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合一”评价方式促进小学生整本书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

发表时间:2020/9/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月第9期   作者:苏君琴
[导读]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提倡学生整本书阅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养成学生良好阅读习惯为核心目标,因此,
        摘要: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提倡学生整本书阅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养成学生良好阅读习惯为核心目标,因此,本文客观分析了小学中年级"课外阅读评价"现状,详细探讨了优化其实践的途径,并致力于提倡家校合力模式,营造良好阅读环境,高质量、有指导性评价课外整本书阅读效果。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阅读评价、自评、师评、家长评

        读书对一个人成长的作用,可以说,对孩子们而言,能够从小就体味到读书是一桩快乐的事情,从而终生享受书籍所带来的无穷乐趣,也许就是社会、学校与家长所共同给予他们的最好的童年礼物。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为养成阅读习惯,非多读不可;同时为充实自己的生活,也非多读不可。”然而,如果只是单纯注重“量的积累”,而没有相应的督促和评价,那么就没有“质的飞跃”。
所谓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过程,而课外阅读评价就是指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采取各种定性、定量的评价方法,对课外阅读的价值作出判断并寻求改进其途径的一种活动。结合阅读活动实施的过程,为了有效提升阅读能力,可以将评价分为自评、师评、以及家长评;不同的评价者在阅读发生的不同时间段,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对于阅读者本身有着不同的评价效果。
         一、当前小学生整本书阅读评价现状分析。
        (一)阅读评价观念落后。第一老师自身缺乏阅读。第二家长观念滞后。第三学生缺乏阅读兴趣。三者不同程度将阅读作为硬性作业,片面追求完成即可,对于阅读本身不以为然。
        (二)阅读评价方式单一。阅读评价时,家长和老师不注重对学生平时阅读表现的关注和阅读过程的观察,没有将实施评价日常化、及时化。
        (三)阅读评价缺乏系统性。单纯以“读”论英雄,只要读就是好。单一而没有营养的评价,不但对阅读者无利反而抹杀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权利。
    二、阅读评价理念与基本原则
叶圣陶老先生曾强调“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极终点在行,达到能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那么对于学生整本书阅读的评价就要科学化、多元化、综合化、系统化,让学生充分通过自我评价、教师评定、家长评定等方式,认识自我,进行自我激励,并产生进一步阅读的动力,激发潜在阅读的“内心渴望”,致力于成为一名“终身阅读者”,而不是“学校阅读者”。
        (一)树立“尊重差异、强调过程、发展为重”的评价理念。
        整本书的评价不能只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得情况,更要关注学生阅读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1.尊重差异,以鼓励为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不论是老师或家长要乐于从多个角度来观察和评价学生的阅读行为,对学生的学习个性抱以鼓励、赏识、支持的态度,怀着积极、热切的期望去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放大镜”看阅读者的“闪光点”,激发阅读潜能,促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有差异地发展,让阅读学习真正落到实处。例如: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读读童谣和儿歌;由于阅读者自身识字数量多少会直接影响的速度;学生有喜欢带着动作朗读,有喜欢唱出童谣,还有的会选择和同桌合作拍手读童谣,不同的方式会带来不同的阅读体验,不同的阅读方式应有不同的阅读评价。
        2.强调过程,重视感受,激发渴望。评价最重要的的功能应该是激励和指导,因此通过及时的评价、指点促使学生对整本书阅读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乐此不疲地投身到阅读活动中去。

以《夏洛的网》为例:(1)看书评,了解书本价值与阅读意义;(2)“看图猜人物”,通过观察封面,了解人物构成,猜测人物之间的关系,说一说自己感兴趣的人物或角色;(3)看人物表,通过分析人物表,了解人物姓名及关系,初步激发阅读渴望;(4)运用批注的方式,写出自己阅读中的猜测与感受。(5)以每周一章的速度进行分享阅读,旨在通过相互讨论分享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从而,一步步激发学生对于此书故事的兴趣,读的过程注重标注记录,读后分享交流有助于加深理解认知。
        (二)构建“横向对比,纵向延伸”多维度评价标准。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全面阅读发展,要关注学生阅读的过程与方法,更要关注阅读兴趣和愿望的发展。因此,需要构建“横向对比,纵向延伸”的多维度评价标准。“横向对比”,即是与同伴阅读者或是同类阅读书籍的对比;而“纵向延伸”指的是阅读者自身阅读习惯与能力,阅读方法与技巧,不同程度的养成提高与进步提升。
        1.积累数量。《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界定课外阅读的定量指标:一二年级平均每天读不少于68.4个字;三四年级平均每天阅读不少于547.9个字;五六年级则为1369.8个字。因此,根据不同年级,根据不同的阅读能力,设计相对合理的阅读量表,给阅读的字数进行评分。这一方式为显性方式,可以通过表格或者曲线的方式记录阅读的书目、章节和字数,此方法不仅可以用来自我测量、评价,还可以用来进行交流、展示,同时方便指导能力有限的家长对孩子的阅读量进行量化评价。
        2.提升质量。带着任务和目标阅读可以促使阅读更加有驱动力。
        学校阅读质量提升方式。一是建立“每周班级读书排行榜”。二是“每月读书分享会”。如三年级上册以“童话故事分享会”,下年级下册以“寓言故事分享会”为主,分享内容包括:阅读时间、书名、作者、主要人物、内容简介、精彩片段、读后感言、分享理由等。三是“成立阅读小组”,通过定期组织小组交流会,引导学生对自己所在小组的组织方法、阅读进度与交流深度等进行讨论、评估,达成共识。
        自我阅读质量提升方式。一是建立自己的阅读档案。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制作阅读读书卡、读书札记、读书小报等。二是画阅读进阶图。用直观的图表,对自己的阅读状况进行日结、周省,盘点收获、反思不足。三是写“阅读情况汇报”,每半学期就阅读开展状况做一次比较全面的小结,以书信的格式写给自己的老师和家长,报告自己的得失。
        家庭阅读质量提升方式。一是言语鼓励进步。通过语言表达的方式,放大进步,鼓励自觉,肯定成绩;二是成为阅读同伴。明确“家庭阅读时间”,营造浓郁的家庭阅读氛围;三是常去图书馆书城。经常性相约书城、图书馆,与书为伴,与书同行,感受不一样的阅读氛围。四是召开“家庭阅读分享会”,固定的时间以阅读分享的形式,交流阅读体会,分享阅读心得。陪伴阅读是一种最有效也最经济的阅读方式,更是一种科学幸福的家庭教育方式。
        3.养成习惯。阅读习惯的评价,要注重学生的阅读情感和阅读态度,强调独立阅读、探究性阅读。可以采用“阅读考级打卡”的方式,即将每日读书时间、读书时长、持续读书天数、批注积累数量等,设计成一个“阅读习惯评价表”,通过每日自评、每周家长评、定期互评师评的方式,形成自我监督,多元监管的方式,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综上所述,只有真正把激发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质量、培养阅读习惯、作为阅读评价的根本目的,通过家校合作助力创造良好阅读环境,科学系统的进行“三合一”有效阅读评价,才能真正提升学生整本书阅读功效,实现学生阅读核心能力的提高,实现开展整本书阅读的初心。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分析[J].刘玮.?《读写算》?2018(04)
2.在有逻辑地思辨 有证据地表达 ——加强评价反思的阅读能力培养[J].  黄莉莉.《新教师》2018(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