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9/7   来源:《继续教育》2020年3期   作者:黄燕
[导读] 针对小学教育而言,不仅要做到知识、技能的传授,还要做到心理上的关注与疏导
        摘要:针对小学教育而言,不仅要做到知识、技能的传授,还要做到心理上的关注与疏导,在小学阶段,其心理健康教育对孩子未来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而在这个教育过程中如果能够有学校和家庭的参与,并充分发挥其教育主体的作用,将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有助于小学生以一个健康阳光的身体和精神面貌成长。本文就以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为例,分析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策略,希望对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心理健康;家校合作;探究
引言:近几年,校园各类的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并且每年都有愈演愈烈的发展势头。一些“恶性”校园暴力事件已经引起了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和关注,从个体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导致这些校园暴力事件发生和出现的主要原因,不难发现诸如校园欺凌、霸凌等事件都归结于学生的心理问题,而学生的心理问题来源与家庭教育的缺失或不当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在出现心理问题的苗头后,并没有及时地得到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正确心理疏导。所以在研究小学心理健康问题时,需要充分了解其家庭教育背景,在进行心理辅导时要做好家校结合。
一、家长要转变教育理念,注重家校结合
从孩子出生到孩子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家长的各种行为和表达语言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自己孩子的心理的发展,有些家长能够做到“言传身教”,但绝大多数家长并不能很好的做一个积极、正向的“榜样”,家庭教育并不是简单的供孩子吃喝、供孩子上学,更多的还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每位的家长都非常希望自己孩子能够成才,能够成为一个对于社会有用的人,这就需要每一位家长能够全面深入地认识和充分了解自己的家庭氛围和孩子的身心情况,并做到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进行良好的交流和沟通。
所以家长在与孩子进行交流时,要暂时放下自己“成年人”的面子,以一个和孩子对等的身份去交流,去沟通,并且要尽可能的给孩子在生活中有更多表达自我的机会。如果一个家长在生活中发现一个孩子的内在心理或身体在行为上可能出现了一些自己生活中无法得到解决的一些问题时,要做到积极疏导,而不是简单粗暴的管理孩子,孩子的内心其实是非常脆弱的,对孩子采取的处理措施最不应该的就是对孩子打骂或者惩罚孩子。这种的处理方式不仅不能及时解决孩子的问题,还可能会给这个孩子自身带来额外的心理伤害。同时家长也可以将自己生活中观察下的,或者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及时反馈给孩子的班主任,班主任可以和其他教师一同探讨,帮助孩子孩子解决自身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
二、学校定期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心理教育理念
对于学生整体心理健康的发展来说,家庭教育起着首要的作用。但是很多的家长由于不了解或不清楚如何正确教育自己的孩子,而对自己的孩子采取了很多传统和极端的家庭教育管理方式,导致很多孩子在来到学校或步入社会后出现心理问题,不利于孩子未来的身心发展。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孩子接触外界事物、知识的途径非常多,过去这种传统的家庭教育心理疏导方式已经不能适用当下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情况了。因此学校应该针对这一问题,积极地组织教师与家长共同深入探讨家庭心理教育、定期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帮助家长意识到家校联合对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影响和重要性,并给我们的家长详细介绍更为科学有效的家庭心理教育和疏导的措施,指导和帮助家长正确地教育自己的孩子。
此外,教师还要注重于家长的沟通、交流,针对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疏导和帮助,保证孩子整体心理的健康均衡发展。

建议学校和家长进一步转变对教育的认知,尊重关爱孩子,减轻对孩子生活和学习的压力,同时建议学校和社会各界进一步加大对师资建设的投入,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教育心理辅导体系[2]。
三、学校心理辅导带动家庭心理辅导教育
家校合作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质上没有主次之分的,但结合实际情况不难发现,家长在教育工作上、特别是心理教育工作上投入的精力和时间是远远没有学校投入的多,并且绝大多数家长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同时也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学习心理健康相关的书籍,这个时候就需要学校教育带动家庭教育,家校合作要做到学校引领家庭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再者随着当前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推进,学校既需要对于学生自身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也要求学校具有对指导学生家长、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责任和义务。而且从某种的角度上来讲,家庭教育也是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和延伸,对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影响,甚至直接地关系到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因而对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设和开展不能只是依赖于对学校内部、单一的心理健康的教育,还要充分发挥对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引领和带动作用,家校通力合作,才能真正的有效的促进了学生自身心理素质的提升,助力学生全面生理、心理健康成长。在新的时代下,对于学生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不应该是学校教育单方面的支撑,而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主,家庭教育活动为辅的教育形式,在这样的模式下,同时也突出了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和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和主体地位。借助学校家庭教育为学校的教育健康活动的建设和开展提供必要的推动力和支持,充分发挥学校家庭教育的重要辅助和带动作用,使得学校家庭心理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发挥到最大化[3]。
四、多种心理辅导方式,注重体魄与精神的双重发展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在于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体魄与积极、正向的心理素质,因而家校合作的心理教育要以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等多方面能力,其中健康教育要与心理健康教育充分结合,“体育是最好的心理教育”,所以心理健康不仅仅是在课堂中,还可以带大家进行科学、合理的团体活动,定期对出现心理问题的同学组织团建活动,让孩子们在体育活动中收获团结、有爱、健康的体魄、正向的精神。所以在实际教学、实践中需要教师充分关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具体开展环境、氛围与其对象。
学生的心理教育体系中需要包括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身为学校教师要努力推进“家校联合”营造良好环境,从而促进和保证了中小学生在整体心理健康发展教育中建立的家校关系和合作教育策略的有序地建立和实行。同时,家长还认为学校应努力营造与中小学生良好交流与沟通的环境和氛围,从而促进和保证中小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发展。家校的合作教育是关系中涉及到了家长、学校、学生三方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模式,为了保证该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模式的长期健康发展和教育的持续有效,家长和学校教育部门应针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问题构建一种心理学科学与教育之间联动开展活动的机制[4]。
总结:综上所述,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而通过上文中的分析,造成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直接影响因素之一就是学生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或错误引导。此外,因为我国现阶段的中小学生家庭心理教育相对落后,没有在国际上形成一个较为健全、完善的心理教育体系。所以,在我国的中小学心理健康的教育中融入家校合作心理教育的方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和引导中小学生家庭心理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肖玉辉.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分析[J].文存阅刊.2018,(6).112,114.
[2] 赵兴芝.浅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模式[J].新课程导学.2017,(15).112,114.
[3] 苏琪.试分析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措施[J].新课程(中旬).2019,(4).112,114.
[4] 刘琦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分析[J].科学咨询.2018,(10).112,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