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网络环境下,小学作文教学实施互动教学,是具有可行性的,教师可以借助网络的可延迟性,不定时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借助网络的空间非限制性,异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借助网络的丰富性,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写作素材,从而通过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提升写作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网络环境;互动教学;教学策略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将我们带入到了信息化时代,网络成为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而且,在如此背景下,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信息的唯一渠道,“数据库”作为新的获取知识的渠道,其作用愈加凸显。因此,在组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把握时代发展特征,立足网络渠道的可延迟性、非限制性、内容丰富性的特点,不定时地,异地地就作文内容与学生互动,借此打破传统作文教学的限制,点燃学生们的作文兴趣,使他们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写作能力。那么,我们要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实施小学语文作文互动教学呢?本文将以微信为例,就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语文作文互动教学的实施策略进行详细说明。
一、利用微信,布置语文写作任务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实施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将课堂作为教学的主要场所,在课堂上布置写作任务,讲授写作技巧,训练学生写作。由此可以看出,作文教学是一项较为复杂的活动,受到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的影响,教师往往无法高效地完成作文教学任务,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网络具有延迟性的特点,在组织作文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微信,打破课堂作文教学的限制,在课前为学生们布置作文任务,驱动学生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初步地通过与教师的互动,获取作文经验。
以“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为例,在组织教学活动之前,我利用微信为学生们呈现了完成实验的任务,要求学生们自主设计、操作实验。在操作的过程中,要利用微信录制视频,边操作实验,边将实验过程讲述出来,比如这个实验的名称是什么,为了完成实验做了哪些准备,实验过程是怎样的,先做了什么,再做了什么……如此进行家庭小实验,不仅使学生们通过动手操作,获得了写作素材,还使他们边动手边动脑,密切地联系实验过程,锻炼思维能力和语言建构能力。在学生们借由实验做好写作准备之后,我在课堂上,会展示学生操作实验的视频,引导这个学生在班级里进行讲述,其他学生通过倾听,同样丰富写作素材,尤其,指出这个学生的表述不足,在互动中,理清实验思路,为接下来逻辑清晰地写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利用微信,提供丰富写作素材
写作素材是学生有效完成作文的保障。课程标准中针对学生在体验传统作文教学的时候,因为写作素材,导致写作质量不尽如人意的问题,提出了挖掘教学资源,丰富写作素材的教学要求。网络不仅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的平台,本身也是一种教学资源。因此,在实施作文师生互动的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渠道,搜集诸多的写作素材,展现给学生们,就此和学生们交流。
以“猜猜他是谁”为例,该写作要求具有开放性,学生们需要对自己的好友,或偶像,或家人等进行刻画。在组织教学活动之前,我先引导学生们将自己将要刻画的人物的图片或名字,报到微信中。接着,我一一的和学生们交流、讨论,这些人物有怎样的特点,在刻画的过程中,可以用怎样的方法凸显此特点,借此使学生们初步地确定写作思路。接着,我利用微信,为全体学生推送了一些关于人物刻画的文章,引导学生们阅读,分析,在这些文章中,作者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是如何凸显人物形象的,从而积累作文经验。通过课前互动,学生们可以建构对写作任务的认知,接下来,在课堂上,学生们可以成竹在胸地进行人物刻画。由此可以看出,利用微信平台,不仅可以在课前与学生实现互动,使学生获取写作素材,还可以使学生做好课堂写作文的准备,为提升写作效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利用微信,师生共同书写作文
中年级是学生从写话过渡到写作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大部分学生写作认知不足,写作储备不足。教师是作文教学的组织者,同时也是引导者。而且,写作能力是在日积月累中形成的。所以,在组织作文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借由网络渠道,与学生共写作文,为学生们提供写作文的“模板”,从而使学生们进行日常书写,锻炼作文能力。
比如,写日记是学生们锻炼作文能力的主要途径。不少学生不知道写什么,也不知道怎样写。对此,我在微信群中,每天发送自己写的日记。通过阅读,学生们可以建立日记认知,同时可以产生表达欲望。对此,我鼓励学生们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简单地描述出来,将文章或者发送到微信群,或者私聊我。
总而言之,在实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把握时代发展特征,充分地利用网络渠道,打破时空限制,就写作任务、写作素材和写作内容与学生互动,通过日常互动,激发学生们作文兴趣,帮助学生积累作文素材、写作经验,促进学生提高作文水平。
参考文献:
[1]张青.互动式教学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8(09):67.
[2]张秀梅.网络,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好帮手[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8(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