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数学解题技巧的训练是拓展学生思路,增强学生举一反三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除了掌握基础的数学概念,习题的训练外,还要增强对解题技巧的掌握。目前,初中数学教师对解题技巧的训练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培养解题技巧的方法进行了探索,对今后的数学解题技巧教学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初中数学;解题技巧;探索分析
前言
初中数学的教学有两大重点,一是对数学基础概念的讲解,二是对解题技巧的教授。数学概念是重中之重,这是学生对于数学最直观也是最基本的理解,但是在实际考试的时候,出题人所处的习题经常会对知识做一定的加工变形或是组装,解题时往往需要应用到一些特别的解题技巧。灵活多变的解题技巧有利于学生见识到数学的魅力,开发学生的举一反三能力,同时可以促进学生对基础概念更深刻的理解,对拓宽学生思路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初中数学解题技巧教学现状
目前各初中教师对于解题思路都非常重视,但是对于解题技巧的教授方式存在一些不足。目前各初中解题技巧教授存在两方面问题。
一方面,我国现代数学的教育起步较晚,对于数学的解题思路教学仍缺乏相关经验,特别是初中数学的解题技巧,在创新性和多样性上存在一些不足,对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开发不到位。虽然学生习题的训练量很大,但是很多学生对一类题掌握了一种思路就不再去深入思考挖掘,导致学生之后的刷题只是在做重复的计算工作,根本没有起到做题所应起的作用。
另一方面,我国部分教师仍存在应试教育观念,大部分数学教师通过学生的考试分数来评判学生的学习成果。分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无法体现学生的解题思维是否灵活,很多学生对一类型的题目只掌握了一种解题方法,无法做到将知识灵活应用,不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
二.初中数学常见解题技巧
(1)取特殊值带入
对于某些数学选择题,直接选出正确答案会有困难,这个时候学生可以把四个选项分别代入道题目中,看是否满足题目要求。比如说题干给出了方程,要求选择未知数的值,如果学生一时解不出来或者考试时间比较紧张,就可以把选项带入方程,成立的选项就是答案。
(2)排除错误选项
在考试的时候学生很难一眼判定选项中某个选项的对错,这个时候学生可以先检查剩下的三个选项,通过找出三个错误选项排除来得到正确答案。
(3)巧用数形结合
数学中利用图形来解题的方法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解题手段,尤其是在几何、函数部分,学生在这些部分遇到没有思路的习题时可以先做出函数图像,通过图像的变化来解题。
(4)选取特殊情况
当题目中没有特别要求时,学生可以用特殊情况作来解题。比如说在三角形一章中,习题中可能会列出某个三角形的一些性质,要求学生求出某条边长或者某个角度,如果题目中没有特别强调,说明对所有类型的三角形该性质都是适用的。学生可以设立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作为例子,利用特殊三角形的性质来解题。
二、初中解题技巧培养
(1)重视基础,加强训练
古人有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高超的解题技巧一方面需要对基础概念充分理解,这样才能在解题时做到灵活使用。另外一方面就需要大量的练习,教师一定要对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熟练程度多加重视,特别是对常用公式、常见二次结论的熟练程度,要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当中更熟练的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在考试的时候才能胸有成竹,顺利解答。
以华东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二十四章“解直角三角形”为例,在这一章教师要保证学生充分sin、cos、tan等函数的几何意义,除此以外对于一些常用的特殊三减函数值也要熟练记忆,比如45°、30°、60°等特殊角度对应的三角函数值。
(2)互相交流,拓宽思路
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往往可以想到很多教师想不到的新方法。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完参考答案的思路后,应当积极邀请有不一样思路的学生来分享自己的解题方法,让学生上讲台来成为老师,这样可以让学生学习到众多新方法,同时有利于塑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增强学生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3)同种题目,不同做法
教师给学生布置习题时可以给学生提出专门的要求,以华东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二十六章“二次函数”为例,二次函数部分的习题主要解题方法有两种:数形结合法和函数公式法。教师布置一定量的习题,要求学生使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解题,加深学生的解题思路。同时让学生在解题时思考,什么类型的习题更适合用数形结合法?什么时候用函数公式法更方便?要求学生做完习题进行总结,之后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结束语
数学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习题的训练,解题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运算能力、举一反三能力的重要途径,正确的解题技巧有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对解题技巧的讲解,鼓励学生应用不同解题方法进行解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在考试时的解题效率得到提高,同时促进学生对于数学基础概念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曾祥敏. 初中数学教学中解题技巧的归纳与总结[J]. 才智, 2008(06): 130.
[2] 肖怀荣. 浅谈初中数学的解题技巧训练[J]. 娄底师专学报, 1996(04): 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