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英语在工作生活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职高教育中英语的教学也显得越来越重要,而在实际的教学中会发现,职高阶段的英语教学效果并没有达到很好的预期。部分职高的英语教学,对于英语的教学方式没有创新、课堂枯燥乏味,这些都导致职高的英语教学效果差、教学水平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弱等现象。对此,需要对现有的职高英语教学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制定英语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此提高职高英语教学的效果、提高英语教学的水平,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
关键词:英语教学;职高英语;教学策略
引言:
英语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应用的都越来越广泛。而在职高的一些学校会发现,基于职高的学校性质,学校和学生更注重的是职业技能的学习,例如,焊接能力、编程能力、机械设计能力等。其他专业的学生,对于英语的关注是微乎其微;再加之,老师的传统教育方式,课堂枯燥乏味,导致职高英语的教学出现诸多问题。这就引发我们对于职高英语的教学,进行分析思考。
1.职高英语教学的现状
1.1职高学生对于英语的重视程度低
职高阶段的学生,会以学习一门实实在在的技术为目的。对于其他非重点的专业,则不太重视。学生更注重的技能的培养和学习,除了是英语专业的学生,其他专业的学生对于英语的态度就和对待马克思行政课的态度一样,可有可无。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较差,认为只要这门学科可以通过考试即可,不必花太多心思。学校和老师对于这门的考试要求也不高,这就更加帮助学生来忽视这门课程。基于学生英语基础差的现象,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主动性也受到了影响,更加不愿意去迎难而上。这些都对老师的英语教学产生了很多的负面影响。
1.2职高老师对于英语的教学方式传统单一
职高的老师对于英语的教学没有采取有效新颖的教学方式,导致教学的课堂枯燥乏味,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融入到课堂中去,把自己当做英语课堂的主人公,自主的进行学习交流。学生在经历了小学、初中的学校教育后,已经对于传统的教育方式感到疲乏,老师这种“填鸭式”教学已经越来越不适用。继续沿用原有的传统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老师的教学方式急需进行创新和改革,以适应不断提高的教学质量的需求。
2.职高英语教学的策略
2.1加强职高学生的英语基础教学
学生对于英语的基础比较薄弱,这会弱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针对这一点,职高老师可以对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设置较多的讲解和练习,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才会对后期的学习起到更大的辅助作用。让学生逐渐地意识到英语这门学科并不是非常难学,只要掌握基础知识,其他的都是灵活运用的问题。例如,在职高高一的英语课本中,附录1/2是开课之前就是需要再次温习复习的内容,在这个时间段内,让学生对于英语的音标、不规则动词进行再次学习,查漏补缺,纠正以往错误的发音和错误的用法,打好坚实的基础。
2.2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对于课堂死板的讲解和枯燥乏味的内容,存在厌倦感,这就需要通过采用一些方式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英语教学的课堂上老师不能一味的自己进行讲解,也要设置一些环节让学生也参与进来,让学生加入讨论,表达出自己对于英语知识的理解和认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不仅会防止学生在课堂上“开小差”,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经过实操加深对所学的知识印象。不仅如此,还可以播放纯正的英语BBC广播、全英文电影、全英文的歌曲,这些都是学生日常都可以接触到的英语的媒介。选取有趣的英文电影、朗朗上口的英语歌曲一定会提高学生的参与率,活跃课堂气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3采用小组的方式进行“听、说、读、写”
抛开传统的教学方式,需要开发一些新的有效的教学方式。将课堂的学生进行小组划分,老师设定一个主题,学生在组内围绕主题进行角色分配,之后再限定的时间内进行学生之间的语言交流,最后制定出一套情境演示过程,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勇敢的演示。例如,以职高高一英语课本的Unit6 为例,以“Travel”为主题,组内可以分为游客和导游,或者是讲述者和聆听者,设定一个情境,学生运用课本的单词和语法,通过“听、说、读、写”的不同方式进行交流,完成一个主题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学生对于英语的语法和发音有任何疑问都要及时向老师请教,以便纠正错误,巩固英语知识。
结束语:
总之,面对职业高中复杂多变的教育形势,我们职教人要不断开拓,探索一条有效适应新形势的新路子[1]。经过对职高英语教学方式的不断变革,将英语的教学效果进行优化,将学生英语的基础能力进行提升。使职高学生在进入社会后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面对不断国际化的职业环境都可以处事不惊,冷静对待。经过对职高英语教学的现状的分析,提出英语教学的方式策略,希望可以对职高英语教学有一定的帮助,对学生的英语水平有很好的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何许.浅析职高英语教学的现状和相应的教学策略[J]. 新课程研究(中旬刊), 2016(7):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