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渗透路径

发表时间:2020/9/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月第9期   作者:徐哲
[导读]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的教育
        【摘要】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的教育,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国家、对民族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的历史使命,更好的传承中华文明。因此,高中历史教师要认真梳理教材中的家国情怀内容,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的教育。本文重点阐述了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渗透路径。
        【关键词】高中历史 家国情怀 渗透路径
        在经济全球化的现代社会,我国的文化正在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这种现状已经对新时期的青少年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在此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要充分发挥历史学科对家国情怀的教育优势,将历史教学与家国情怀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从多角度、多维度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家国情怀教育,增强学生的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深挖历史人物,培养家国情怀
        古语有云: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人是历史的行为主体,一些历史人物作为历史事件的策划者和经历者,深刻的影响了社会的历史进程,也为我们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文明财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历史人物为线索,深挖历史人物本身所展现的家国情怀,让学生们在感受先贤伟大的人格魅力的同时,也加强了自己的家国情怀教育。
        例如,在高中历史关于《百日维新》以及《戊戌政变》的学习中,教师要在学生学习掌握戊戌变法历史知识的基础上,着重的为学生介绍谭嗣同这一历史人物。作为戊戌六君子之首的谭嗣同本身家庭背景就比较优越,他的父亲是清朝的湖北巡抚兼署湖广总督,本来谭嗣同可以在父亲的庇荫之下生活的非常逍遥自在,轻松惬意。但是当他看到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蚕食,以及甲午战败后封建统治的腐朽与无能,他放弃了安逸的生活,与其他维新人士一起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谭嗣同倡导平民教育和自由主义思想,主张结束对于中下层人民的压迫和束缚。在维新变法失败之后,谭嗣同本来有机会在友人的帮助下出逃到日本,但是他主动的拒绝并表示:“各国变法都是要流血的,如今中国变法还没有听说过流血的,这是中国之所以不昌盛的原因,那么就由我第一个流血牺牲来改变这种情况吧!”被捕之后,谭嗣同也拒绝了多方的营救,决意献身变法,用自己的牺牲来成全家国复兴的神圣事业。一直到如今,“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句话仍然起伏在我们的心间。通过对谭嗣同这一历史人物的进一步学习和了解,让学生们深刻的感受到了,谭嗣同对于国家的深沉热爱,在致敬谭嗣同伟大人格魅力的同时,学生自身也受到了其家国情怀的熏陶。


        二、还原历史事件,培养家国情怀
        历史都是由一个个历史事件连接而成的,一些历史事件中蕴含着许多先辈的智慧和情感。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通过对于一些历史事件的学习,还原当时的历史情境,让学生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历史事件的重大意义和崇高的精神理念,从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例如,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学生对于近代中华民族的屈辱史有一定的了解。同学们在抗美援朝的学习中,了解到了很多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历史事件。教师就可以结合其中的一些历史事件,为学生还原当时的历史场景,让学生们真切的感受到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及伟大贡献。比如,为人们所熟知的上甘岭战役,虽然人们对于这一战役有所了解,但是历经半个世纪的时光流逝,人们早已无法体会当时战争的艰难与惨烈。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关于《上甘岭》的影视片段,为学生们再现当时的历史场景,让学生们感受战争的艰难与残酷。面对着密集的火力压制以及恶劣的战斗环境,志愿军没有恐惧、没有抱怨,他们用自己的身体为祖国、为家人筑起了一道血肉防线。通过这一历史事件的再现,学生们感恩志愿军做出的伟大奉献,培养了自己的家国情怀。
        三、学习历史文化,培养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文化中始终流传着家国情怀的文化理念。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学习历史文化中的家国情怀,让学生在文化的洗礼中,思想得到教育和升华,自觉的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例如,在历史教材中我们曾学到有“天下第二行书”之称的颜真卿《祭侄文稿》,很多人只是知道这是一幅堪称无价的书法文物,但是不知道其中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祭侄文稿》背后的历史故事,安史之乱的动荡时期,颜真卿的侄子颜季明与父亲颜杲卿在河北常山保家卫国,阻抗敌军。公园756年,安禄山围困常山劝降无果之后,残忍的杀害了颜杲卿和颜季明父子二人。颜真卿在安史之乱之后派人寻找二人的尸骨,在找到二人残缺的尸骨之后,颜真卿在悲痛交加之下写下了这篇《祭侄文稿》用来追忆侄子的在天英灵。通过这一历史文化的学习,学生对于颜氏家族的家国情怀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于自己的家国情怀也有了清楚的认知。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高中历史教师必须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和家国意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向兰. 高中历史课堂“家国情怀”素养培育研究[D].扬州大学,2019.
        [2]于薇薇.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与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