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本解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0/9/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月第9期   作者:段雪娥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深入和发展,初中英语文本解读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重视,英语阅读教学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深入和发展,初中英语文本解读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重视,英语阅读教学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在实际文本解读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如果教师忽视文本解读的创造性和有效性,在教学中缺少对文本的拓展,会让学生产生理解困难,英语思维得不到提升,无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基于此,本文尝试剖析初中英语文本解决实践教学,对如何进行文本解读,如何提高阅读教学效果进行了深入探究。
关键词:文本解读;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教学研究
前言:
        阅读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对于本文解决只是疏于形式,无法从本质上激发学生阅读思维,培养学生阅读情感价值,对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产生了一定阻碍。因此,文本解读是否深刻,是否有创新性,是否有可读性都是初中语文教师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以外研社英语八年级下册 Module 5 Cartoons Unit2 Cartoon heroes为例,对文本解读教学进行了探究。
一、利用知识对比,碰撞思维火花
        选文第一段有两个卡通人物Nemo和Shrek,学生一眼就能看出这两个卡通人物Nemo可爱,Shrek丑陋,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文本信息告诉我们,尼莫是一条可爱的橙白相间的鱼;史莱克是一只难看的绿色怪兽,他们都赢得了全世界青少年的喜爱,他们的人物形象随处可见,经常出现在办公桌、书包、计算机屏幕上。
        基于文本信息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比两个卡通人物外貌,并向学生提问“Do you like Nemo or Shrek?”,此时女学生多数会说“I like Nemo.”,而男学生多数会说“I like Shrek.”。然后教师再向学生提问“Why is that?”。此时,学生会说出自己的理由,但教师会发现大多数学生都是从外貌进行讲述的。随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说明Nemo长得可爱,看上去很聪明,Shrek虽然外貌丑陋,但他很勇敢,并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一个人的外貌重要吗?这样学生可以开展小组讨论,从外貌的重要性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学生积极发言中,可以产生思维碰撞,即可以产生思维认同,也会产生思维交叉。教师要时刻观察学生讨论情景,从无痕的向学生渗透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这样开展文本解读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引发学生讨论和思考,发散学生思维,还可以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发挥文本解读教学效果,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1]。
二、融入知识背景,产生情感共鸣
        选文第二段卡通人物是学生可以脱口而出的美猴王。学生看到美猴王,第一时间便会想到孙悟空,还会想到大闹天宫,本文信息告诉我们,美猴王是《大闹天宫》故事的主人公,他带领猴群对抗玉皇大帝,勇敢、聪明、幽默,父母和孩子们看到美猴王把天宫弄得乱七八糟时会一起开怀大笑,总是期待观看更多美猴王的动画片。


        基于文本信息内容,教师可以将大闹天宫动画片与文本内容向融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美猴王大闹天宫,还要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这样从故事背景知识入手,才能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才能知道文本中父母大笑和孩子大笑是截然不同的。比如,教师结合本文和动画片内容,可以向学生提问“What do you think of monkey king?”,学生会根据文本内容回答“He is brave,clever and humorous”。然后再向学生提问“Why did Monkey King Havoc in Heaven?”有些学生回答不出。此时,教师告诉学生是因为王母娘娘没有请他参加蟠桃会,他就生气砸了蟠桃会,玉皇大帝要抓他问罪,才有了后来的大闹天宫。这样学生不仅会知道问题的原因,还会知道父母大笑是美猴王太冲动把好事情弄的一团糟,孩子大笑只是因故事情节好看而笑。
三、探究知识细节,发散思维空间
        选文第三段文本信息介绍的是卡通人物是丁丁,从1929年被创造至今已有80多年,他红头发,带着一只小白狗,在报社工作并有很多激动人心的经历,丁丁这个卡通人物是1980年出现在中国的,现在仍有很多人在收集当年丁丁卡通人物的黑白画册。
        基于文本信息内容,教师可以抓住1929年和1980s这两个时间点,让学生探究为什么会相隔51年才传入我国,这样可以增加学生探究文本知识细节的热情,从而寻找资料或根据已知信息进行想象,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空间。比如,教师向学生提问“When was Tintin invented?”,学生根据文本能够回答“It was invented in 1929.”。然后教师再向学生提问“When did Tintin appear in China?”学生会流利的回答“Tintin appeared in china in the 1980s.”这样从文本提示的时间点细节上,引导学生对这段时间我国社会背景,以及动画片的发展进行思考和想象,从而得知1929年我们处于战争时期,改革开后以后动画片事业才逐渐兴趣,直到今天我国动漫行业发展仍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从而激发学生振兴我国动漫行业的使命感。同时,也能够从时间细节上,读文本中的时间信息更为敏感,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文本内容[2]。
总结:
        总之,初中英语教学中,文本解读教学已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重点,需要教师给予足够重视,并深挖教材文本信息,从知识对比、知识背景、知识细节中发现教学元素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文本学习过程中,可以碰撞思维火花、产生情感共鸣和发散思维空间,这样才能发挥文本解读功效,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郝婧.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的融入与技巧归纳[J].中国校外教育,2019(17):95+116.
[2]韦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的微技能[J].课程教育研究,2019(41):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