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下,教育部门要求小学低年级教学中必须提高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以促使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在此情况下,情境教学法应运而生。在本文中,将重点阐述情境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优点,分析目前小学阶段语文识字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分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情境教学。
关键词:低段语文;识字教学;情境教学
中国汉字具有许多奇妙之处,每一个汉字的产生都不是凭空捏造的,有一定的创造背景和创造含义。为此,语文教学在进行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先理解后记忆。也就是说,先了解所学汉字的基本含义,其与其他汉字之间的关系等,再开始记忆。在小学识字教学中,可以引入情境教学法,以提升学生识字的效率。
一、情景教学法应用优势
1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识字学习的兴趣
传统的小学识字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常用黑板板书或者卡片的形式进行识字教学,并让学生死记硬背汉字的拼音以及书写和含义。在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就只是被动的接受汉字教学,权当是一种任务来完成,无法激发学生对于汉字学习的兴趣。而所谓的情境教学法则是将汉字赋予一个生动形象的情境或者故事,并利用多媒体中图片、音乐、视频等多种媒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带入汉字背后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具有立体化、形象化以及多元化的教学有助于识字教学课堂活跃性和趣味性的提升,从而提高小学生识字课堂的教学效率。
2能够有效降低小学生识字学习的难度
对于小学阶段低年级学生而言,单纯让他们死记硬背知识缺乏了趣味性。况且,汉字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是陌生且抽象的,因此,在汉字学习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在小学汉字教学中融入情境教学法,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点,学生不用单纯死记硬背,而是在理解汉字含义的基础上,依靠生动的情境进行记忆。通过情境教学法,学生既能够从整体角度去认识汉字,又能够从细节中体会到汉字的真正含义,使得抽象的汉字变得形象和具体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汉字的学习难度,有助于学生提高语文综合学习能力。
二、小学低段语文识字情境教学的设计
1利用汉字联想创设情境
语文教师在汉字教学活动中,常用情境教学法,有利于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识字习惯。在日常学习中,小学生会尝试用自己的思维以及联想去解读汉字,不管是形声字亦或是会意字。
1.1讲故事创设情境
在小学生刚入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在课堂上要怎样做一个聪明的孩子呢?”学生可能会给出这样的回答:上课要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积极回答问题等。
而后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下“耳朵”的“耳”字,引导学生上课要用耳朵听老师讲课以及同学们的发言。接着,教师可以继续写一个“丷”,提示学生不仅要用耳朵听,更要用眼睛看黑板,而看到的听到的要用“口”说出来,最后要用“心”将听到的、看到的、说出来的记在心里,便可以成为一个聪明的孩子。以此进行汉字教学,学生不仅能够认识“聪”字,还能够让学生明白在课堂上要怎么做。
1.2偏旁含义创设情境
“海”是一个会意字。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会引导学生:“因为水是人类的目前,所以海这个字有一个水字旁和一个母字构成。”而在“睡”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睡觉的时候眼皮都要垂下来,所以它就由一个目和垂组成。通过富有趣味性和生活的识字教学,小学生更能够了解和记忆汉字,根本用不上死记硬背,而识字学习也变成了一件容易且快乐的事情。举个例子,小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对以下字作了解读:男:种田需要力气,而最有力气的是男人。辛:立着干活十个小时是很辛苦的。沙:河水(氵)“少”了,沙子就会被看到。
2借助多媒体工具创设情境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小学教学课堂。多媒体教学能够将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生动的展示给小学生,无疑对识字教学而言有着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多媒体教学也为识字教学活动提供了更多多元化的教学素材。在教学汉字“蓝天、白云、太阳或者雷雨”等字词的时候,由于条件的局限性,教师无法让学生实地观察汉字真是的情境,由此借助多媒体就可以实现情境的转移,让学生直观感受汉字的真实情景。
举个例子,在“雨”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就可以将小雨、大雨、雷阵雨等动画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以此帮助学生深刻记忆“雨”这个汉字中含有四个点。通过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汉字的学习兴趣,更有助于提升小学汉字教学的效率。
总而言之,情境教学法的出现让原本不受重视的语文汉字学习变得更具有意义,且逐渐得到了认可。当然,情境教学法并不是语文汉字教学的唯一方式,也不能够解决一切语言教学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以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自身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吉林.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李吉林与青年教师的谈话[J].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8).
[2] 甘黎黎.字理教学,乐趣无穷[J].教育理论期刊.
[3] 黄亢美.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手册[J].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