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诗是我国文化瑰宝,学习古诗既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古诗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考考察的必备内容,从当前来看学生的初中古诗复习效率较低,难以达到中考对学生的要求。本文结合古诗的诗韵来探讨解读古诗的方法,让学生更好的把握古诗作者写作的情感。
关键词:古诗教学;古诗诗意;专题复习
教材当中的古诗词都是流传千古的名篇大作,是我国古代文化的巅峰代表,中考考察的就是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对情感的把握。在往常的教学当中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点的教学,即诗词字词含义、诗句翻译、古诗背诵,忽略了最基本的诗词教学方式--读诗。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古诗理解上非常的机械化,难以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因而本文着重探讨读诗,在中考专题复习教学中的应用。
一、带领学生探究试题
教师要展示近几年中考语文试题当中的诗词考察部分,分析近几年诗词考察的趋势和难度;同时和学生分析近几年中考诗词考察的常见试题类型,让学生熟悉考题。在每一次的古诗试题讲解完成之后,就要让学生进行总结归纳,比如考察诗词的名句赏析、诗词画面、情感把握等,提升学生的诗词总结能力。总体来说古诗词是近几年中考的必考题型,分值比较稳定,但是从学生的得分情况来看,得分率整体偏低,没有对知识活学活用。
二、通过试题探寻学生答题思路
中考的诗词考察素材大部分都是教材原文,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当中基本上都掌握了诗词含义,没有太陌生的内容。即使如此很多学生在答题当中也是经常会出现错误,不能正确进行作答。因此,在中考古诗专题复习之前,教师要先做学情调研,让学生表达对诗词情感的看法,以及用什么方法分析诗词情感。然后教师进行总结,认真审题、细看注解、感知意向、懂知典故。接下来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测试,选择一篇古诗词让学生分析诗词情感,了解学生在诗词赏析当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对学生的测试可以发现,影响学生诗词赏析得分的主要包含三个方面:情感牵强、把握不全、用词不当。能够感受到学生对诗词的理解,但是学生却想不到合适的词汇来进行表达。
三、强化阅读,突破瓶颈
(1)阅读当中进行联想,避免赏析牵强
牵强产生的原因就是学生对作者认知的固化,造成对诗词赏析出现的片面。例如在杜甫《江村》的赏析当中,注解出现了本诗的写作背景,即安史之乱期间。然后很多学生在分析当中就会说,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以及当下不能报国的烦闷,导致分析完全偏离了主题。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去阅读诗词本身的含义,既要进行联想,也不能突破诗词本身进行无限遐想。
通过诗词联想就可以发现本诗表达的是作者的一种愉悦之情,上半部分写景,描写了美丽的“清江”,活泼欢乐的“燕子”“水中鸥”,来反映作者的愉快;后半部分描写作者经历了安史之乱后家庭重新团聚的欢乐之情。学生要打破对杜甫的固化认知,要结合诗词本身的含义来理解诗词,认真阅读进行联想,感受作者的写作情感。
(2)读词品字,不能顾此失彼
古人写诗多为言志,但是古人在写诗时又不会直接写自己的情感,这就需要学生掌握古人写诗的特点,能够从诗词字句当中感受作者的情感。比如在范仲淹的《渔家傲》当中,很多学生都注意到了“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这一句就是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但是学生在进行诗词赏析时并不全面,有的学生注意到了前一句,分析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有的学生注意到了后一句分析了作者的“功业未立之情”。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全面掌握作者情感。另外,教师也要引导学生从泛化到具体,能够感受诗词的具体所指,如在本句当中“思乡之情”具体字眼就是“万里”;“功业”具体所指就是“未勒”“无计”。
(3)积累背诵,感受不同字眼对诗词赏析的区别
诗词赏析是一个长期学习积累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扩大学生的词汇量,让学生掌握情感或者情绪表达的常用词汇;另一方面也要让学生感受相近词汇的区别,提升用词的精准性。以杜甫的《登高》为例,阐述下常见的用词错误。如“万里悲秋常作客”表达的是作者漂泊万里的悲惨之情,部分学生的用词是客居他方的思乡之情,意思有点接近但是并不相同。“漂泊万里”说的是飘忽不定,颠沛流离;“客居他方”只能体现离开家乡,不能体现其他含义。“悲惨”和“思乡”在本句当中的含义就相差较大了,“思念家乡”只是悲惨的一部分。
结语
总之,诗词赏析是中考诗词考察的重点,当前学生在诗词赏析上的表现不是很好。教师要带领学生分析当前的考试情况,了解学生答题存在的问题。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情感牵强、把握不全、用词不当。针对这些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古诗,在阅读当中感受作者的写作情绪,把握作者的情感。还要加强积累,了解相近词汇的不同含义,尽可能的表述准确。
参考文献:
[1]刘必锋.行走在“诗意”与“实效”之间——“古诗词赏析之情感把握”中考专题复习课教学设计[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26):53-55.
[2]杨高旺.初中语文古诗教学八法——以杜甫《春望》教学为例[J].语文教学之友,2017,36(09):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