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发表时间:2020/9/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月第9期   作者:  倪明敏
[导读] 当前,小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知识内容的学习目标不明确,经过上机实际操作后,能够进行知识融会贯通的很少,
        摘要:当前,小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知识内容的学习目标不明确,经过上机实际操作后,能够进行知识融会贯通的很少,这些问题是在教学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教师授课方式太过于机械化,缺乏创新性教学思维,无法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鉴于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对自身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的反思,实现教学手段的创新,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进而实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性;学习能力;创新;提高
        引言:随着我国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教师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之外,还要具备学习的能力,唯有如此才能让学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成为一个应用型人才。小学信息技术学习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有很好的培养功能,然而,限于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小学信息技术不作为考察学生的科目,使得教师忽视了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要性,也严重影响了学科功能的充分发挥,进而,使得小学信息技术学科难以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将对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进行分析。
        一、关于小学信息技术学习内容特点的分析
        1.基础性。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成就了社会的快速进步,也使得人们的生活与之息息相关。由此,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尤为重要,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内容都是简单的、基础性的知识,能够为学生将来更好的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实用性。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和信息技术密不可分了,越来越多的学生从小就开始使用电子产品,对于他们而言,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是不可获取的一项技能。学习信息技术则能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实际操作,使得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生活中的信息技术产品。
        3.整合性。信息技术学科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结合了多种学科内容的知识,学生需要将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深入的掌握和理解,才能运用于信息技术的学习。
        4.趣味性。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相比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它的操作性更强,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够强烈的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顺利的完成实际操作目标还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让学生更具有学习的动力。


        二、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性的策略
        1.依托趣味化教学手段
        总所周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进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最好方法,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更应该准确意识到这一点,努力寻找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式。小学生都喜欢玩游戏,那教师可以在教学时引入游戏开展教学;小学生对有趣的事物充满着好奇心,教师新课导入时可以进行知识的拓展讲解,调动学生的注意力。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而言,任何充满新鲜的事物都能引发其关注。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结合教学的内容,选择最佳的教学方式进行调动学生兴趣的提升。例如,教师在教学浙江摄影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信息交流方式”时,这一课需要学生认识到网站的严肃性,掌握网站注册的方法,学会相应的注册信息的查看。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笔者在教学时,会先为学生分享一个图片网站的链接,调动学生对网站内容的好奇心,学生进入到链接之后可以看到丰富多彩的图片,这时我会引导学生选择喜欢的照片并将其下载下来,通过实际操作,上面会提示先进行登录或者注册。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步步进入要教学的内容,将学生的好奇心完全调动起来之后,再让学生学习注册这一步骤,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接下来的操作中去,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让学生进行高效学习。
        2.依托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学生自有自发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才不容易被外界的因素所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让学生全身心的都入到学习中去,使得学生之间互相督促、激励、进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还能碰撞出火花,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师在教学“采集生活点滴”这一课时,就可以开展这一教学模式。首先,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收集生活中的场景、或者课下实地拍摄花草树木等方式,提前采集生活中的点滴。然后,教师将所有学生收集的图片放在一起,并向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体会到图片信息之多。再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的探究:同学们,这是之前老师让你们收集的图片,大家可以发现图片非常多,老师存在一起之后很难进行相应的查找,你们有什么好的方法帮助我呢?通过提问的方式将学生需要完成的学习目标抛给学生,将学生分为男、女两人为一组的学习小组,对教师设计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学习。教师在一旁可以给予及时的指导,这样可以帮助学生顺利进行探究,还能对教学进度和课堂秩序进行把控,使得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得以顺利开展。这样的学习过程能够让学生在小组中发挥自身的作用,也能学习到别人身上的优点,使得学生得以互补,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陈 芳.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J].学周刊,2016(17).
[2]王俞彬.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教书育人.2019(5).
[3]张晓燕.评价分析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有效性教学[J].当代教研论丛,2018(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