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课外阅读导读

发表时间:2020/9/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月9期   作者:陆舒怡
[导读]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传授语文知识以外,还要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其中也包括了阅读能力。
        摘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传授语文知识以外,还要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其中也包括了阅读能力。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课外阅读作为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而课外读物的选择,也就是导读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用图表式导读、质疑式导读又或者比较式导读来辅导学生的课外阅读,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明确阅读目标,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切实提高阅读能力和语文成绩。
        关键词:课外阅读;导读;语文学习
        课外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课堂教学有着密切联系。如果将课内阅读比喻成学生语文学习的“训练场”,那么课外阅读则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了。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能够拓展视野,活跃思维,发展智力,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活动。而为了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必须对课外阅读引起重视。但事实上,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缺乏对课外阅读的重视,仍存在不少的问题。在本文中,将围绕如何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使用课外阅读导读进行分析和论述。
        一、教师对课外阅读导读方法的疑惑
        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动下,大部分教师已经能够转变教育理念,开始重视课外阅读教学。虽然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有所认识,但成效甚微,这是为什么呢?大概有以下三个原因:
        1、认识上存在误区。语文教师虽然已经知道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还是无法动摇他们心中最为重要的科内阅读。在课堂上侧重于课内阅读教学,而将课外阅读作为学生自身的事情,不做正确引导,使得学生无法正确认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2、无需作任何指导。教师既然将课外阅读作为学生个人课外活动,自然不会加以指导。而这种做法是极度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学生的阅读基础和经验都来源于教师的课堂教学,在学生开始语文学习的那天起,教师就应该对课外阅读加以指导。
        3、没有传授阅读方法。虽然部分教师确实为课外阅读做了不少工作。如每学期为学生推荐课外阅读读物、将课外阅读融入到每天的家庭作业当中、要求学生每天阅读半小时以上等等。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如果不提供切实可行的阅读方法,学生即便读再多的课外书,也是在做无用功。
        二、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导读的使用
        1、利用课文,巧妙引发阅读
        细看语文教材,其实教学内容不乏经典的文章节选或者章节,它们能够使得学生深刻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熏陶情操,还能够引导学生逐步打开课外阅读世界的大门。


        在《蝙蝠和雷达》的教学活动开展之前,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蝙蝠是属于鸟类还是昆虫类或者是其他类别?”学生所给出的答案各不同,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此时,教师可以加以引导:“今天不会公布答案,你们可以先查一下资料,或者看一下《动物世界大百科》,这本书还对吸血蝙蝠作了介绍,非常不错。”在教学活动结束以后,教师还可以推荐相关的《科学家成长故事》、《科普知识漫画》等,拓展学生的视野。将课内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延伸,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欲望。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将此方法作为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和习惯的直接有效方法多在课堂运用,从而提高阅读教学课堂的效率和质量。
        2、传授方法,培养阅读习惯
        有位名人曾提出这样的言论:“没有恰当的方法,即使有眼睛的博学者,也像瞎子一样盲目摸索。”所以,教师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堂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课外阅读;其次,学生在大量阅读内容面前,需要学会精读、略读、跳读等方法,才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最为有效的信息和知识;最后,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将好词好句记录下来,形成摘抄的好习惯,以便于启发写作灵感。在学生掌握了一定阅读方法的基础上,教师要重视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学校或者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前十五分钟开展阅读活动,内容自选,可以从自己家里带喜欢的读物,逐渐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3行为示范,激发阅读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各方面都有待开发,而教师就是他们的“镜子”,看到什么学什么。所以,教师要树立榜样,在课堂上多与学生交流近期在看的优秀读物或者谈谈阅读的好处等,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下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在班会上主动分享自己的所读和体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果班上有学生不思进取,教师可以推荐《海鸥乔森纳》,连一只海鸥都能够积极向上,自己为什么不可以呢?对于一些纪律性较差,调皮捣蛋的学生,教师则可以推荐《窗边的小豆豆》,让学生看看一个活泼好动的小姑娘在被劝退后,进入特殊学校是如何成长的。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例如在课堂上让学生分享自己近期的所看所想,讨论当下热门话题或者读物,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小学生的可塑性较强,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时期学生的特性,开展课外阅读教学活动,帮助形成课外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
        [1] 李忠波 . 浅谈导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J]. 现代教育实践与研究,2012,(12).
        [2] 陈珊惠 . 善用导读优化课堂——浅谈导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2009-4-13] [EB/OL].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