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现

发表时间:2020/9/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月9期   作者:陈艳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下,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逐渐开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此同时,在此过程中,高中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也得到了有效锻炼。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下,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逐渐开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此同时,在此过程中,高中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也得到了有效锻炼。而在此背景下,数学建模核心素养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就显得十分重要。为此,在本文中将围绕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现数学建模教学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新课程;数学建模教学;对策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育教学的改革。而新课程标准的落实,导致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高中数学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为此,必须对教育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改革。实际上,数学建模与我们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建模思想传授给学生,有助于学生提高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一、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的重要性
        21世纪的新课程改革中,增强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应用性,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以逐步向素质教育转轨,就是这次改革要实现的目标之一。从近几年的高考数学中可以发现,数学应用题的分值和数量有所增多,且题型也越来越齐全。数学建模主要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而这正体现了数学素质。但是目前的高中数学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有一部分教师仍然固执地认为数学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应用问题并没有得到重视;就更别说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了。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一味的让学生进行强化训练,而不重视实际建模问题,以致于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数学建模教学尤为重要。
        二、数学建模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现
        1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程改革更加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主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更加全面自主地发展。而这恰好也是现代数学课堂的重要标志,更是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关键。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是整个建模活动的主体,旨在让学生能够在建模过程中实现自主完成以及协作建模。高中阶段的学生大多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胜心理,思维模式也逐渐由经验型转向理论型,具有一定的思维独立性和批判性,表现为喜欢独立思考,刨根问底以及质疑争辩。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特别是在建模教学中,要让学生自主体验,具体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当然,教师要加以适当点拨和引导,但不能够越俎代庖,切实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处理数学建模过程与结果关系
        目前,我国中学数学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全面实施的阶段。在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要求在教学中必须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要重点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和情绪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数学建模活动实际上是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解决实际问题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更是学生围绕某个具体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思想的重要性,并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进行相关渗透,特别是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一定要让学生以此作为数学学习的途径,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充分体验探究学习的乐趣。
        3对教学方法进行合理创新
        高中数学建模教学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活动性。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能够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建模活动,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数学理论知识。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实践活动来优化教学过程。举个例子,数列相关知识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就可以先讲解等比数列的相关知识,再通过借助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建模,引导学生通过模型来理解和掌握数列知识。通过建模活动,能够起到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作用。
        4树立数学建模与数学建模意识
        通过数学建模,能够对实际问题的本质属性进行抽象而又间简洁的刻画,如数学符号、数学公式、程度亦或者图形,能更好地反映某些客观现象或者预测未来发展的规律,能够为控制某一现象的发展提供参考的方法。何为数学建模?也就是用各种知识对实际问题抽象、提炼出数学模型的过程。数学建模的灵魂就在于数学知识的运用,其能够将数学知识切实运用到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解决上。
        高中数学课程新标准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内容与各模块内容的有机整合,而数学建模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作为基础教育阶段,教师要重视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同的方式和途径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运用能力,以此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开展数学建模活动,有助于学生拓展思路,加强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当然,并不是所有问题都能够通过数学建模得以解决,要将会学生灵活变通,因题而议,切勿盲目使用。
        参考文献:
        [1]姜小利.浅探高中数学建模的教学方法[J].软件(电子版),2020,(1):127.
        [2]黄姗.科学设计数学建模活动,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J].软件(电子版),2020,(1):1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