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0/9/7   来源:《继续教育》2020年3期   作者:张翀
[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教育事业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地改革。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教育事业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地改革。而传统的教学是以学生考试成绩为重心,已经逐渐被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所替代,现在更注重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尤其是在高中的数学课堂。这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发散思维灵活运用,让学生在以后的数学学习道路上顺利前行。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核心素养

        高中数学知识较为复杂且题型比较灵活多变,学生如果只是死板的依据数学定理和公式来解答数学问题,不利于学生后续的学习发展。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有助于学生灵活地掌握所学知识,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锻炼学生们的思维能力。老师要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应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更注重数学实践运用,老师在教学中要结合课堂实际状况对培养方法进行适当改变,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本文介绍了在高中数学课堂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方法探究。
        1 核心素养的含义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不仅要有学习知识的能力,还要拥有熟练掌握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其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上无论是在学校内还是走上工作岗位,可以一直适应其本身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求,也是终身学习的必备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利于提高我国教育事业在世界的竞争力,也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培养高中生在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则需要老师要在课堂上给学生留出自主思考和相互讨论问题的空间,老师课堂教学中,只给学生讲解一个典型问题的解题方法和其得分点,以及涉及的数学知识点,然后让学生逐渐脱离老师的手把手教学,形成从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到学生主动思考和反思问题的过程。并且老师要鼓励学生为学生讲解题目,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方法
        2.1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任何学科的知识前都是对其充满了兴趣的,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教学方法的不适应导致学生对一些学科产生厌倦,尤其是数学。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由于学生年龄特点和高中课堂的特殊性,课堂气氛往往比较平淡,老师不太注重课堂气氛的培育,认为高中生有自觉性,这种错误的认知存在大部分的高中数学课堂上。老师只是念书式的给学生讲解数学公式、定理和问题,这样的教学方法无法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很容易造成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反感,造成老师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同时低下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首先老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寻找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式,通过和学生的互动提问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老师要了解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特点,以此为突破口安排教学内容,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例如:老师在讲解几何这一章的知识时,如果只靠老师在黑板上画图形和让学生想象的话,知识就变得很抽象,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这时老师可以改变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教学,把几何图形和相关的公式通过多媒体以视频和图片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更好的构建关于几何的知识框架,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老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自主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2.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虽然在教学任务中,一直强调的都是以学生为主体,但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却是教学中的主体,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育。要想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需要老师放弃传统教学模式,把学生当做真正的学习主体,要明白教师只负责引导学生,而不能代替学生去思考学习。

老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善于设问题,并给学生留出思考时间,让学生去思考。例如在课堂上老师对学生讲解函数中的幂函数这一章节内容时,幂函数虽然是基本函数类型之一,但是题型变化多,灵活性要求较高,但是有一般的解题规律,明白其定义域和值域还有奇偶性解决幂函数的问题的基础。剩下的题型都是围绕该知识点进行变化的。所以老师再讲完幂函数的公式和定理候,可以给学生先传授幂函数在考试中常常出现的题型,然后抛出一些简单的变化题型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并留出思考时间,这样既能让学生加深对公式定理的记忆和理解,也能锻炼到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这对学生将来在社会打拼也有好处。特别注意的是老师要明白这一章节内容的重难点在什么地方,学生容易困扰的地方是哪里,有针对性地讲解,方便学生消化知识。
        2.3 锻炼学生总结知识点的能力
        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如果课下不及时巩固和练习的话,很容易忘记。尽管高中生课程多,空闲时间少,但还是要培养学生课下总结课上学习知识的习惯。课下总结不仅是对课堂知识点的一个二次记忆,学生在总结回顾课堂上老师讲的数学知识时,可以发现自己在课上忽略的知识点或者是一些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对于熟练掌握的知识学生可以略过,而着重去总结那些自己无法完全理解或者是有难度的知识点,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自身数学知识体系的构筑。
        传统课堂上,老师对于某一个问题的解答和讨论取决于大部分学生共同的问题,因为课堂时间有限老师不可能对一个学生的问题专门讲解和讨论,这就会造成一些学生和大部分学生之间产生问题的差异化,由于本身知识理解不透彻在日常练习时也会出现问题,而学生在课下总结时能及时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或者不懂的地方,并去询问老师及时解决,避免拖延耽误数学学习。例如,在老师讲完函数这一章的内容后,让学生去总结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的知识点和规律,并且思考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这样学生在总结过程中,不仅把之前遗忘的、记忆不熟练的知识点又重新复习了一遍,而且还会发现函数之间一些细节变化问题,对学生在解题时更有帮助,加深了学生对函数的认识,有利于学生对函数深层次理解,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概括能力还有表达能力,帮助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
        2.4 适当增加关于数学历史的知识传授
        现代数学课堂上,老师提起某些公式定理的名字,学生可能倒背如流,但是如果提问学生这些定理公式的发明者是谁,可能学生都不知道。在数学课堂上适当增加一些关于数学历史的教学,有助于缓解学生疲惫的精神并且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和文科历史结合起来有利于调动课堂气氛,从侧面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但这些对于数学老师来讲增加了上课难度,需要老师课下多阅读相关书籍,合理安排在教学环节中。
        3 结语
        培养高中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需要老师真正理解学生核心素养对高中数学课堂的重要性。在数学课堂上创新教学方法,抛弃落后于时代的传统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反思和思考问题的能力、课后总结知识点的能力。老师在教学时要以学生将来的人生发展为目的,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时同时锻炼到其他能力,让学生以后的发展道路上更加顺利。
       
        参考文献:
        [1]林婷.灵动捕捉教研论文的写作素材[J].中学数学杂志,2017(11):14-15.
        [2]殷伟康.灵魂捕捉,不断积累,细心甄选,汲取灵感——探讨获取教研论文写作素材的有效途径[J].中学数学(高中),2018(7):65-68.
        [3]任念兵,罗建宇.谈谈中学数学教研论文的写作[J].中学数学杂志,2016(1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