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班主任最重要的是要通过沟通,唤醒学生的内心世界,成为学生成长的人生导师。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用心沟通——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其次,用眼沟通——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最后,用笔沟通——激活学生自信的内驱力。采用多种途径与学生沟通,开启学生心灵之窗,从而师生之间达到心灵的相通相融。
关键词:沟通 唤醒 内心世界 良师益友 自律意识 内驱力
一位教育专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我们要教给孩子们的仅仅是知识,那就直接告诉他们好了。”但是在新的课程理念不断深化的今天,我们深深地认识到教育教学的任务绝不仅限于此。新的课程理念指出:要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主动构建知识的体系。教育的艺术在于“激励”和“唤醒”。而我们教师应如何唤醒学生的内心世界呢?我认为作为班主任,首要必须经常与学生接触,及时地了解学生心里所想,才能对症下药,解决学生心中的困扰,帮助他们克服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真正的做到传道、授业、解惑,从而成为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师。那么,班主任如何做好与学生的沟通工作,从而唤醒学生的内心世界,具体有哪些途径呢?
一、用心沟通——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管理着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既非常琐碎而又十分艰辛。因此,教师只有怀有一颗对学生真正的爱心,急学生所急、想学生所想,才能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才能让学生和你贴心、与你沟通、以心换心。作为班主任,必须客观、全面地了解学生,才能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才能在教育过程中和学生互动发展共同成长。在班主任工作中,每接任一个新班,我的头等大事就是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家访和多方调查,掌握学生的主要优缺点、学习成绩、工作能力、性格爱好以及家庭情况等,做到心中有数,从而能够有的放矢地付出自己对学生的一片“爱心”。这样也可以有效地避免问题的出现。
曾经有一位叫肖军(化名)的学生,父母离异,和爸爸、爷爷一起生活。爸爸又不怎么管他,爷爷又溺爱他,管不住他,于是他晚上下晚自习后,沉迷网络游戏、玄幻小说中,第二天在教室里睡大觉,不交作业是家常便饭。他分到我班时,就听老师介绍过,他从初中时就是这种状态。对于这样的孩子,先要用心沟通,走进他的内心,才能改变当前的懒散状态。于是,我经常找他谈心,了解他的心理状态,给他讲他目前这种状态的危害。然后给他讲一些励志故事,引导他规划好自己的人生。像这样处于离异家庭的孩子,缺乏温暖,老师要用爱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他由原先的无所谓到有所触动,再到后来的深深感动,逐步走入正常的学生生活轨道。
二、用眼沟通——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用眼来说话”便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通过“心灵交流”获得师生间的情感和谐与心灵共鸣,从而获得最佳教育效益的方式。班主任,应善于运用“眼光”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信息的传递与行为的暗示,从而给学生以肯定和鼓励,培养他们的自律意识。
每当跨进教室,通常我都习惯地对全班同学亲切的一瞥。在这一瞥中,我的目光与几十双目光一一相对:有的目光与我的目光碰撞时,它熠熠闪光,流露出的是饱满的精神,我则报以赞许的目光;有的目光飘忽不定、左右顾盼,我的目光则多停留片刻,提醒他集中注意力——否定中更多的是鼓励;有的目光则是躲避、低头,他必有心虚的一面,我的双眉就会稍皱,目光严肃中又有宽容;而有的眼睛双目无神、似梦似醒,我的目光中则会有“警示”的信息了。这仅仅是课前的“全方位”的扫视,而在这扫视当中,我却可以大体了解全班学生的精神面貌。
然而更重要的是在讲课当中,教师要善于用敏锐的目光,关注一些后进生,一些特殊学生;用眼发现他们的毛病、缺点,及时指出、批评;或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适时表扬、鼓励。
三、用笔沟通——激活学生自信的内驱力。
在日常的班主任工作中,我还常常用笔与学生进行沟通。班上学生都会经常交上周记,叙写他们用眼看到、用耳听到、用心想到的许多见闻和思考。其中,有关于学校或班级的,有关于家庭和个人的,有赞颂好人好事的,有针砭时弊的,有问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的,有提建议、献计策的,有对自己过失进行反省的,有对老师讲悄悄话的。
每当批阅这一本本周记时,我就像在侧耳倾听他们的娓娓谈话,就象遨游在一个个向你敝开的心灵的世界。每当读到他们在某方面有进步时,我就会和他们一样高兴,分享他们的快乐,并会写上:“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等一些鼓励的话;每当读到他们在学习生活上碰到了困难,我又为他们担忧,设法鼓励,会写上一句:“微笑着面对生活,坎坷也会美好。你所受的苦将照亮你前行的路。”每当他们在某方面取得成功而微笑时,我更感到欣慰,又会写上:“谁笑到最后,谁就笑得最美!”这样简短的“批注” ,既用笔传达了我对学生的一片希望和鼓励,沟通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和心灵,又使“批语”成为学生行为的铭言、警句,有效地激发他们前进的内驱力。
有了这些师生之间心灵互通的交往,校园里才有温暖人心的故事发生,而正因为师生之间的亲密关系,孩子们才会视我们为“同行者”。在伴随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可采用多种途径与学生沟通,开启学生心灵之窗,从而唤醒学生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