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发表时间:2020/9/7   来源:《继续教育》2020年3期   作者:蒋沙沙
[导读] 美术教学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启迪学生心灵,开启美育大门,激发创新思维的关键作用。
        摘要:
美术教学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启迪学生心灵,开启美育大门,激发创新思维的关键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改革,情感教育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当代教育不仅仅是注重知识的教育,更要实现科学与艺术的结合,重视美育的作用。为落实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教师要深入体会情感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关键意义,积极利用一切教学资源,采用多种方法构建情感教育,打造现代高效的小学美术课堂。文章首先分析了小学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价值,提出了实施情感教育的几种策略方法。
关键词:小学美术;情感教育;美术课堂
引言:
情感教育是当代素质教育理念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新时代课堂不仅仅是传递知识的地方,更要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美术是小学生获得艺术陶冶最直观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是承载情感的一种载体。在传统的美术教学基础上,深化情感认知的教学目标,对以往的小学美术课堂进行改革与创新是当前我们需要完成的任务。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情感教育的渗透力度,确保学生在初步接触艺术时,理解美术作品所表达的意义,同时获得对于美的感悟与体会。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建立多元审美观
当今世界文化正以多元融合的趋势发展,美术教育也是如此。每个人对于美的感受与体会是不同的,正如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和个人创作的想法更是千奇百怪。作为美术教师首先要明白,艺术创作不能用对错衡量。特别是对于刚开始接受艺术教育的小学生来说,我们不能采取“一言堂”的模式为其规定条条框框。当然,也不能一味任由学生进行天马行空的发挥。因此,对其情感教育的渗透,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认知体系是我们的首要任务。让学生带着情感进行创作,更好的帮助他们理解许多具象事物中蕴含的抽象意义。利用多种美术情感素材,挖掘情感因素,帮助学生体会爱国主义、尊老爱幼、自强不息等美德情感,构建多元的审美观,价值观。
(二)以情感教育践行素质教育观
情感教育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通过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活动的参与度。情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培养他们对于美的感受和体会。同时将抽象思维与具象事物结合赏析,为学生营造了广阔的思维想象空间,激发学生的情感创造力。在美术教学中,教师通过适当的语言引导,丰富的课堂模式给予学生多重感官的享受。在活动实施时,无形之中提高了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继而培养了学生的交往观念,促进亲密伙伴关系的形成。这正是素质教育给我们提出的新要求,通过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健康情感观念的形成。
二、加强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换位思考,拉近距离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向互动过程。首先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多样的课堂活动强化师生交流。对于经典美术作品的赏析,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描述、表达。对学生的表述尽可能采取鼓励的态度,不要轻易对其评价“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要适应这一阶段学生的逻辑思维与表达方式,以换位思考的方式拉近师生距离,这是我们进行情感渗透的关键所在。小学阶段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阶段,课业负担相对轻松。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以交流谈心的方式掌握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这便于我们更好的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授课。了解他们的喜好,引导他们进行表达,对其日常生活的了解可以帮助教师激发孩子内心的创造力。学生对于自己作品的理解,对展示画作的想法都可能来源于生活的细节。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正是如此。
(二)挖掘素材,启迪心灵
为使学生更加直观的受到情感教育,教师要善于收集多种美术教材。随着信息时代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海量的教学素材触手可得。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挑选适合的教学素材进行展示,或自制视频动画进行播放,更加形象直观的让学生感受到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价值。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体会不同时代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还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素材收集,利用先进的互联网预先学习。比如在学习剪纸艺术的课堂,教师鼓励学生自主收集剪纸作品,并了解其背后的故事,由学生讲述剪纸形象所蕴含的精神特质。以直观体验帮助学生了解艺术创作背后的艰辛,更让他们学习到任何事物的背后都离不开汗水与坚持。通过对素材的深度挖掘,深入剖析其内在的情感价值,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达到以美育人,完善学生人格的情感教育目标。
(三)情景交融,激发创造
传统美术教学以板书讲演为主,形式上单一枯燥,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受限,这严重影响了其情感思维的发展,更不利于情感教育的实施。而情景交融的方法,活跃了课堂的氛围,通过多种感官的参与,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创造出有利的情感教育环境。所谓寓教于乐,就是要将教学内容与生活情景进行充分结合,学生在学习时,处于一个熟悉的环境,有利于学生更快的融入参与。在这种环境中,教师更容易激发学生对美术的情感创造。当然具体活动的实施需要教师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征与兴趣爱好选择适宜的素材,结合美术课堂的教学目标,对一节课的教学实施有初步安排。其次,情境的设置要贴近实际生活与学生需求,有利于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进一步激发其体验感。最后在课堂实施过程中,要通过适当的语言引导,将情感教育融入教学情境,注意倾听与观察学生的行为,引导他们体会美术的魅力,进而使其受到情感上的熏陶。
(四)自主创作,升华情感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更有利于情感教育的实施。而手工制作活动正是美术课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一件美术作品,不仅可以体验到自主创作的快乐与艰辛,同时还会获得成功或者失败的情感体验,这些情感体验对于学生的成长都是必要的。在自主创作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其想象力与创造力,不受任何约束与限制,这是培养学生良好体验的根本前提。完成之后,学生拥有了自己的一项美术作品,这个事件本身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特殊的体验,其中所蕴含的情感价值对每一个孩子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并且可以安排小组之间的互动交流,帮助学生听取同伴的建议,以相互评价的方式收获更多的体验。这一方式克服了学生自己动手的困难,培养他们对于美术创作的积极性,并且通过创作过程中的交流,提高了学生情感表达的能力。
结束语:
情感教育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小学美术中的情感教育,有助于帮助学生构建多元审美观、价值观,有利于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观念。教师要懂得换位思考,拉近与学生的心灵距离;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深度挖掘教学素材,启迪学生对美的感悟;创造情景交融的教学方式,寓教于乐,开拓的学生情感思维;最重要的是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作,在创造过程中体会艰辛,交流收获,得到情感上的升华,完成以美育人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唐拾学.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探析[J]. 中外交流, 2018(21): 271.
[2]杨智恒.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 中外交流, 2017(45): 114.
[3][陈小娟.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 美术教育研究, 2017(8): 176.
[4]傅强. 浅议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J]. 学周刊, 2015(19): 200.
[5]卢立远.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分析研究[J]. 美术教育研究, 2015(16): 141.
[6]顾晓红.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渗透[J]. 美术教育研究, 2019(04): 154-155.
[7]杜莹. 小学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方法[J]. 中国新通信, 2020, 22(06): 176.
[8]杜惠怡.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渗透[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9(08): 1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