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方式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0/9/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月第9期   作者:唐慧斌
[导读]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实践证明,数学知识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越贴近,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就会越透彻、掌握越牢固
        摘要: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实践证明,数学知识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越贴近,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就会越透彻、掌握越牢固。因此,教学时,教师要深挖教学内容,并善于捕捉生活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素材,将之引入课堂,使教学真正体现生活化。实践证明,数学教学生活化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直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强调的是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和运算方法的掌握,以至于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渐行渐远,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使得课堂教学日益僵化。数学课程的学习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一、教学观念陈旧落后及其解决对策
        在目前小学数学教材当中,包涵着多种生活化教学元素,例如“人民币元、角、分的换算”“购物中的千克和克”等等,这些都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小学数学教师完全可以借助这些生活化教学元素拉近小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情感距离,让学生们意识到数学知识并不遥远,甚至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而激发出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内心当中意识到学好数学知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但是,很多教师由于教学观念比较陈旧落后,引用生活化教学元素的程度不够,甚至脱离开生活化教学,单纯的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认为只有这样才不会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殊不知,这种生硬刻板的教学方式并不适用于小学生,不但无法激发出小学生的求知欲望及学习热情,甚至导致小学生对数学课堂产生厌倦之感。这反而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更影响了素质教育改革的实施效果。针对这一问题,希望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尽快更新教学理念,用教材中的生活化教学元素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并且并将丰富多彩、鲜活生动的生活事例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当中,营造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找一找教室里都有哪些几何图形?再回想一下自己家中都有哪些几何图形?这些图形都有什么特征和用途?这样做看似占用了一些课堂时间,而且并没有直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但是,它的隐性作用却是无可替代的,比如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归纳知识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等等,这些能力与素质都是小学生形成数学核心素养的必备要素,更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成效的必经之路。
        二、教学方法单一机械及其解决对策
        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机械,导致小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在课堂上,听课质量更是不够理想。针对这一问题,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引进一些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例如体验式教学、角色扮演、情境教学、互动教学等等,并且将生活化元素融入到各个教学环节当,给数学课堂注入更多的新鲜元素,让学生获得更加多元化的感官体验,从而促进听课注意力和学习兴趣的提升。比如在学习“位置——左右、前后、上下)”这一知识点时,对学生的空间感、方位感与抽象思维具有较高的要求。

此时,为了降低教学难度,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观察一下教室前后、上下、左右等位置,建立起一定的空间感。然后,再让学生回家之后,观察一下自己的卧室或者客厅的位置,增加学习过程中的生活体验感,同时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另外,角色扮演即是一个极具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又带有一定游戏成份,还可以有效增强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多组织一些角色扮演活动,促进教学质量的快速提升。比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将全班学生划分成几个小组,每一个小组自行设计一个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情节。例如几名学生扮演消费者,分别在文具店内购买了练习本、彩色铅笔、橡皮、格尺等学习用品。结款时,再由几名扮演收银员的同学负责给他们找零。通过这种带有生活元素的教学方式,既让学生们掌握了数学知识,又增长了生活实践经验,使学生的核心素养获得整体提升。
        三、问题中缺少生活元素及其解决对策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老师时常要向学生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本身具有较强的趣味性、生动性与探究性,则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但是,在以往的小学数学过程中,不论是课堂问题,还是课后习题,都缺少足够的生活化元素。导致这些问题既激发不起学生的解答欲望,又无法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学习成效始终无法得到巩固与提升。因此,在生活化教学理念下,教师多向学生提出一些含有生活现象、生活常识的数学问题,帮助学生实现学以致用。例如在学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人的脚底长度与其身高比例通常是1:7,警察在破案时,能否根据犯罪者脚印的长度,推算出犯罪者的身高呢?”教师还可以告诉学生,人的拳头与其心脏的大小、人的身高和他双臂平伸之后的总长度基本相等。之后再让大家思考一下,二者之间的比例关系是什么呢?面对这些的问题,学生很快就理解了比例的意义及其性质,促进教学成效的整体提升。
        对于小学数学而言,很多知识就隐藏在日常生活当中,日常生活当中的很多细节也是最好的教学资源。对此,教师自身要建立起生活化教学意识,时常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常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的同时,对生活产生更多的感悟,形成较强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曾立新.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4):56.
        [2]余漪.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4):125.
        [3]侯春玲.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36):137.
        [4]谢应平.农村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与探讨[J].华夏教师,2018(35):55-56.
        [5]王秀清.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实践研究[J].华夏教师,2018(35):58-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