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教师在学生学习生涯当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这就需要教师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综合水平以及职业道德素养。在闲暇之余,笔者有幸阅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并从中学到了很有关于教育的认识和思想,推荐更多教师去阅读此书!
关键词:小学英语 教师视角 我的教育理想
前言:
英语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当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作为教师的我们,及时转变教学观念,不断的为学生创的教育教学方法,和寻找优质的教学资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指导学生学习,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也可以赢得学生赞赏,成为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成为学生的指明灯。下面分享一下笔者阅读《我的教育理想》后的心得。
一、成为满怀激情的教师
读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这本书,让我彻底的明白了,我心目中的教师是一个应该满怀理想、充满诗情画意,充满激情的教育服务者。同时,也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育工作者。要学会从心理愿意去引导学生,辅助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生涯中解决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作为一名在一线的小学英语教师,每天面对的是孩子们一张张童真的笑脸,同时也是一个个前途光明不可限量的个体,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当中要关爱每一位学生,对学生的成长过程要及时的做好引导,对学生投入全身心的爱,才能让学生幼稚的心灵得到完美的呵护。
面对着一张张天真烂漫的孩子笑脸,总有着一种很强的责任感,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快乐,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爱岗敬业、辛勤耕耘。社会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时代也在日新月异的变迁,我们要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的取代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法以及教育教学理念,是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努力去做,努力去改变的事实。学会释放负面情绪,用真爱去对待每一名学生,只有在爱的基础上,教师才会全身心的投入自己的力量,以及学会无怨无悔的付出,为学生的发展不断的辛勤耕耘。
二、努力成为合作型教师
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这本书当中有一句话写的特别好,“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也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就是这一句话让我醍醐灌顶,让我充分的明白在竞争的基础上合作,在合作的基础上竞争是目前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一个不善于合作的教师往往是孤立的,正因为这个社会是需要合作的社会,所以合作与竞争要实现双赢,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教师的个人魅力不断提升,让教师的综合水平以及专业技能不断提升,在一段时间里常常会被认为在竞争当中只有一个赢家,不可能实现双赢可以让竞争者与竞争对手进行合作,往往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困难,更多的只竞争,但是事实上只有实现了双赢,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竞争,才是有意义的竞争。真正一线教师是与时俱进的,不仅要学会与学生合作,还需要学会与其他教师和学校领导合作,竞争则体验在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经验等方面,这样才能赢得学生以及家长,领导以及其他教师的赞赏。
三、成为受学生尊敬的教师
英语课上需要学生进行不断的口语交流,但总会有害羞的学生张不开嘴,通常学到的英语就是“哑巴英语”。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去鼓励学生,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张开嘴去交流,以及让学生愿意参与到课堂学习。此时,需要教师运用个人魅力以及不断的提升上课的课堂质量,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上,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好感,从而赢得学生的尊重,让学生快乐的完成课堂学习任务[1]。
“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文中这句话,让我明白了要在口语教学过程当中做到真正的爱学生,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对待,学生要充满希望,不怕教学过程的困难阻碍,学会坚持就有收获。另外,对待学习不好,经常犯错误的学生,要耐心细心去做思想工作,要对学生进行耐心的沟通,直到让学生认识到应该如何去做,要做到宽容对待每一位学生,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尊敬教师,愿意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这样我们的学生也会越来越懂事,越来越爱学习。
转眼间,我已经踏上了教育的一片沃土,暮然回首看看这几年自己走过的路,每当看到我的学生对我投来崇拜的眼光,当听到学生一声声发自内心深处的问候时,我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骄傲自豪,每每在这个时候我都会在心中给教师这两个字搭上普通的砝码,让自己在教育的这片沃土上不断尽情耕耘。
总结: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贫一笑,都对学生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明确自己肩上的重任。所以在教育教学工作当中,需要我们严于律己,言行一致,不断的向优秀的人民教师进行学习,学会与他人相处,不断的学习,充实自我,努力为学生树立一个优秀的榜样,做学生心目当中最完美的教师,从而能够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优质的教育,帮助学生茁壮成长,让学生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能够飞得更远。
参考文献:
[1]朱伟中,陆瑞.教育理想对教育实践的革命性作用——读朱永新的《新教育之梦——我的教育理想》有感[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8(S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