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豪巴尔扎克说过这样一句话:当一切的结局都已准备就绪,一切情节都已经加工,这是再进一步,唯有细节组成作品的价值。那么,什么是细节呢?细节,就是有典型意义的细微末节,可以是人物的音容笑貌、举止言行,也可是景物的一花一叶,光影声香……它是构成完整艺术形象的细胞。对细节进行恰如其分地描写,能使文章的情节有声有色、扣人心弦,使人物形象饱满、跃然纸上,让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
关键词: 习作 细节
如果把一个细节比作一片树叶,你只看到树叶的颜色和形状是不够的,要看到树叶的筋脉;看到树叶上的筋脉也不够,还要看到筋脉究竟是怎样曲折延伸的。一旦你学会了细节描写,笔下的文字,才会变得灵动,才会有新意。那么,怎样来培养和指导学生进行细节描写呢?本人以为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欣赏细节,感受文章魅力
俗话说,文章一枝花,细节来当家。文章美在思想,美在构思,美在语言,美在细节。一篇文章读完了,人物、情节等可能都忘了,但有些细节却一直铭记在心里,也正因为这个细节而永远记住了那部作品。这样的细节只要仔细品味,自有一番味道,自有其魅力所在。我常常利用碎片时间,把课内外的文章分享给学生们。有描写人物举止的如《两茎灯草》:严监生奄奄一息之际,伸出两指,使劲指着燃着两茎灯草的油灯,让学生们感受到了他的吝啬;有描写动作的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悟空三打、唐僧三拦、白骨精三变,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有刻画人物内心的如《穷人》:桑娜矛盾的内心世界,让学生感受到了她善良纯洁的人性之美……通过一段时间的欣赏和积累,学生们学会了寻找文章中那些精彩的细节描写了,冯骥才笔下可爱的《珍珠鸟》让学生们爱不释手,朱自清笔下的《春》学生们倒背如流,老舍的《养花》让学生们耳目一新……
二、捕捉细节,积累习作素材
为什么一谈起写作文大多数学生便会抓耳挠腮?原因在于学生缺少一双发现生活的眼睛。生活是习作的源头活水,除了依托文本,还应该经常指导学生去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观察生活中不起眼的细枝末节,而学生们往往忽略了这些细微的小事。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老师就要从身边的小事着眼,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力和敏锐的感受力。
例如,校园的蝴蝶花开了,可以带着学生一道去观察它的花色、形状、气味;一位学生被老师批评了,可以观察他的神态、动作;雨后蜗牛出来活动了,我们可以一起去看看它是怎么爬出来的等等。
除了让学生有目的的定向观察外,还要要善于培养学生随机观察的习惯。让学生们把目光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凡遇到新鲜的、特别的事情,就用简短的语句及时地记在笔记上,当学生一旦养成了随机观察的习惯,如同撒下了一张又大又宽的网,就能捕获更多更广的习作素材,写作的时候就不会有无米之炊的窘况了
三、学写细节,彰显习作特色
所谓细节描写,就是要抓住人和物某些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细节描写包括人物外貌描写,动作神态描写,心理活动描写,环境气氛描写等。如何指导学生“实战”?当然要交给学生习作的方法:比如运用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进行描写;精心锤炼词语;巧用修辞手法等。
第一类,对人物细节描写,它包括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进行细腻而具体的描写。
中高年级课文中有不少细节描写。著名作家梁晓声的《慈母情深》一文中就有许多细致入微的描写:“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等等。”这样的描述,使情景历历在目,体现了母亲工作的辛苦,赚钱的艰难以及母子情深,引起读者共鸣。
平时写人的作文练得不少,但是写得成功的却不多。比如描写“外貌”:他长得高高的、胖胖的,头大大的、圆圆的,脸上长着肉嘟嘟的嘴巴,笑起来而可爱。 这样的描写方法显然没有没有抓住人物外貌的典型特征,没有写出与众不同的地方,也没有通过外貌描写刻画出人物独特的气质,纯粹是为了写外貌而写外貌。
又比如写生气:爸爸看到试卷上的分数,很生气,不但不给我签名,还把我骂了一通,警告我不准再考这么点分数。爸爸生气的时候神色上会有什么变化?会有些什么动作?会怎么警告我?没有这些描写作为支撑,情节也就失去了表达主题的作用。
对人物进行细节描写,就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人物某方面的特征。
第二类是环境描写,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特定的场景等。
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开头这样写道:“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气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
文中渔家小屋“温暖而舒适”这几个字,不仅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场景,更是环境描写中最耐人寻味的。初看“温暖而舒适”是因为桑娜一家勤劳善良,深入理解人物之后,更体会到人情的温暖和灵魂的高贵。成功的环境描写,既渲染了气氛,又烘托了情节,还映照了人物的内心。
四、推敲细节,提升习作能力
好玉需要雕琢,好文章需要修改,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捕捉伙伴们习作中的薄弱点,互相唤醒沉睡的习作潜能,擦亮修改习作的火花。想让学生提升习作能力,领悟细节描写的方法,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就是选取学生习作中的典型例段进行修改。
(修改前)奶奶在沙发上睡着了,我终于可以看电视了。我偷偷地走出房间,来到奶奶跟前,刚一伸手去拿遥控器,奶奶突然张开了眼睛,说:“你这个小坏蛋,还不去午睡,我告诉你妈妈去。”我连忙跑进房间,只好乖乖地睡觉了。
(修改后)奶奶在沙发上睡着了,我终于可以看电视了。我屏住呼吸,蹑手蹑脚地走出房间,尽管我走得很小心,但地板像是跟我作对似的,嘎吱嘎吱地响,短短一段路硬是走成了两万五千里长征,终于把身子挪到了奶奶跟前,我轻轻地舒了一口气,刚一伸手去拿遥控器,奶奶突然张开了眼睛,说:“你这个小坏蛋,还不去午睡,我告诉你妈妈去。”我吐了吐舌头,连忙跑进房间,只好乖乖地睡觉了。
修改习作,实际上也是同学之间的一种“分享”,使每个学生都具有了“读者”和“作者”的双重的身份,学生之间又多了一个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借鉴别人的长处;别人的不足之处也要引为戒鉴。
古今中外,许多作家的传世之作,无不经过多次的修改。这些修改的过程,还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我国唐代诗人贾岛,相传他初到京师时,在驴背上得到两句好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后来,他又想把“敲”字改成“推”字,正琢磨不定时,撞上迎面而来的韩愈的马车。韩愈问明情况后,就帮他斟酌起字句来,说:“敲字好!”这就是“推敲”的由来。王安石在写“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诗时,关于“绿”字,曾换过“到”、“吹”等二十多个字,最后才觉得“绿”字最恰当。给学生讲讲这些故事,兴味盎然之余,说不定学生乐意效仿呢,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绍兴街头,咸亨酒店,鲁迅潜心观察短衣帮与长衫客,才“画出沉默的国民的灵魂”。家事衰微,车站送别,朱自清用心感受,融入真情,才绘出了“心中永远的背影”!古往今来,伟大的作家,总是终生用心捕捉那些使灵魂颤栗的人和事,熔铸成千古流传的篇章。只有拥有细节这一把金钥匙,才能使文章散发出熠熠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