定的指导,交流小组学习成果在小组的合作和努力下,学生通过探究过程获得了很多知识和信息,而因为采取的是分工合作的学习方式,协作学习小组对自己小组的主题问题了解得很多,其他的问题便一无所知了。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全班交流学习成果。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共享的特性,随时将学生交流的信息通过屏幕展示在全体学生的面前,这样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感受,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的效率。课程的整合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方式和渠道。学生到社会中搜集民间故事,到街头去搜集广告牌的错别字,到图书馆去查阅资料,到网上去说自己想说的话,探讨自己喜欢的问题,这些都可以成为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新途径。
五、突破原知——感受文本魅力
小学语文课本的内容经过层层筛选,语文篇章都十分优秀。文本涉及古今中外的作家,有白话文与文言文,但课本所选内容都是优秀的,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好奇心强,教师可以多讲一些寓言故事,让学生能够展开想象力,通过分角色朗读来理解课本中的经典人物形象。比如教师可以在讲解《刻舟求剑》一课时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可以让一些学生扮演大海的波浪,让一个学生扮演船夫,再让一个学生扮演乘客。课本里船夫只是告诉了乘客一句:你做了记号,可是剑却顺着海漂走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出更多的劝告:你这样在船上做记号,剑是捡不回来的,还是赶紧跳到海里,把剑及时捞回来吧。学生在表演过程中要注意不笑场,把这个课本中的情节演绎到位,再由教师做最终总结。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引下,语文教师不仅要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素养,更要培养学生具有语文思维能力、人生价值的思考能力,进而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现实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也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思维能力也随之进一步提升。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能够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依据学生的认知心理与接收知识的水平,能够客观、有技巧地提升他们的思辨能力,更好地增强他们的认知水平,促进他们掌握全面的知识,从而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晓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130-131.
[2]张全堂.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154-155.
[3]史雪兰.丰富语文教学形式,锻炼学生想象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31.
[4]孙礼文.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C].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第十期“教育问题时习会”论文集.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2019:201-205.
[5]吴玉海.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名师在线,2019(35):50-51.
姓名:陈炳依
出生年月日:19930814
性别:女
民族:汉
籍贯(省市):四川省
学历:本科
单位:巴州区第四小学
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