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疫情期间,互联网+助力“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由于学生年龄偏小,学习自觉性不强、自控力较弱,线上教学效果令人堪忧。笔者结合自身的教研经历和课堂观察认为线上教学需要巧设悬念,营造课堂神秘感;投其所好,激发学生兴趣感;全面关注,刷新学生存在感;授人以渔,提升学生成就感。只有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不断优化和改进教学,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线上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互联网+ 线上教学 优化策略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各地开学延期,各大中小学通过多种途径开展 “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居家教学。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成为居家教学的最大助力。众多一线教师变成在线主播,利用互联网开始了线上教学。较之于线下教学而言,线上教学具有教学资源十分丰富、学习时空灵活自由、课程可反复回看等明显优点。但与此同时,线上教学也存在其自身的局限性,课堂控制主动权易位、师生实时互动较差、学生参与主动性不够,线上教学效果令人堪忧。笔者结合自身的教研经历和课堂观察,对初中道德与法治线上教学优化策略进行一定的探索,总结提炼出“四感控制法”,助力线上教学提质增效。
一、巧设悬念,营造课堂神秘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求知欲,好奇心——这是人的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不管再优秀的老师,长期保持一种教学风格或教学模式,总会有让人厌倦的一天,要持久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需要在课堂中巧妙地设置悬念,营造课堂教学的神秘感。
一位教师在执教七年级下册第四课《揭开情绪的面纱》第一节“青春的情绪”时,老师设计了绘制“情绪调色板”的活动,把色彩与情绪联系起来,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色彩表达内心的情绪感受,并在绘制调色板的过程中感受色彩对情绪产生的影响,以此感受情绪的多样性、多变性。课前老师通过钉钉群发布通知,要求同学们在课前准备一盒水彩笔和一张A4白纸,并没有说明用途。通知一出,钉钉群顿时热闹起来,很多学生发出疑问:“老师,上美术课吗?” “老师,这用来做什么啊?” “老师,你是不是发错了?”……老师只是简单地回答了一句“到时候你们就知道啦”。如此的安排,如此的回答,给课堂教学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吊足了学生的味口,学生对这节课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二、投其所好,激发学生兴趣感
莎士比亚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布卢姆认为“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许多老师总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或习惯开展教学,没有考虑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是否接受,是否喜欢?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点,根据学生的喜好来设计教学。与读枯燥的文字相比,学生更喜欢听悦耳的声音,看动漫的视频;与独立思考相比,学生更喜欢小组讨论;与他人演示相比,学生更喜欢亲自操作;与看一看、读一读、写一写相比,学生更喜欢演一演、辩一辩、画一画。只有投其所好,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位教师在对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进行小结时,设计了“诗歌创作活动”,要求根据宪法知识分小组创作诗歌,并配上快板音乐或敲打杯子的声音进行伴奏,每组推荐一个代表进行展示。
通过诗歌创作活动让枯燥的宪法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也让学生体验了一把小作家,充分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在轻快活泼、动听悦耳的快板音乐或敲打杯子的声音中饱含情感地朗读,让学生的心情顿时变得轻松愉悦,更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宪法的认同感,对国家的自豪感,对自己的幸福感。
三、全面关注,刷新学生存在感
每次上公开课时,学生总比平常坐得端正,听得认真,回答问题积极主动,学习效果十分显著,因为有一群教师在背后或旁边关注着自己。其实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够被关注,被需要,被重视。关注有时候就是最大的尊重。一个班级最受老师关注的学生:一是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二是调皮捣蛋的学生。最容易被忽视的人群就是学习成绩一般,大错小错不犯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在这个班级老师不重视,同学不关注,让他们找不到存在感、满足感,从而无法唤起他们坚持继续、奋发向前的动力,因此学习成绩提高缓慢。作为教师,每一个学生都是同等重要的,都需要老师的关注和关爱。
疫情期间,很多老师选择直播教学模式,因为直播教学可以回放,没有听懂的学生课后可以回看。直播教学学生看得见老师,老师看不见学生。由于时间有限,一节课只有少数学生被老师连麦,少数学生被老师关注,大多数学生被老师忽视,对于每个学生的关注度是不够的,慢慢地不受关注或关注较少的学生不认真听课,或者悄悄离开电脑去做其他事情。笔者通过实践认为视频教学模式更有助于增强对学生的关注度,老师可以清晰地看见每一个学生,是否在屏幕前?是否在认真听课?一举一动都在教师的眼里,一旦发现有学生开小差,也可以及时提醒。因为有老师的关注,学生才会找到存在感,才会更加专心致至的学习。
四、授人以渔,提升学生成就感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一个好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学生才能举一反三,遇到类似或不同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在每一次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让学生体会到获得感和成就感,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有的初三老师在进行第二轮热点复习时,让学生直接将相关的内容抄在书上自己阅读或背诵。还有的老师在评讲试卷或练习题时,直接将答案发给学生。学生知道了答案,却不知道答案的由来。学生的记忆是有限的,机械的记忆更是容易遗忘的,即使下次遇到同样的材料,同样的问题学生依然不会作答,对于这样的教学是毫无意义。
一位老师在评讲复学摸底测试客观题时,先通过PPT展示出解答客观题的方法“四审四排法”,即四审是审题干、审设问、审题肢、审题干与题肢的关系。四排是排错法、排异法、排重法、排倒法。学生根据老师的方法指导很快将错误的试题进行了修改,尝到甜头之后,学生主动要求老师再出几道题试一试,全班竟无一人做错。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在一次次的成功体验后,加深了对老师的崇敬和信任,也增强了对学习的信心。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线上教学更需要注重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教学形式的多样性,交流互动的积极性,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不断优化和改进教学,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线上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童明.例谈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激情教学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8.13.
[2]罗永浩.基于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