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提倡为学生减负提质的背景下,教师的引导方法要得当,要让学生听得明白、学得透彻,注重发展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逐步地帮助他们突破重重困境,到达学习的顶峰。化学作为九年级学生初次接触的科目,他们既要面临竞争激烈的中考,又要学好化学基础知识,对部分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容易提早进入学习瓶颈期。教师要依据学生学习困难的根源,采取有针对性的引导策略,使学生懂得灵活变通,用认真严谨的态度面对学习,指引他们慢慢地突破学习瓶颈。
关键词:初中化学,突破瓶颈,有效途径
初中生在解化学题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不知道怎么解、能够理清大致思路但解答不全面、偏离原题本意等情况,这主要与他们的知识结构不扎实、思维不够灵活、态度不严谨等因素有关,使得他们陷入到了学习瓶颈中。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借助实践来帮助学生深入地掌握化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自主分析能力,让学生在不断地质疑与解疑中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从而突破不同时期的学习瓶颈。
一、优化课堂提问的方式,挖掘学生的潜在智慧
部分初中生学习化学困难的主要原因便是缺乏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总是依赖于教师,思维过于固定化,教师怎么讲他们就怎么学,这也就是在考试中遇到题型变化时不知怎么解的原因所在,而课堂提问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一种有效方式,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提升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地转变他们过于依赖教师的心理。所以在初中化学的课堂上,优化提问的方式是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瓶颈的一种方式,可以加以利用,来达到挖掘学生智慧的效果,开启精讲多学的模式,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人教版《水的组成》为例,课堂上出示了一篇材料:水的组成揭秘,向学生提问:从化学的角度来看水的组成可能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资料,初步掌握水的组成元素,让他们从中获得一些成就感,之后通过水的电解实验来进一步分析,设置问题:水电解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化学反应前后有没有元素种类发生变化?实验中产生的新气体是什么?有什么性质?怎样判断短某种物质是单质还是化合物?透过这些难度逐步提升的问题,使他们从这个过程中体会科学研究和思维的方法,保持他们对化学的探究欲望,锻炼他们的观察分析与总结归纳能力。
二、发挥实验操作的作用,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部分化学知识是比较抽象的,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难以跟上教学进度,积压的问题会越来越多,学习效率也会越来越低,而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可进行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灵活地记忆化学知识并形成长久的记忆,这样有助于引导他们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强化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比如在“燃烧的条件”“质量守恒定律”“催化剂的性质”等这些实验中,把实验操作搬到现实生活中,让每个学生都有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物品来设计并完成实验,通过实际的观察来分析其中的化学原理,唤醒他们在课堂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促使他们用化学知识去解释生活现象,如自制去除水垢的方法、了解净化水资源的方式及原理、如何制作无壳鸡蛋等,让他们体会到化学实验的乐趣,不断地强化他们对化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突破他们的固有思维,提高他们学习的灵活性。
三、进一步拓展巩固知识,深化学生的理解能力
学习是一个不断反思和查漏补缺的过程,大多数学生并没有这样的习惯,自认为已经掌握了所有的知识,不能挖掘出新的内容了,就不再复习和巩固,出现了无法突破自我的现象。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反思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自我测评和总结,及时发现学习中的不足,透过反思积累更多的经验,进而踏上不断突破的道路。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接触化学知识相关联的特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旧知识中发现新知识,提升他们的概括分析能力,深化他们所所学知识的理解,或者设计一些具有综合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将知识串联起来,从多个角度探索解决方法,拓展他们的思维领域,促进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如在进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过程中,如果反应物换成浓盐酸,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时会出现什么现象?请学生结合化学式方程式来思考,这个过程中不仅能让学生深入分析对不同实验条件下所产生的现象,还能帮助学生突破难以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问题,教师则借此机会讲述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规则,将零散的知识点汇总起来,可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突破这部分的学习瓶颈。
总之,化学对初中生来说是一门全新且陌生的学科,只有引导其深入地接触化学知识,才能快速地进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中,教师要选对引导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多提供给他们一些独立探索的空间,启发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理解与分析能力,逐个击破学习困境,从而快速地走出学习瓶颈,不断地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陈纪祥.浅谈如何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J].才智,2020(18).
[2]李虎彪.多种教学策略,提升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20(19).
[3]程樑.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探析[J].成才之路,2020(12).